11月23日,赛迪顾问发布《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县(2021)》研究成果。研究显示,昆山市、晋江市、慈溪市、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余姚市、义乌市、长沙县、江阴市排名前十。
榜单显示,东部地区有69个县(市)跻身投资竞争力百强县,占全部投资竞争力百强县的近7成。其中,浙江省、江苏省表现突出,2021年投资竞争力百强县总数分别为27个和22个。
值得注意的是,投资竞争力百强县中的南北差距更甚于东西差距,南方地区有78席,北方地区仅22席。
赛迪顾问指出,投资竞争力百强县具有较强的抗击外部冲击能力,新兴产业、新基建投资成为重要发展支撑。人口增长成为投资的重要支撑,全国共有92个县域常住人口超过百万。
赛迪研究成果指出,投资竞争力是对区域政务服务水平、基础设施支撑、关键要素保障、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综合考量。对不同县域、城区投资竞争力进行跟踪排名,可助力各地横向比较发展长短板、纵向深化全面改革,也可为市场主体选择投资目的地提供参考,对各地招商引资、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参考现实意义。
为了提高评价的全面性、可比性、科学性,赛迪顾问将评价对象界定为:全国(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除市辖区和林区以外的1870个县级行政区划。
观察者网在榜单数据中发现,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县体现出了明显的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东部地区整体排名靠前,而北方县域在行政效能和要素吸引两方面与南方相比差距较大。
从位次分布看,东部地区县域整体发展水平较高,在排名1-10位中占据9席,前五十名中占45席。中部地区县域实现突围,湖南省长沙县是唯一进入前10位的非东部县域。四川等西部地区县域表现出较大潜力,进入投资竞争力百强县榜的数量明显高于赛迪综合实力百强县数量。
从省级行政区看,浙江、江苏两省持续保持领先。浙江省表现尤其突出,榜单中百强县总数达到27个。江苏有22个县(市)进入投资竞争力百强县,但在前十名中江苏占半壁江山。山东、福建、湖南拥有的投资竞争力百强县数量分别为10个、7个、6个。前十名中,福建与湖南各占1席。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投资竞争力百强县中的南北(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划分)差距更甚于东西差距,南方地区有78席,北方地区仅22席(其中山东占10席)。
对于南北呈现出的巨大差距,赛迪顾问分析师周佳慧解读称,从五个一级指标得分看,北方县域在服务效能与要素吸引两项指标与南方差距较大。
她表示,县域的数字政府建设更依赖全省(区、市)范围的统筹布局,南方省份在数字政府、政务云等方面的建设投资与一网通办水平走在前面。要素吸引方面北方县域人口净流出现象较为严重,资金供给、消费水平也明显弱于南方。不过,北方县域的投资活力均值要高于南方。
事实上,抛开地区之间的差距,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县域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新挑战,对优化投资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周佳慧认为,要聚焦县域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打造投资竞争力新高地,不断为市场活力充分迸发创造良好环境。
具体而言,一是推动数字变革。积极引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破除“信息孤岛”,整合部门数据,加强对风险的预警分析,形成企业“全景画像”,为县域优化投资竞争力赋能。以市场主体为导向,聚焦企业投资和运营全生命周期中的高频业务,打造数字化服务平台,以数字赋能推动服务流程再造。
二是推动要素变革。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大力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推动土地、劳动力、能源、创新等要素市场化改革,成为创新要素流入洼地。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为优质企业成长创造良好融资环境。
三是推动功能设施升级。积极抓住中心城市资源辐射,着力建设一批创新平台、数字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打造区域性数字创新特色微中心。以融入城市群和都市圈为导向,积极谋划争取高铁、城铁等在县域设站,主动推动打通与中心城市的轨道交通,提升要素吸引能力。
四是推动城市品牌升级。借力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战略机遇,谋划建设城市重大功能平台,补齐公共服务、产业治理等短板,提升城市服务能力。依托本地特色产业,提升产业研发创新等高端服务功能,积极谋划产业会议会展、指数论坛等产业名片,打造成县域产业投资品牌。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李显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