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船”重大资产重组拉开序幕。
12月29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船科技和中国动力分别发布重大资产重组公告。中国动力公告称,为规范中国船舶集团下属柴油机业务同业竞争,公司拟与中船工业集团、中国船舶共同投资组建合资公司,本次交易完成后中国动力将持有合资公司控股权;中船科技发布公告,公司拟发行股份收购中船海装、中船风电发展、新疆海为、洛阳双瑞、凌久电气部分或全部股权,并拟募集配套资金。
随着上述公告的披露,当日,中船系个股开盘走强,其中,中船汉光涨幅12%,收盘价为18.29元/股。中国海防涨停,中船应急涨幅超7%,久之洋、中国动力、中船防务等纷纷跟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资产重组,是中国船舶集团对内部业务的优化整合,比如将海上风电业务装入中船科技,将采油机业务装入中国动力,推动下属企业聚焦主业,能够集中力量发展业务,让企业经营更加聚焦,能够实现更大规模的整合,提高企业全球竞争力。”
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胡麒牧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南北船合并后内部业务整合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协同效应的发挥并不是简单的规模加总,而是通过专业化整合进行结构优化,实现优势增强,资源共享,生态协同。”
胡麒牧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次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市公司的重组只是内部业务整合的一步,预示着集团的整合动作将陆续落地。”
聚焦主业提升市场竞争力
回顾2019年,为深化国企改革,进一步聚焦船舶主业,中国船舶所在集团中船工业集团与中船重工集团实施联合重组,并于当年11月26日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成立中国船舶集团。一时间,“中国神船”诞生的消息传遍市场。
2021年7月1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九家上市公司集体发布公告,中船集团通过国有股权无偿划转方式取得中船工业集团和中船重工集团100%的股权,从而成为九家上市公司实控人,使得中船集团解决旗下上市公司同业竞争问题正式提上日程。
根据中国动力此次发布的公告来看,为进一步规范中国船舶集团下属柴油机业务同业竞争,公司拟与中船工业集团、中国船舶共同投资组建合资公司。用于出资的标的资产为交易各方所持的中船动力、中国船柴、陕柴重工和河柴重工。
中国动力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持有合资公司控股权。
中国动力证券部工作人员张林翔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监管角度来讲,此次资产重组,有利于解决同业竞争问题;从业务发展角度来说,此次重组后,柴油机业务得到进一步协同发展,减少了内部竞争,提高了公司议价能力以及市场话语权。此外,低速机主要用于大型远洋运输船,随着今年造船行业复苏,乘行业东风,公司业务有望迎来进一步发展。”
中船科技同日公告称,间接控股股东中国船舶集团目前正在筹划与公司相关的重大事项,该事项预计涉及发行股份购买中船海装100%股权、中船风电发展88.58%股权、新疆海为100%股权、洛阳双瑞44.64%少数股权、凌久电气10%少数股权,并拟募集配套资金。
胡麒牧向记者表示,“本次资产重组将风电资产和柴油机资产分别注入两家专业公司中,实际是在打造风电、柴油机两大专业运营平台,有利于把这两个业务链条中研发、生产、渠道等资源分别进行专业化整合,聚焦主业提升市场竞争力。”
同在12月29日,中国船舶发布公告称,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正在筹划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船舶”)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对此,有熟悉该公司的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次重组将进一步突出主责主业,推进高质量发展。
向高端船领域寻突破
随着中国船舶集团的整合和发展,我国船舶工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高精尖领域不断突破,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的目标挺进。
从公开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我国造船三大指标国际市场份额均保持在四成以上,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4.9%、51.0%和45.8%。而世界造船行业的格局呈中日韩三足鼎立之势,且往中韩两分天下发展的趋势愈发明显。
根据船舶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11月份,全国造船完工358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9%,承接新船订单636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2.6%,11月底,手持船舶订单963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5.9%。
根据中国船舶集团披露的今年1月份至9月份的财务数据来看,集团公司营业收入、新接合同、工业总产值、净利润和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9.3%、34.5%、12.3%、26.1%和22.9%,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船海产业经营承接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接订单国际市场份额持续位居全球造船集团第一位。
从中国船舶集团在这个时间点选择重大资产重组,是否是为了应对造船行业大周期的大爆发?
胡麒牧表示,“中船此次重大资产重组重点布局是动力方面,实际上还是在布局产业升级,而不是扩张产能。”
“从行业来看,2020年,全球造船厂约400家,世界船舶工业总体保持中韩日‘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而欧美仍具备军船和豪华邮轮的建造优势。纵向来看,全球造船产业深度整合,造船巨头频现,随着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造船技术深度融合,劳动力成本因素对于造船业转移的影响力相对减弱,技术因素的重要性越发凸显。”沙利文全球合伙人兼大中华区总裁王昕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国近年来在高端船型方面不断取得进展,首艘大型豪华邮轮已经在外高桥造船开工建造,沪东中华也签下200亿元大型LNG船订单。未来预计中韩将继续围绕高端船型展开激烈角逐。”
王昕向记者表示,“随着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和国际海事对船舶环保提出更高的要求,船舶制造将朝着产品绿色化智能化和产品结构高端化方向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需要快速提升LNG船、大型LPG船等产品的设计建造水平,打造高端品牌;突破豪华游轮的设计建造技术难点;积极开展北极新航道船舶、新能源船舶等的研制。”
“未来应充分依托地方人才政策吸引海内外优质人才,鼓励产学结合,学以致用。同时,不断加强产业布局调整,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全产业链发展,持续推进深化改革、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王昕如是说。
除了不断推进资产整合,中国船舶集团也在推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的资产证券化。
随着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船科技拟发行股份收购中船海装、中船风电发展、新疆海为、洛阳双瑞、凌久电气部分或全部股权,并拟募集配套资金,中国船舶集团资产证券化迈出重要一步。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提出,国企要成为有核心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国企混改、重组整合、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都将进入快速实质性推进的新阶段,2021年年底前将完成三年总任务量的70%以上。
中泰证券分析师陈鼎如表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即将进入大考之年,改革红利有望加速释放,国有军工企业混改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