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力电池领域,软包用到的铝塑膜国产替代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文/每日财报 刘雨辰
铝塑膜是软包锂离子电池的外包装材料,电芯组装后用铝塑膜密封形成一个电池。由于电池内部有电解液存在,因此要求软包材料能够抵挡有机溶剂(电解液)的溶胀、溶解和吸收,同时保证氧气和水分的严格阻隔。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1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1.5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均增长2倍。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放量,铝塑膜也迎来了罕见的历史性机遇。而且从从投资效果看,铝塑膜最优,以各材料行业头部企业为例,铝塑膜紫江的ROIC为53%,远高于三元前驱体中伟26%,三元正极当升32%,负极璞泰来(603659,股吧)的36%,隔膜恩捷的40%,铜箔嘉元的32%。
国金证券研报也指出,在新能源汽车长期景气的背景下,作为软包动力电池核心原材料的铝塑膜需求或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国内企业新增产能释放后铝塑膜的进口替代有望加速。
既成的主流路线
根据封装形式的不同,锂电池可分为方形电池、软包电池和圆柱电池,主要区别在于壳体,方形和圆柱采用钢壳或者铝壳,软包采用铝塑膜。软包电池的优势在于高能量密度,三元软包单体能量密度在260wh/kg,三元方形单体在240wh/kg,三元圆柱单体在250wh/kg;其次,安全性能好,软包电池发生安全问题只会鼓起但不会爆炸。但软包电池也有缺点,就是成本高,LGC供应的软包电池2019年的价格约为1.54元/Wh,同期宁德时代(300750,股吧)供应的三元方形电池包价格约为1.14元/Wh,松下供应的圆柱单体电芯价格约为0.96元/Wh。但高能量密度+轻薄化的优势还是让软包电池在3C消费市场大放异彩。2014-2017年,软包锂电池的渗透率快速提升至70%,随着3C消费电子市场日渐成熟,渗透率增速放缓,截至2020年全球消费锂电市场规模为92.1GWh,软包锂电渗透率为81.1%。海外动力电池市场上,软包是LGC、SKI主流路线,颇受欧洲车企欢迎。据OFweek锂电网显示,2019年全球销量排行前十的新能源乘用车中,软包电池配套上升至4款。2020年全球装机量排名中,前十的动力电池企业如LG化学、SKI、远景AESC等均是以软包电池为主的企业,根据统计,LG化学、SKI、远景AESC2020年出货量同比接近翻倍。2020年,欧洲销量排前20名的电动车中,其中有15款采用的是软包电池,包括戴姆勒、日产、雷诺、大众、现代、奥迪、沃尔沃等企业均有软包电池的车型。从装机占比看,软包电池在国内份额在个位数,2021H1国内电池厂软包装机3.5GWh,占比在8%,装机绝对值和占比均较低。软包电池在国内份额较低是宁德、比亚迪(002594,股吧)等此前多采用方形电池路线,采用软包路线的电池厂如孚能、万向、远景等尚未起量。而目前国内动力电池企业也开始推行软包模式,比亚迪在今年1月份DMI的发布会上宣布,其DMI车型上开始使用软包磷酸铁锂(又称小刀片),采用二次密封技术,即电芯采用软包(铝塑膜)封装,刀片电池采用硬铝外壳封装。即便在现有渗透率下,2021年全球铝塑膜需求量在2.6亿平,2025年达8.2亿平,CAGR=33%,对应2021年市场空间在66亿元,2025年达147亿元,CAGR为22%。国产替代势在必行从铝塑膜产业链来看,上游材料包括压延铝箔、尼龙、粘结剂、 聚丙烯等材料。根据铝箔产业现有格局,铝塑膜核心供应商目前为日本印刷、昭和电工、栗村化学等日韩企业掌控,国内供应商包括新纶科技(002341,股吧)、紫江企业(600210,股吧)等。
1997 年,昭和电工推出铝塑膜第一代产品,经历数十年发展日本在软包锂电池铝塑膜领域专利数量562项,占据全球73.6%。日本DNP在全球份额约50%,其次为昭和电工和栗村化学,市场份额分别为12%、11%,三家海外企业合计占据了73%的市场份额,此外新纶科技系收购日本凸版印刷铝塑膜业务而来,技术来源也是海外,即海外企业占据83%的份额。
铝塑膜市场多被海外企业占据,特别是在动力和高端消费市场,随着全球电动车市场的高增,加之日式企业扩产相对保守,或为国产铝塑膜企业带来替代机会。
除此之外,进口铝塑膜价格高出国产价格20%-30%,国产替代后可降低度电成本8.5元/kwh,降本1%。
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渐从政策引导转向市场引导,能量密度更高的软包电池路线将越来越多进入车企的发展规划,铝塑膜产业快速成长趋势明确。
从全球铝塑膜产能来看,昭和电工和大日本印刷的年产能在 1.7-2.4亿平,通过产值大致推算,企业产能利用率约80%。由于日本龙头企业铝塑膜产品并未形成自身业务支柱,针对铝塑膜扩产进度总体稳健。随着动力铝塑膜市场快速增长,日本龙头企业产能将逐渐偏向盈利能力更强的动力类产品,3C领域铝塑膜市场将逐渐东移至大陆,3C类铝塑膜市场将首先成为国产化主要攻坚方向。
新纶科技成立于2002年,2016年公司收购了日本凸版印刷株式会社的铝塑膜业务,根据中国化学(601117,股吧)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统计,公司2020年国内动力类铝塑膜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87%,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动力类铝塑膜供应商。2021年底,公司铝塑膜月产能预计达600万平/月,在建产能为常州基地的4、5号线,预计年产能在7200万平。
紫江企业是老牌复合膜企业,深耕铝塑膜十余年。公司于2004年开始组建铝塑膜团队,2007年研发出第一代产品,2017年更新至第四代,是国内最早研发铝塑膜工艺并具量产能力的企业。
目前公司动力铝塑膜和多氟多(002407,股吧)、河南锂动已有批量合作;与国轩高科(002074,股吧)、孚能科技的合作也已开始送样;与亿纬锂能(300014,股吧)、捷威已进入审核、商谈阶段。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铝塑膜销量1046万平米,其中动力铝塑膜销量509万平米,占比上升至48%。
随着3C领域的市场基础逐步稳固,在产能和销售额逐步扩大的基础上,谁能够将动力铝塑膜产品更早获得下游电池厂商验证通过,谁就将成为铝塑膜国产化赛道的核心玩家。目前来看,由于技术壁垒较高,新纶科技和紫江是有把握胜出的两家企业。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删
END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每日财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董云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