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张蕊 每经编辑 陈旭
11月23日,国新办就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多,中小企业发展面临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下行压力加大。
就在此前一天,国务院办公厅于22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的通知》(下称《通知》),从加大纾困资金支持力度、进一步推进减税降费、灵活精准运用多种金融政策工具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举措。
工信部副部长徐晓兰在吹风会上介绍,除了《通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印发了《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和《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若干措施》。这三个文件,形成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1+2”长短政策“组合拳”。
企业经营指标增速放缓
当前,不少中小企业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订单不足、融资难融资贵等困难和挑战,那么中小企业总体运行情况到底如何?
徐晓兰对此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近年来,在财税金融、营商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不断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中小企业稳定健康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具体而言,首先企业数量稳步增长。目前我国市场主体已达到1.5亿户,其中企业4600万户,99%以上的企业是中小企业。其次,经济效益稳定恢复。今年1~9月,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22.8%、32.5%,比2019年同期分别高2.7个百分点、13.2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就业保持总体稳定。截至9月末,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从业人员5010.2万人,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68.2%。
此外,创新活力不断增强。2020年,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同比增长12.1%,申请专利84.5万件,同比增长20.0%。
“但也应当看到,当前受错综复杂国内外形势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确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徐晓兰说,特别是近期受原材料价格高企、订单不足、用工难用工贵、融资难回款慢、物流成本高、新冠肺炎疫情散发、用电紧张等因素影响,中小企业主要经营指标增速放缓,9月份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11.2%和3.6%,下行压力加大。
为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国务院办公厅出台《通知》,针对近期中小企业发展遇到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包括加大纾困资金支持力度、进一步推进减税降费、推动缓解成本上涨压力、加强用电保障等具体措施,既包括对已出台政策的深化落实,也提出了如助力中小企业运用期货套期保值工具应对原材料成本大幅波动风险等新的举措。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近日对《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表示,当前帮助中小企业最关键的措施有两方面:一是缓解现金流约束,像减缓交税金、提供优惠贷款等办法,应该说是很好的举措;另一方面是要改善中小企业的营商环境,怎样让中小企业拥有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应该是相关部门一直努力工作的方向和长期工作的重点。
徐晓兰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推动《通知》落地生效,提升中小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新增减税降费9100亿
被问及目前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帮助中小企业解除困境,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回应表示,今年以来,受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影响,中小企业成本压力加大,经营困难加剧。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坚持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推动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梁志峰用“少取、多予、服务、培优”八个字概括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所做的工作。在“少取”方面,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出台阶段性提高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降低部分小微企业所得税、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等政策,前三季度全国新增减税降费9100亿元,七成有经营合作收入的小微企业无需缴税。
同时,降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支付手续费,据测算,每年为市场主体减少手续费支出约240亿元。降低贷款利率,工信部问卷调查显示,42.1%有贷款企业反映享受到了优惠利率。
在“多予”方面,今年中央财政新增支持“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资金,目前已经安排35亿元,支持1300多家“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安排30亿元继续实施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减补政策。
在“服务”方面,1~10月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带动11万家服务机构围绕政策发布、技术创新、投融资、人才培训、市场开拓等中小企业共性需求开展服务476万多次,服务企业6098万家(次)。
在“培优”方面,主要是完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今年培育了第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930家,是前两批总数的1.5倍,带动各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多家,入库培育11.7万家。
同时,发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政策引导作用。截至目前,已经完成设立16只直投子基金,累计投资项目将近600个,投资金额大约有210亿元,今年投资初创期成长型的中小企业数达到75%,引导了社会资金投早、投小、投创新。
(李显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