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游戏板块的盈利之王吉比特(603444,股吧),正在四处复制其小而美的精品模式,孵化的第一个成熟“作品”青瓷游戏,已通过聆讯即将登陆港交所。
与吉比特一样,青瓷游戏仅靠一个爆款就实现业绩飙升,但问题也来自这里——当护城河只有产品时,如何保证持续有爆款产品面世?当《最强蜗牛》已现疲软迹象,这个问题便更加突出。
“小吉比特”崛起
A股游戏公司最少有20多家,有人更关注行业龙头世纪华通(002602,股吧)、三七互娱(002555,股吧)等,也有人更青睐“专精特新”,比如说吉比特。这家公司仅凭借《问道》系列,就常年稳居游戏板块盈利能力榜首,毛利率90%、净利率超40%,从2012年开始就年赚过亿,多年稳定增长,去年净利润超10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已超过12亿元。上市前后,吉比特的毛利率稳定在97%左右,不过近年已陆续下滑,2020年已跌破90%大关。今年该公司凭借《一念逍遥》、《鬼谷八荒》、《最强蜗牛》等产品实现了营业收入的大幅增长,净利润增速却远远滞后。这说明,吉比特行走江湖的超强盈利能力,出现了松动。
资本对青瓷游戏下注,赌的是它会成为下一个吉比特。从目前的表现及趋势来看,它成不了吉比特,将来也走不了这条路。
作为吉比特的联营企业,青瓷游戏的爆款产品,包括早期的《不思议迷宫》和现在的《最强蜗牛》,都由吉比特发行。
游戏产业链中,IP、开发、发行、分销、渠道、支付,青瓷游戏的核心是开发,近年才在发行上有所建树(《提灯与地下城》);而吉比特占据了其中最核心、最赚钱的几个环节,用IP给联营公司们授权,自己也做独立开发,代理小弟们的优秀产品等。
所以,吉比特才能拥有超强的盈利能力。反观青瓷游戏,2018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的毛利率分别为77.98%、77.49%、76.81%、75.30%,净利率25.26%、22.12%、8.46%、-12.29%——也就是说,《最强蜗牛》之后,公司的盈利能力反而下降了。
中小型游戏公司,寥寥数款产品,而且都有其生命周期。储备作品不断,但能否成为爆款,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等多方面的原因。所以,上线15年后,《问道》系列仍然是吉比特的支柱;《最强蜗牛》之前的《不思议迷宫》、《阿瑞斯病毒》等产品,均已进入衰退周期,《最强蜗牛》之后,青瓷游戏又能否持续生产爆款?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A股市场对影视、游戏、综艺类公司一直采取审慎的准入政策。港股市场在今年也收紧了相关政策,青瓷游戏敲钟,将成为今年第一家在港股上市的游戏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青瓷游戏目前的爆款,从数据上来看,增长趋势也没能持续。《最强蜗牛》和《提灯与地下城》,都出现月活下降、付费用户下滑的状态。
《最强蜗牛》去年6月份推出,帮助公司在2021年下半年收获营业收入11.38亿元。今年3月《提灯与地下城》助攻,但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仅为7.63亿元,环比下降超过30%。
游戏公司如何寻找更长的坡、更厚的雪?青瓷游戏正在向腾讯、吉比特等游戏大佬们学习,通过投资,打通上下游。
腾讯这些年通过资本+流量模式一跃而成为全球游戏老大,吉比特这些年陆续投资了青瓷游戏、淘金互动、勇仕网络等游戏开发商,维持了自身的业务增长。
青瓷游戏也复制了这一模式,陆续投资了成都微美互动、深圳热区网络、深圳吉事屋科技等。这些投资业务已经开始结出果实,热区网络开发了《阿瑞斯病毒》,吉事屋科技推出了《提灯与地下城》。不过,公司对外投资甚多,这几年都在陆续产生减值,2019年还有投资标的被清盘。看来,公司对外的资本拓展,整体还处在交学费的阶段。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斑马消费。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张泓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