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齐秋实
编辑:魏晓
来源:蓝媒汇财经
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人拥有看似完美的履历,答案是有的。
出生于1983年的刘自鸿,中学时代就是个学霸般的存在,曾获得过全国数理化奥赛物理和化学一等奖,高考时更是贵为江西省抚州市的理科状元。21岁那年,他顺理成章地进入了中国的顶尖学府——清华大学,并于2006年攻读了本校的硕士学位。
硕士毕业后,刘自鸿如同很多本校的优秀学子一样,远赴海外继续深造,在2009年9月完成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的博士论文答辩。博士毕业后,他进入美国的名企IBM担任工程师,经过几年的职场历练后,2012年5月回国创业。
刘自鸿创立了一家名为柔宇科技的公司,这家公司于2019年第四季度完成了3亿美元的F轮融资,估计超过60亿美元,成为资本市场上备受关注的独角兽公司。
从上面这些简单的表述,会不由得令人慨叹“天之骄子”这四个字是不是就专为刘自鸿打造的。一切看起来都是高大和伟岸、光鲜与亮丽,只是昨晚凌晨时分刘自鸿在朋友圈里的一袭“自我激励”似乎向大众展现了一点“金玉”里的“其中”。
他引述了一篇名为《马斯克追忆破产边缘:每天醒来,在梦中哭了一夜》的文章,然后写道“其实,谁都有过不容易。在人生至暗时刻,也不要指望雪中送炭,唯一能做的是,坚持到底,永不言弃”。
在刘自鸿更新这条状态之前,柔宇科技被爆“大规模欠薪”的消息流传于网上,他看似是在回应这样的传言。但无风不起浪,柔宇科技的“病根”也许早已埋下。
“我的梦想是把世界掰弯”
2017年3月,刘自鸿作为特邀嘉宾出现在了湖南卫视播出的《天天向上》里。他在节目上展示了公司研发的可卷曲键盘等产品,尤其是说的一句豪言“我的梦想是将世界掰弯”引发现场观众的阵阵惊呼。
无论对于柔宇科技,还是刘自鸿而言,环顾四周,满是聚光灯,那是一个梦想看似在无比绽放的时候。
此刻享受鲜花和掌声的柔宇科技,是由刘自鸿带领的三位美国斯坦福大学校友在2012年共同创立,主要生产柔性电子产品,并为客户提供柔性电子解决方案,应用于包含智能移动终端、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等多个领域。
成立之初,国内的手机厂商还在混战,格局远远未定,柔宇科技主推的“折叠屏”概念显得新颖而又富有想象力,这吸引了资本的瞩目。2012年6月,柔宇便完成了由深创投和松禾资本联合投资的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次年6月,除了这两家资本,IDG资本也进驻了对柔宇的B轮融资中,三家资本共同共同投资数千万美元。
2014年8月,柔宇发布了宣称厚度为0.01毫米的全球最薄彩色柔性显示屏,并表示自己所采用的技术路线不同于国外的三星、LG和国内的京东方、华星光电等厂商应用的“低温多晶硅(LTPS)”技术,而是研发出了所谓生产成本更低、良品率更高的“超高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
往后的几年里,柔宇像是位闪耀的明星一样获得了各路资本的青睐。2017年,在屏幕仅有展示品的情况下便完成了D轮融资,估值突破了200亿元。临近IPO前的最后一轮估值达到了60亿美元。根据其招股书显示,除了刘自鸿、魏鹏、余晓军等管理人员外,柔宇有接近40个机构股东,大部分股东持股比例少于2%。
2015年左右,梦想将世界掰弯的刘自鸿曾向外界描绘过一个“柔宇宙”:柔性显示将带来从覆盖到上游原材料到下游产品等全产业链的革命性变化,“它最终会影响一个生态系统”,未来的手机和电脑等电子类产品都是超薄可卷的。
千呼万唤难出来的产品
作为一家商业公司,欲把世界掰弯,无疑得从产品方面实现。但相较于炫目的技术噱头和远大的发展愿景,柔宇的产品在市场上却可谓一直“没有姓名”。
从其招股书披露的材料可知,柔宇已积累了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空中客车、Vertu、路易威登、泸州老窖(000568,股吧)、东方演艺集团、格力电器(000651,股吧)等一批知名企业级客户”,但以上这些知名企业级客户却均不在公司的前五大客户之列。
产能始终是外界质疑柔宇的一大点。2018年6月,柔宇曾宣称投产的一期产线每年的设计产能将有280万片约8英寸的全柔性显示屏。不过招股书中的数据却展现出了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模样:在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全柔性显示屏的设计产能仅有1.17万、4.67万和2.33万张;同期内,小片的全柔性显示屏的销量分别为2099片、5.27万片、2.21万片。
即使是发生了实际交易的客户,看起来也充满了疑点。根据网易清流工作室的调查,一位由华南理工大学教师担任法人的公司星享科技曾向柔宇采购了价值近3000万元的产品,但对具体买了什么却缄口不言。
除了如这种客户身份略显蹊跷的情况外,柔宇向有的客户销售了什么产品也有令人生疑之处。一份法律判决书显示,柔宇曾向一个前五大客户供应TP/LCD框贴组件、TP+LCD组件等货物,即液晶显示器和触摸屏的组件。但柔宇本身并不生产LCD组件,招股书显示其也无与LCD组件相关的业务,那么柔宇为何会销售跟自己业务无关的产品呢?
大包大揽、“雄心勃勃”的柔宇既做To B,也做To C向的业务,折叠屏手机就是柔宇在招股书中展示的主要卖点:柔派系列手机。
柔派手机的销售分为线上、线下两种渠道。线下除了自营店,主要以电器连锁销售商顺电、中国电信营业厅以及部分渠道分销商为主。有记者曾经走访过广州和深圳的多家柔派销售点,发现销量惨淡,顺电的柔派驻场销售表示“公司给的指标是每个月卖五台,但实际只能销售两台左右。”
线上方面,其京东自营店的柔派2评价数在2000条以上,天猫旗舰店上的柔派2销量在600个以上,相较于小米和三星的折叠屏手机销量单京东就均在上万的级别而言,柔派显得弱势了很多。即便是这不多的销量,可能其中不少还是公司内部消化的。曾有柔宇的员工对媒体透露过,因为柔性折叠屏手机卖不出去,公司下达的文件“强制”每个部门每天更新购机名单,消化库存。
一方面是生产线产能严重不符合预期,另一方面是即便是生产出的产品也卖不动,刘自鸿在要把世界掰弯之前,是否应先把公司内部的业务发展给捋直了?
资本骗局还是有心无力?
近期,“康美药业造假案”独董被判赔偿上亿元惊动了A股市场,并引发了一阵独立董事的离职潮。
11月21日,曾因揭露过蓝田股份依靠银行贷款输血假象而一时被视为“打假斗士”的刘姝威,也通过朋友圈回应了外界对于自己担任柔宇科技独董的疑虑。
2020年同意担任柔宇独董的刘姝威师从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和厉以宁,现任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研究员和万科、格力电器、中光学(002189,股吧)、柔宇的独董,她表示柔宇掌握“国际领先且原创的柔性电子技术”,认为柔宇的创业者“是一群年轻、有抱负和理想的科学家”。
事实上,在柔宇提交招股书后,市场对其的解读就存在着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柔宇确实拥有一定的研发实力,不全是纯粹的“PPT公司”。
柔宇也曾在获得融资后花高价从行业内招聘研发人员,曾有行业人士对媒体表示“很多人被工资吸引去柔宇,还有各种期权承诺,虽然你不认可它的路线,但能感觉到它还是想把产品给做出来。”
但柔宇从数轮融资中共获得外部投资金额约61.5亿元,加上债券融资不足百亿元,相较于其他面板厂商对于全柔性产线的投资额,这种体量的投资规模还是明显偏小。
面板本身就是条“重资金型”赛道。其招股书显示,柔宇科技2017-2020年上半年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6亿元、4.9亿元、5.9亿元、5.8亿元,研发费用率分别高达为247.87%、447.88%、258.25%、502.01%。2020年上半年的研发费用接近2019年全年的研发投入。而截至2020年6月底,柔宇货币资金为8.48亿元。
招股书同样披露了在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1-6月的报告期内,柔宇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0.65亿元、1.09亿元、2.27亿元、1.16亿元,同期的归母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3.59亿元、-8.02亿元、-10.73亿元和-9.61亿元,亏损总额高达32亿。
缺钱的柔宇曾于2020年年初考虑赴美上市,拟筹集约10亿美元,已经提交了相关材料,不过这一计划最终搁置。对此,刘自鸿给出的解释是因为疫情冲击。
2020年年末,柔宇又转战国内的科创板,招股书显示其拟募集高达144.34亿元的资金。但短短两个月后,柔宇又突然向上交所撤回了IPO申请。有意思的是,今年1月31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了最新一批受理的科创板及创业板企业抽检名单:柔宇和其余19家企业被抽中。被抽中要检查的柔宇主动放弃了申请,背后的考量值得玩味。
有知情人士表示,柔宇的投资者大多是“边赌边看的心态,没有真的放进去太多筹码”。而在技术研发和商业化推进上,柔宇又面临突破艰难的局面,而这本身又受限于其资金链瓶颈,由此难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某种意义上,柔宇的案例比较典型地反映了资本和企业“相爱相杀”的关系。
最开始,归国的刘自鸿可能不无想要做出改变世界产品的想法,但后续资本的疯狂涌入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譬如本来定位于柔性屏供应商的柔宇后来自己做起了手机,一来可能因为产品质量满足不了手机大厂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要对投资人有所交代。
始于资本的追捧,一路被各种资本推着往前走,现在的柔宇和刘自鸿身后都交织着太多人的利益。对于企业而言,获得资本的青睐可能是加持,也可能会是挟持;对于管理者而言,不能因为走得久,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文末福利!
点赞、转发文章至朋友圈,关注蓝媒汇财经(公号ID:lanmeihcj),并在后台留言“小目标”,即可加入蓝妹家人群。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蓝媒汇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李显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