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揭秘:数字化转型之痛 症结何在?

快报
2021
12/10
14:35
亚设网
分享

近日,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联合百余家成员银行举办的“2021银行数字动能与金融创新峰会暨第十七届宣传年年度盛典”以云直播形式启动,会议当天正式对外发布《2021中国数字金融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揭秘:数字化转型之痛 症结何在?

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提速 新问题新挑战涌现

报告揭秘:数字化转型之痛 症结何在?

当前,我国的数字金融实践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银行业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先头部队,正积极以金融科技推动业务创新和场景应用,但在此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与挑战。

基于此,《2021中国数字金融调查报告》数字金融热点研究板块聚焦银行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前沿热点事件,梳理了互联网银行发展困境、银行数字化转型挑战、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痛点等。在梳理中,《报告》结合理论与实践对问题深入剖析,并给出促进银行数字化转型创新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以下为《2021中国数字金融调查报告》“数字金融行业热点研究”部分解读。

互联网银行发展困境和建议

作为传统银行的补充,互联网银行在服务长尾客群及下沉市场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报告》显示,当前互联网银行规模快速扩张,呈现高增长、高盈利势态,梯队分化逐渐加剧,头部银行与其他机构差距明显。互联网银行目前整体资产质量虽在可控范围,但下降趋势不容小觑;运行合规性相对平稳,然而监管处罚及场景金融风险增加。

《报告》指出,互联网银行目前的问题主要有三点:

监管政策收紧,互联网银行被逼重构自营体系。2020下半年,对互联网存贷款的监管大幅收紧,禁止非自营平台存款、禁止变相高息揽存、限制异地展业行为、限制联合贷款业务等。

吸储再次受阻,面临新客引流与老客维系“双难”困境。受一行一店、禁止远程开户、品牌效应弱等限制,互联网银行揽储渠道受阻。

银行资本充足率逐年下降,资本补充工具匮乏。资本充足率由2017的24.25%逐渐下滑至2020年的13.53%,资本扩充渠道单一,严重依赖外部增资扩股。

互联网银行该如何摆脱这种困境,《报告》给出了发展建议:互联网银行应积极通过战略、业务及运营侧实施自救,重视科技、回归自营、紧追市场成为今后发展关键词。

银行数字化转型面临四大挑战

《报告》认为,宏观、行业、客户三方面因素共同推动商业银行进行数字化转型。但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传统银行面临四大挑战:

复合型人才短缺,影响科技和业务有效融合。数字化转型依赖于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而当前银行缺乏既了解银行业务又兼具数据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从而弱化了业务条线的智力支撑,也影响了数字化升级迭代。

敏捷组织尚未普及,未达到数字化转型敏捷要求。传统组织体系下,银行部门分割、协同作业成本高、业务科技融合不够,难以形成创新合力,极大降低银行响应客户需求的效率,与数字化转型的敏捷逻辑大相径庭。

数据资产管理难度大,数据价值挖掘不充分。银行数据资产管理工作多由单个部门负责,受限于部门权责边界,难以对行内数据资源进行全口径、全周期的有效管理,另外数据资产开发者和使用者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协同机制,使得数据资源使用率不高,数据价值难以充分体现。

数字化转型延伸至对公,对银行风控提出新要求。伴随银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的逐步成功,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进入下半场,转型领域也从零售延伸至对公业务。而在对公业务转型过程中,面临着客户端和银行自身经营管理两方面的问题。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两种模式

《报告》指出,目前国有大行及股份制银行转型已进入数智化阶段,而城商行及农商行则在零售、小微领域探索,实现数字化转型“小步快跑”。

国有大行及股份制银行的云计算、大数据等基础支撑建设较为完善,线下网点智能化转型、业务线上布局、数据治理等转型初级阶段工作已基本完成。此类大行数字化发展重点已向智能化转变,多数银行提出聚焦智能化生态系统、智能化平台、智慧渠道及运营的建设。数字化投入方面,国有大行及部分股份制银行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占营业收入的平均比例约为3%。

报告揭秘:数字化转型之痛 症结何在?

另一边,区域性银行数字化能力建设大部分处于规划和试点阶段。数字化投入方面,大部分区域性银行数字化资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不足3%,低于国有大行及股份制银行平均水平。

报告揭秘:数字化转型之痛 症结何在?

从数字化应用领域看,零售与小微业务是区域性银行数字化建设和应用的重点领域,平均已经建设比例为67%,其中互联网金融、小微普惠、零售信贷业务已经建设(包括小范围试点、大范围开展、全面开展三种情况)比例较高,业务转型较为领先。

开放银行是未来银行的发展趋势

《报告》认为,开放银行是未来银行的发展趋势。开放银行基于用户数字化,利用新技术助力银行从数据到服务平台化共享,使银行服务嵌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不再局限于银行网点就能获取无处不在的金融服务,因而开放银行被视为银行4.0的起点。

报告揭秘:数字化转型之痛 症结何在?

在开放银行的探索布局过程中,各银行基于不同的发展优势及数字化转型路径,形成了两种开放模式,即“引进来”和“走出去”。

“引进来”是指引进外部技术,完善技术基础设施;引进外部产品和服务,打造自有渠道的金融生态系统。

“走出去”则是开放产品和服务,嵌入外部场景;开放技术,通过科技子公司输出科技;通过自建或合作模式构建开放平台。

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痛点

《报告》认为,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有四方面痛点。

金融科技人才缺乏,复合型人才培养难。中小银行自主人才培养周期长、难度大,人才队伍建设进程缓慢,同时本地人才供给不足,人才争夺激烈,使得人才稀缺和培养难成为制约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最大瓶颈。

组织架构转型受制,敏捷程度不高。虽然目前已经有超过7成的中小银行设立了金融科技一级部门,但只是在原有组织结构上的调整,在组织授权和组织协调方面没有做好相应配套机制的衔接,组织结构敏捷程度不足,并不能很好地适应银行整体层面数字化转型的要求。

数据治理能力薄弱,数字鸿沟仍存在。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中小银行各部门数据治理意识薄弱,对于基础数据层的体系建设和安全管理重视度不高,加之数据治理经验不足和数据治理专业人才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小银行数治理能力的提升。

科技业务融合不深入,跨条线协同难度大。尽管中小银行利用金融科技扩大了服务覆盖面,通过线上渠道优化建设提升了服务便捷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客户营销、客户经营、风控等问题,但金融科技和业务的融合度仍不够深入。

更多干货,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2021中国数字金融调查报告》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电子银行网。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李显杰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