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11月,理想ONE首次实现月交付量过万,成为造车新势力中首款达成此成就的车型,在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一个篇章。
官方数据显示,理想汽车11月共交付13458辆理想ONE,同比增长190.24%,环比增长近100%。今年1~11月,理想ONE的交付量为76404辆。自交付以来,理想ONE累计交付量已达110001辆。
在单车售价方面,理想汽车也在造车新势力中高端品牌阵营中处于领跑阵营。据悉,在售的2021款理想ONE车型的售价为33.8万元起,突破了30万元的“天花板”,凭借一己之力书写了历史。
“理想ONE在11月创造了单月交付1.3万台的新纪录。这也是起售价超30万的中国品牌豪华车型第一次实现单月交付破万,成为中国豪华中大型SUV和家庭用户的优选产品。能取得如此的成绩,我们非常感谢用户对理想ONE产品力的认可。理想汽车也将持续创造让用户满意,让自己自豪的产品和服务。”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沈亚楠说。
在这一系列数据背后,不仅证明了市场和用户对理想ONE出色产品力的充分认可,同时也反映出理想汽车执着的造车理念和对用户态度的思考。未来,理想汽车仍会聚焦家庭用户细分场景化需求市场。
单一爆款背后:产品定义能力极佳
理想ONE的火爆,绝非一日之功,而是长期对用户需求的洞察及扎实产品力的积累。“我这个车不是给投资人做的,我要做的是一个中国家庭用户群体需要的车。”在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想看来,理想ONE的初心就是打造中国家庭用户群体需要的产品,理想汽车品牌理念背后的驱动力就是满足用户的需求。美国著名硅谷企业家和作家Eric Ries在《精益创业实战》中提出过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可行产品)概念,即在市场不确定的情况下,通过一款产品跑通整个模式。如果成功了,就投入资源大规模进入市场,如果失败了,就快速调整方向。而就目前来看,理想汽车无疑依靠理想ONE这一单一产品跑通了整个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理想ONE在跑通整个模式的基础上,还为理想汽车带来了极为可观的营收,让其有了更大的底气和资本去打磨辅助驾驶、纯电动汽车研发项目等。理想汽车日前发布的今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理想汽车第三季度总营收77.75亿元,高于市场预期的74.26亿元,同比增幅达到209.7%,增速相当惊人。
此外,理想汽车的综合毛利率录得23.3%,同比增长3.5%,车辆毛利率为21.1%,表现同样抢眼。
在李想看来,毛利率关系到一个企业能否在技术研发中进行持续大量的投入。如果一个企业只有个位数的毛利率,它的整个投入只能做产品层面的研发,并不能更深入地在技术层面投入更多的研发费用。
“这是我们自己从大的经营角度而言,认真去控制毛利率的核心原因。因为只有保证健康的毛利率,才能有长期、健康、稳定的技术研发的投入。”李想透露,理想汽车将持续长期地维持10%以上的研发费用营收比,用于技术研发。
在研发费用方面,理想汽车今年三季度的投入为8.89亿元,同比增长165.6%,环比增长36.0%,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为11.42%,超过了10%。在此之前两个季度的占比分别为14.37%、12.96%;前三季度累计研发费用为20.56亿元,也已是去年全年累计研发支出的近两倍。
“面对巨大的机遇,我们会继续加大研发资金投入以推动增程式电动车及纯电动车的并行发展,以及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进步。同时,我们将通过北京制造基地的建设来进一步提升产能,并持续扩展销售和服务网络,为我们业务的持续增长做好准备。”李想曾透露,理想汽车今年的研发费用将增加至30亿元。
据了解,理想汽车计划在2022年推出X平台上的首款产品——全尺寸豪华增程式电动SUV,并于2023年在X平台上推出另外两款SUV。其中,X平台上的首款产品将于明年第二季度发布、第三季度交付。此外,自2023年起,理想汽车计划每年至少推出两款高压纯电动车型。
与此同时,理想汽车还在不断扩充产能。目前,理想汽车有常州工厂和北京工厂(在建)。到2023年年底,理想汽车预计将达到每年50万辆标准设计产能,两班生产总产能将达到每年近70万辆。
不难发现,打造出理想ONE这一爆款车型的理想汽车正在不断提速,从研发投入、产品推新、渠道搭建、扩建产能各维度发力。而在未来的两年时间里,依靠此前跑通的整个模式,理想汽车或将呈现节节攀升的发展态势,并为2025年年销160万辆打下基础。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张泓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