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娅被罚,借专业手法帮主播偷逃税也是行业毒瘤

快报
2021
12/22
06:32
亚设网
分享

■ 专栏

对于主播及广大灵活就业人士而言,税收专业知识或可不懂,但守法常识不可缺。

直播电商产业正在经历一场税收风暴。继雪梨和林珊珊之后,“直播带货一姐”薇娅也因偷税逃税被处天价罚款。据新京报报道,黄薇(薇娅)通过隐匿个人收入、虚构业务转换收入性质进行虚假申报偷逃税款,被依法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13.41亿元。

处罚宣布之后,薇娅发道歉信称,将积极筹措资金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补缴税款、滞纳金和罚款。薇娅老公、谦寻控股董事长董海锋也在微博发布致歉信表示,自己深知“在税务上并不专业,因此聘用所谓的专业机构帮我们进行税务统筹合规,但后续发现这些所谓的合法合规税务统筹均存在问题”。

“个转企”成偷逃税捷径

税法是离我们最近的法律门类之一。同时,对绝大多数人而言,纷繁复杂的税法又令人望而生畏。哪怕在法律圈,税务律师、税务合规审查仍有其高企的行业门槛。没有对税法的系统研习,没有丰富的涉税法律实践,即便拿到了法律职业从业资格,在涉税法务领域,也仍是个门外汉。

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聘用专业机构进行税务合规审查,本是常态。经营者也好,灵活就业人群也好,可以没有税务专业知识储备,但不可以没有税收常识和法律常识。

当一些看上去很“专业”的机构,以“税务统筹”“合法逃税”“合理避税”等名义,鼓动委托人偷逃税款时,委托人应保持头脑清醒,坚决守住不违法的底线。

据国家税务总局杭州市税务局公布的信息,薇娅是在已被税收大数据分析评估发现存在涉嫌重大偷逃税问题后,且在税务部门已多次提醒督促的情况下,仍整改不彻底,才被立案调查。

换言之,对新兴产业的税收问题,税务部门并未一上来就直接启动处罚模式,而是以“提醒督促”为先导,在执行处罚之前尽到提醒义务。

加之雪梨和林珊珊案发在前,直播界的带货主播们,理当吸取教训,迅速展开合规审查并依法依规进行彻底整改,而不是任由某些“专业机构”带节奏,自己也往深沟里一条路走到黑。

从公开信息来看,雪梨、林珊珊和薇娅偷税逃税案都有相似的操作。雪梨、林珊珊都是通过在上海、北海等地设立多家个人独资企业,虚构业务把从有关企业取得的个人工资薪金和劳务报酬所得,转换为个人独资企业的经营所得,来实现偷逃个人所得税的目的。

这次的薇娅一案,薇娅同样是通过设立上海蔚贺企业管理咨询中心等多家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并虚构业务,将直播带货取得的佣金、坑位费等个人劳务报酬转换为企业经营所得进行虚假申报,从而偷逃税款。

为何直播圈成重灾区

为何直播圈成了偷税逃税的集中爆发地?为何改变收入性质将个人劳务所得变为经营所得的偷税逃税手法,已俨然成为行业潜规则,且长时间大行其道,明滋暗长?

上述带货主播“犯事于东”在前,方有“获罪于西”在后。究其原委,偷税逃税的巨额利益实在太诱人,而被处罚的风险似乎并不对称。

而环顾四周,主播的个人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比比皆是。不能将这些市场主体都作“有罪推定”,但“潜规则”在行业内总是心照不宣。“破窗效应”一旦发生,受影响的就是整个行业,甚至还可能带动关联行业,如专门为头部主播偷税逃税服务的所谓税务统筹合规机构。

薇娅案中,究竟只是单纯的主播夫妻档问题,还是也有专业人士或某些机构人士参与,尚待税务部门进一步的信息披露。

主播偷税逃税之恶,与假借专业手法帮助主播偷税逃税之恶,均为行业毒瘤。如果说主播是流,后者就是源。对于主播及广大灵活就业人士而言,税收专业知识或可不懂,但守法常识不可缺。禁不住诱惑,自己亲自上阵或借助“专业人士”行偷税逃税之实,都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相信随着此次电商直播的整顿力度加大,行业合规化将成主旋律。

□王琳(法律学者)

(董云龙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