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12月30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2021年国际形势和外交工作接受新华社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采访。
谈今年外交工作
记者: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今年中国元首“云外交”活动十分密集,您对今年的外交工作有何总体评价?
王毅:2021年,无论对世界还是中国来说,都是注定载入史册的一年。
对世界而言,在世纪疫情作用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占领国会山”、“喀布尔时刻”、“疫苗民族主义”、冷战阴影回潮等一幕幕乱象纷纷呈现,世界加快进入动荡变革期。
对中国而言,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昂首踏上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中国外交从百年成就中汲取力量,在博弈较量中勇毅前行,书写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的篇章。
首先,元首外交发挥了引领作用。习近平主席同外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通话79次,以视频形式出席重大外事活动40起,同各国领导人加强战略沟通,在全球范围内凝聚共识,谋划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擘画了宏伟蓝图,汇聚了强大合力。元首外交有力促进了大国关系的总体稳定,深化了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提升了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合作,为中国构筑起更加全面、更为坚实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
第二,抗疫外交展现了国际担当。我们始终站在国际抗疫合作“第一方阵”,秉持疫苗公共产品“第一属性”,担当疫苗公平分配“第一梯队”。我们最早承诺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最早支持疫苗研发知识产权豁免,最早同发展中国家开展合作生产。我们还率先同世卫组织联合开展全球溯源合作,率先倡导反对疫情政治化和病毒标签化,率先提出不仅要抗击新冠病毒,还要扫清政治病毒。中国以自己的坚定承诺和实际行动维护了国际抗疫的正确方向,有力推进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建设。
第三,发展外交作出了中国贡献。从博鳌到达沃斯,从服贸会到进博会,习近平主席宣布一系列扩大开放新举措,以更短的负面清单、更优的营商环境、更大力度的制度型开放,为实现全球经济复苏提供了中国机遇,作出了中国贡献。习近平主席还针对疫情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严峻挑战,郑重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旨在形成国际合力,加快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不让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人掉队,目前,这一倡议已得到联合国系统以及近百个国家的响应支持。
第四,多边外交坚守了公道正义。我们高举多边主义火炬,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我们积极参与全球气候、环境、卫生、数字治理体系建设,深入阐释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出中国方案,注入中国力量。
第五,为民外交履行了庄严承诺。我们积极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建立必要人员往来“快捷通道”,搭建紧急运输物资的“绿色通道”,守好外防输入国门关,维护国内抗疫成果。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理念,主动构建海外利益保护和风险预警防范体系,成功解救数十名被绑架的中国公民。我们及时开展“春苗行动”,为身处180多个国家的数百万同胞接种疫苗。“无论走到哪里,祖国在你身后”,这是中国外交永远不变的使命和诺言。
谈“四场交锋”
记者:美国和一些国家热衷于传播西方价值观,挑起意识形态争论,我们看到,今年在国际多边舞台上,各种力量之间开展了多场碰撞,您能否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王毅:这个世界上仍有一些势力总以为自己高人一等,总想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他们动辄搬出规则、人权、民主等冠冕堂皇的理由,对中国和很多发展中国家进行抹黑和围堵。对此,我们不能妥协,不能退却,而要迎面而上,针锋相对,和大多数国家一起,捍卫公平正义,维护人间正道。
第一场是真假多边主义的交锋。个别国家嘴上高喊多边主义,行动上却拉帮结派搞“小圈子”,企图把世界重新带回冷战对抗。对此,我们旗帜鲜明地提出,各国都应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强调世界上只有一个体系,那就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各国都应坚决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和地位,共同反对分裂对抗,共同抵制零和博弈,不断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中国的这一立场,得到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认可和支持。
第二场是真假规则的交锋。少数国家标榜所谓“基于规则的秩序”,却不愿接受规则应当基于公认的国际法,实际上是想把自己同盟友的“家规帮规”强加给国际社会。对此,我们在联合国等多边场合反复强调,世界上只有一套规则,就是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国发出的响亮声音,揭露了个别国家假规则之名、行霸权之实的用心,维护了国际秩序的稳定。
第三场是真假人权的交锋。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自己人权问题成堆,却长期把人权当作干涉别国内政的工具,不断对中国和发展中国家指手画脚,攻击抹黑。对此,我们一方面激浊扬清,积极宣介中国的人权观和人权发展成就;另一方面坚决反击,让“人权卫道士”的虚伪面目大白于天下。公道自在人心。今年在人权理事会和联合国大会,我们连续四次以压倒性优势挫败反华提案,在联合国形成近百国支持中国正当立场、反对借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的强大声势。
第四场是真假民主的交锋。针对美国举办所谓“民主峰会”,炮制“民主对抗威权”的伪命题,我们坚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发布《美国民主情况》报告,在双边以及多边场合推动民主标准和民主实践的大讨论,使美国自身民主存在的种种悖论和弊端暴露于世,引发国际社会对美国意图的广泛质疑。这场所谓“民主峰会”不得不草草收场,成为没有共识,没有成果,也没有前途的“三无产品”。这一事实也再次说明,民主是人类拥有的共同价值,任何国家都没有资格当“教师爷”。民主是真是假,是好是坏,只有各国人民才有权评判。
谈中美关系
记者:今年以来,中美元首举行了两次通话和一次视频会晤,两国高层也多次会见会谈。但与此同时,美国涉华消极动向不断。您对中美关系现状有何评价?中美如何找到正确的相处之道?
王毅:同过去几年相比,今年的中美关系确实出现一些变化。面对中方坚定维权反霸,美方意识到,想以极限施压的方式迫使中国作出退让,不但不可能,最终还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我们看到,美国领导人和一些高官相继表示,美方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的体制,不寻求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独”,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对抗。但我们同时又看到,在涉及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一系列问题上,美方仍在不断挑起新的事端,继续对两国关系造成伤害和破坏。这是典型的言行不一,让人们对美国的信用产生严重质疑。
美国常常称自己是一个“信用社会”。中国古人讲,人无信不立。国与国之间更是如此。美方如果想在世界上维持起码的信誉,就应当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履行好作出的承诺,说到做到,真正取信于中国人民,取信于国际社会。
至于中国的对美政策,中方的态度始终是明确和一贯的,习近平主席郑重提出了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点原则。这三点原则汇聚了中美半个多世纪相互交往的经验教训,是中美关系恢复健康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能否实现这一前景,我认为美方需要彻底想明白三件事:
第一,中国的发展振兴是一个主权国家应有的正当权益,更是谁也改变不了、阻挡不了的必然趋势。与其逆流而动,不如顺势而为,只要美国真正放下打压遏制中国的执念,中美关系就能重回正轨,稳定发展。
第二,中国不管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不会走西方国家称霸世界的老路,也没兴趣去改变谁、取代谁、威胁谁,只要美国真正把中国当作伙伴而不是对手和敌人,中美就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荣。
第三,中国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是14亿中国人民的坚定选择和集体意志。我们尊重美国的制度和道路,但决不允许自己选择的制度和道路被诋毁、被破坏。只要美方真正解开意识形态对立的心结,中美两种制度、两种道路就可以在这个星球上并行不悖,和平共存。
谈涉台外交
记者:今年,中国同尼加拉瓜实现复交,并将同立陶宛关系降为代办级,展现了中方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意志。您如何看待涉台外交斗争前景?
王毅:前不久,尼加拉瓜与中国恢复外交关系,回到一个中国原则的正确轨道,中国的世界“朋友圈”进一步扩大。这充分证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大义、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在台湾问题上,我还想强调的是: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不可否认的历史和法理事实。虽然海峡两岸由于当年的内战存在政治对立,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从未分割,也不可能分割,这就是台湾问题的真正现状,也是体现一中原则的“九二共识”的实质内涵,由此构成了两岸关系谋求和平发展的根基。而民进党当局执意破坏这一现状和根基,是制造台海局势紧张的罪魁祸首。美国违背中美建交时作出的承诺,纵容鼓励“台独”势力,试图歪曲和掏空一中原则,不仅将把台湾带入极其危险的境地,也将使美国面临不可承受的代价。
中国实现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大势;“台独”走向失败,是不可避免的结局。台湾除了和大陆统一,没有任何其他的出路,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逻辑。
谈2022年重点工作
记者:2022年将迎来党的二十大,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中国外交将如何服务国内发展?您能否展望一下2022年外交重点工作?
王毅:2022年,外交战线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党尽责、为国分忧、为民奉献,做好八件大事:
首先,全力为党的二十大营造有利外部环境。党的二十大是明年党和国家的头等大事和最重要政治议程。我们将坚决防范化解各种外部风险挑战,积极讲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故事,为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外部环境,这将是贯穿全年的外交工作主线。
第二,扎实配合办好北京冬奥会。冬奥会的脚步已经迈进北京。我们将践行奥林匹克精神,为北京冬奥会营造积极、友善、和谐的国际氛围,为世界献上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
第三,积极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明年,多边议程齐聚亚洲。中国将担任金砖主席国,主办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以及上合组织的峰会也将在亚洲国家召开。全球治理将进入“亚洲时间”。我们将积极参与,主动引领,继续高举真正的多边主义旗帜,为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贡献更多中国智慧、注入更多亚洲能量。
第四,主动应对后疫情时代多重挑战。我们将全面落实全球疫苗合作行动倡议,积极开展药物研发合作,维护国际团结抗疫大局,形成严防今后大流行的国际合力。我们还将同各国及联合国加强沟通协作,对接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全面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
第五,深入拓展全球伙伴关系。明年是中国同多个国家建交“逢十”周年。我们将以纪念建交周年为契机,进一步夯实同各国传统友谊,拓展合作空间,努力推动大国关系总体稳定均衡,不断推进同周边国家融合发展,全力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共享发展成果。
第六,继续坚定捍卫国家核心利益。我们将尽职履责,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对于任何侵犯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图谋,都将坚决有力斗争,对于任何损害中国人民正当合法权益的行径,都将坚定有效反击。
第七,积极服务国内开放发展。我们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为国内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提供更多助力。实施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601099)伙伴关系协定》,尽快达成中国海合会自贸安排,加快推进中日韩自贸谈判,探索同欧洲、非洲、拉美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进程,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
第八,全心全意践行外交为民。我们将深化领事服务改革,完善领事保护工作机制体制,加快推动领事保护立法,加快“智慧领事”“数字领事”建设,加快构建海外中国平安(601318)体系,切实维护境外中国公民、机构安全及合法权益。
2022年是中国农历虎年。中国外交将胸怀天下,以昂扬姿态和切实行动,与国际社会团结协作,为世界和平发展带来“虎虎生机”,推动人类进步事业“龙腾虎跃”、勇往直前。
(李显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