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智慧城市进入更深的应用场景,工业互联网、智能驾驶等领域也逐步进入数字化的深水区,多个场景带动百度智能云落地加速。智能云已成为百度的“第二增长曲线”。
”“5年之内中国一线城市不再需要限购限行,10年之内基本解决拥堵问题,无人驾驶汽车也有望开上月球。”在百度Create 2021(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中,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提出这一未来畅想。科幻照亮现实。“新一轮科技革命风起云涌,AI的新阶段,呈现融合创新、降低门槛的特点。”百度CTO王海峰从技术发展层面解构了这一畅想的可触性。现在,智慧城市进入更深的应用场景,工业互联网、智能驾驶等领域也逐步进入数字化的深水区,多个场景带动百度智能云落地加速,让其收入也再次提速。智能云为百度核心的非广告业务,也是目前百度增长的主要动能,而智慧城市作为百度智能云的第二大应用场景,仅次于工业互联网,也是云业务制胜的关键一环。环环相扣,百度如何携云进化?智慧城市进入“场景驱动”阶段在丽江景区街头,一个安装了智能政务通的手机,一张志愿者的工作牌,一件工作服,一位央视记者便开启了“网格员一日体验”。
刚上岗,手机便“叮咚”提示:距离两百米的地方有一辆违规停放的自行车,需要工作人员解决。第一个任务尚未完成时,这位“新网格员”就接到第二个任务:不远处有一袋小小的垃圾。
这是近期央视新闻直播报道的丽江智慧城市建设体验。从自行车到一小袋垃圾,背后的千里眼是智慧城市的方案。
2021年5月7日,百度智慧城市参与建设的“智慧丽江”城市大脑正式上线运行。
如果以传统的方式进行景区管理,就意味着工作人员要进行“盲扫”,大面积地巡视、扫街,发现城市里的违章事件后进行上报。但这种方法监管范围有限,且不能实时发现。总体来说,存在“费时、耗力、效率不高”的问题。
然而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则可以快速识别出城市中的违章行为,确定事发地点和责任主体,并智能派单——就近安排城管人员和网格员针对性地进行处置,提升治理效率。
实际上,景区管理只是丽江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管窥一角,智慧城市的魔力不止于此。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数字化技术建设的“智慧丽江”城市大脑,目前,已实现对党建政务、文化旅游、社会治理、生态环保和公共服务五大板块业务的数据支持和AI赋能,提升了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智能化、科学化水平,取得实战成果。
在文化旅游领域,百度智慧城市主要在两方面帮助丽江城市建设升级:一是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文旅场景的全面分析,帮助旅游主管部门指导全域产业布局,提高服务质量,增强运营能力;二是助力丽江文旅监管,如前文的景区治理,此外还包括旅行社有没有强制消费、路线是否合规等功能,景区内外形成完整的监管网格。
高效地解决城市复杂管理问题,这是智慧城市在时代舞台上的光鲜外衣,而舞台之下的背后建设逻辑及底层支撑技术,往往是外界看不见的。
“一方面,城市的管理需求是纵向的,会有不同的场景,如城市治理、水务、环保、共享单车管理、医疗惠民等,要形成一个个场景的闭环管理;另一方面,城市管理也是横向的,如各部门之间的协同,打破壁垒,在应急事件面前可以快速协调。”百度智能云智慧城市事业部总经理刘捷表示,城市建设具有纵横交错的特点,不是单线思维。
城市建设的复杂性,也对技术解决方案提出挑战:不仅要有宏观能力,还要有效关注到细微末节的问题,所以意味着技术方案要“广而全,精而细”。
百度智慧城市建设思路形成“1+1+4”架构:
其中第一个“1”代表新一代政务云,这是城市智慧升级的底座基础设施;第二个“1”表示具有感知能力、AI能力、数据处理、运行指挥能力的城市大脑,这是城市之所以能够“智慧”的核心层,数据开始产生大量价值;“4”则指赋能城市洞察、城市治理、产业发展和民生服务四大领域的智慧化场景应用。
简单来说,百度将AI与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优势相结合,提供了一个“云智一体”智能化的基础平台,基于此平台可以满足复杂需求。这解决了传统智慧城市中的数据孤岛和能力单一的问题。
在应用层,百度所选的四个场景也有自己的考量。刘捷表示,城市治理是智慧城市建设中最受关注的领域。在此基础上,百度也把自身从技术、平台、应用、生态到人才培育的一整套产业发展赋能体系应用到了智慧城市建设领域,助力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我们也非常关注智慧城市如何服务民生,如何让城市居民都能享受到智慧城市变革带来的技术红利。如许多投诉的问题不及时处理很有可能演化成重大事件,我们就希望利用数字技术做到‘未诉先办’,在没接到投诉电话之前就把问题解决了,这需要大量互联网舆情数据的能力,以及自然语言处理分析能力。”
百度做智慧城市有“十二字秘诀”: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管得好。
“我们希望真正能帮客户解决城市管理与服务的痛点,而不是领导视察时展示的工具。 ”刘捷说。
目前,百度已形成70+个智慧化应用场景解决方案,落地城市版图不断扩大:北京、上海、丽江、成都、重庆、厦门、苏州……
以智慧城市为底座,百度智能云正在加速落地。
“发展十余年,智慧城市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10年开始纵向行业应用,第二阶段是打破数据孤岛,第三是场景驱动。”刘捷总结道。
以AI+云为基础平台的智慧城市,正在解决此前的大难题,并在各个细分应用场景上落地生根。
别只盯着北上广
智慧城市也有下沉市场
智慧城市可以作为综合AI、数据中心等落地的重要场景,并可以不断丰富应用场景,深化应用的同时也能提升营收规模。因此,该领域成为巨头在产业互联网上的必争之地。
“百度智慧城市业务已进入高速发展期,多年的业务积淀和实践经验也收获了市场的认可。和去年比,业务实现了翻倍增长。”刘捷透露。
实际上,随着政策的推动,许多城市都开始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的计划。据中国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数据:预测到2022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到25万亿元。相比2019年的10.5万亿元,翻了一倍还多。
新大陆如此诱人,也引得科技巨头争先恐后,竞争压力加大。据智东西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15日,共有76个过亿元智慧城市项目发布了中标公告,数量上,前六名分别是腾讯、科大讯飞(002230)、中国联通(600050)、华为、阿里、百度。
通过上面的智慧城市案例中,我们已经能看到,如今的智慧城市已经并非花瓶,需要较高的通用技术能力打底。那么,什么能力最重要?
百度的第一个回答是:全栈AI能力。
“从昆仑AI芯片,到人工智能操作系统飞桨 (PaddlePaddle) 深度学习平台,再到上面的语音、视觉、知识图谱、文字处理等算法。”刘捷介绍道,“一些企业是做摄像头的算法识别,负责数据汇聚和数据治理。百度更多是基于这些数据,利用算法挖掘价值。”
其中最核心的是,技术数字底座的兼容能力。
“传统的政务云仅仅能处理相对较为简单的计算,以CPU为主;在人工智能时代,更多会用到AI芯片。”刘捷表示。
一方面,百度智慧城市的数字底座可以对不同厂商异构的芯片等AI算力设备进行统一进行管理和调度,以提升算力的计算效率和使用的饱和度。另一方面,这个数字底座是一个开放平台,在算法方面更具包容性,可以做统一纳管不同厂商提供的不同算法能力。
“比如我们有人脸识别的、车辆识别的、人体识别的算法,同样也可以去管理其他做得比较好的算法,比如说对于道路积水的识别。”刘捷用一个例子来补充说明。“智慧城市领域非常多的需求,不是一家就能做完的。我们做核心底层平台,希望有更多的生态伙伴来共同参与。”
智慧城市的需求进一步被刺激,但是也出现了“群雄角逐”的现象,巨头在垂类的应用场景上都有自己的优势,也进一步形成了差异化。
腾讯提出“WeCity未来城市”理念,主要是想通过C2BG模式实现城市连接,其逻辑很像打造智慧城市场景下的“微信”。阿里的智慧城市方案强调精细化,提出“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
百度主要在于数据层面的价值挖掘。一方面,搜索引擎、地图、Apollo智能交通应用等,百度自身就有一个比较庞大的数据库。此外,基于大数据基因,百度在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等方面有深厚的积累,这也注定百度智能云会重点发力数据分析层面。
“百度地图每天的访问次数是1300亿次,大量的调用使我们能够提供实时车辆交通的数据、人口迁移的信息。”刘捷说。
数据要素是智慧城市的核心驱动力之一,但是数据孤岛确是目前各地做智慧城市升级遇到的普遍难题,如:想要做人口迁移分析,可能需要三大运营商的数据。但是百度基于自身的数据服务能力,可以实现城市多源、多态数据的智能化采集、高效的知识图谱组织和构建,实现海量数据(603138)知识的有效组织管理和便捷、高效、智能的知识应用,可以帮助政府在不同需求下快速获取数据并进行分析。
另外,智慧城市建设也有“下沉市场”空间。
刘捷认为,目前,国内中小城市、区县乡村的智慧城市建设潜力巨大。“之前几年,更多是一二线大城市争先布局、建设智慧城市业务,现在这些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依然在不断完善和进化,但是增速没那么快了,相反三四线城市和区县乡村对于数字化转型的需求逐渐增高。”
“此外,国家‘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政策加持,将会对这些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起到很强的拉动作用。如,百度的爱企查工具,可以对企业大数据的图谱分析打造产业级大脑,帮助地区分析产业链的优劣势,以精准招商。”刘捷补充道。
数字化走入深水区
百度智能云营收加速
无论是阿里、腾讯还是华为,云计算已经成为巨头们转身产业互联网的基础。
显性的增长速度,与隐性的增长空间,百度智能云也成为百度名副其实的“第二增长曲线”。
2021年第二和第三季度,百度营收同比增长分别为20%和13%,其中百度核心增长引擎不再是在线营销服务收入,而是百度智能云为代表的非在线营销收入:第二季度,在线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8%,非在线营销收入同比增长80%,第三季度,在线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6%,非在线营销收入同比增长76%。
事实上,百度智能云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华为云的后来居上,甚至不惜成本的抢占市场,让腾讯、百度都压力山大。但在今年以来,百度智能云却突然迎来了一次加速增长。
从宏观数据上来看,据Canalys发布中国云计算市场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和百度智能云形成的“中国市场四朵云”继续保持主导地位。值得一提的是:百度智能云同比增速最快,成为年内唯一实现连续正增长的云厂商。
2021年Q2,百度智能云营收同比增长71%,不仅高于整个市场的增速,也高于四大巨头的总体增长率。持续七成的同比增速,在业内也属于高水平,如第三季度,亚马逊AWS同比增速为39%、微软Azure为50%、谷歌云为45%。
结合业务层面看,我们发现,收入的快速增长源于百度智能云在多个领域的落地,不仅在智慧城市方面,在工业互联网、智能交通等领域也同样如此。
究其原因,据国盛证券研报分析,百度智能云战略性重视PaaS 和SaaS 层端到端业务。也就是说,百度智能云也从基础建设,走到了重视应用层面落地的阶段。
王海峰曾提到,百度智能云在制造、能源、水务、政务、交通、媒体等领域融合创新,把云智一体的技术优势与企业生产经营流程相结合。
基于此,细至企业的内部生产管理,广至产业链上下游,都是百度智能云的目标。
工业互联网是一个典型的“技术+企业生产”的应用场景。
去年,百度花了7个月在某省会城市经开区部署开物平台,为100多家企业提供设备上云,数据处理和企业应用服务;不久前,百度将开物平台部署到重庆两江、嘉兴桐乡等区域,只用了不到3个月。
据《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年)》显示,预计2021年,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将达到4.13万亿元。消费者互联网时代有C端流量红利,在产业互联网,这些亟待转型的工业、制造业也是一种流量红利。
Canalys表示,在工业质检领域,百度智能云市场份额第一,其与 3C、汽车、钢铁、化工等行业的100多家龙头企业建立了合作。从收入方面来说,建立大客户关系,可以为其保证稳定大宗的收入,随着客户数量的积累,也会不断贡献巨额的商业价值。
此外,在智能驾驶领域,智能汽车产生的数据越来越多,车企维护数据的成本大幅增加。智能汽车产生的数据量巨大,同时有要求实时计算反馈,基于性价比和效果的同步考量,上云计算便成为较好的选择。
2021年6月,按合同金额超过人民币1000万元计,百度Apollo ACE智能交通引擎覆盖城市增至20个,是去年同期的4倍。
9月4日,河北省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公示,百度中标沧州经济开发区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智能化产业示范项目,项目总金额为1.67亿元。9月22日,百度中标阳泉市车城网-车路智行新生态项目一期,项目总金额为1.56亿元。
随着目前智能驾驶领域的需求及订单持续火爆,百度智能云的亿元大单数量有望再次上升一个台阶。
“我们看好公司在渠道建设、客户拓展等层面持续发力,进一步打开云业务中长期的增长空间,同时随老客户复购以及解决方案标准化程度提升,云业务毛利率有望持续提升。”国盛证券如此评论百度云业务。
结语
据彭博行业研究报告预计,元宇宙将在2024年达到8000亿美元市场规模。可以预见的是,云计算作为“信息高速公路”,将依然占据不小的一块市场份额。
今年,在智能经济高峰论坛2021上,李彦宏提出 “新瓶装新酒”:用AI时代的技术和服务来赋能千行百业。
AI+云,一次融合创新策略定义了百度的下一个十年。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商业数据派。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董云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