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划“红线”后,平安好医生们更难了

快报
2022
01/07
20:41
亚设网
分享

监管划“红线”后,平安好医生们更难了

平安好医生压力之大,何来低估之说?

监管划“红线”后,平安好医生们更难了

文/每日财报 吕明侠

当前段时间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发布后,市场对互联网医疗企业的消极情绪就迅速且鲜明体现在了资本市场上,相关概念股“一泻千里”。

在此背景下,国内“互联网医疗第一股”平安好医生(01833.HK)迅速采取行动。对外称,拟购回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最高10%股份。平安健康在回购计划公告中表示,董事会相信公司在市场上买卖的价值被低估,相信公司现有的财务资源可让其执行建议股份购回计划,同时能保持公司在良好的财务状况下持续经营。

元旦过后的3号、4号,平安好医生分别回购52万股、48万股,分别耗资1393.05万港元、1309.78万港元。

话虽这样讲,可回购股份真够呛能扭转如此颓势,另一方面,就算剔除此次监管细则的影响,平安好医生近期的经营状况也并不是非常乐观。至此,外界也对其互联网在线医疗模式产生了更多的聚焦与打量。

01

覆巢之下无完卵

就时间节点来看,在2021年10月下旬,阿里健康预亏公告发布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新的监管文件《关于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内容涵盖医疗机构、人员、业务、质量安全等维度的监管,还有监管责任等。其中,禁止“以药养医”、禁止AI替代医师接诊等要求成为了最被关注的重点内容。

《每日财报》关注到,平安好医生在过往的宣传中,正是一直将AI技术作为服务亮点。平安好医生的AI辅助诊疗,包括重症监控、合理用药监测、医疗安全监控和智能辅助问诊,其中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辅助问诊,截至2020年底,平安好医生累计咨询量超过10亿人次,去年全年日均咨询量超过90万人次。

从行业的反应来看,到目前为止,能对该公告给出的实际解题路径的企业并不多,这也致使几家头部互联网医疗上市公司连续多日股价大跌。

就平安好医生二级市场表现来看,从2021年10月25日到11月3日,平安好医生连跌8天,从55港元平台断崖式跌至31港元,跌幅高达44%。如果从2021年2月份高点计算,平安好医生过去8个月累计跌幅高达80%,可谓惨烈。

对于公司股价的持续走低,平安好医生董事会认为其股价在市场上的价值被低估。2021年12月13日一早宣布,今日起至下届股东大会期间,公司将利用现有现金储备最多回购总股本10%。根据购回授权,最多可购回的股份约5600万股,拟使用的最高资金总额约人民币13.8亿元,回购期自公告日起至公司下届股东大会止。

然而,截至2021年12月31日收盘,其股价报28.35港元/股,市值仅剩325.26亿港币,可谓一点面子也不给。

突然想起2020年2月11日的业绩发布会上,王涛提出:“公司将努力在2021年实现盈亏平衡。”随着他的离开,又恰逢此行业环境,该目标也成了一大悬念。

02

增收不增利魔咒难破

事实上,平安好医生自成立以来,营收体量都在不断扩大,从2018年到2020年,总营收分别为33.38亿元、50.65亿元、68.7亿元。

然而,虽然营收一直保持增长趋势,但亏损却进一步扩大,亦面临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局面。2019年、2020年,公司净亏损分别为7.47亿元、9.49亿元,亏损额逐步加大。根据平安好医生2021财报披露的数据,上半年虽有38.18亿元营收,可归母净利润仍为亏损,8.8亿元的净亏损接近2020全年,这也意味着平安好医生的盈利能力远未达标。

财报中,平安好医生将收入分为消费医疗、在线商城、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及互动四部分。其中在线商城服务占比最高,收入19.09亿元,同比增长27.9%;医疗服务次之,收入10.67亿元,同比增长50.6%;消费医疗紧随其后,收入为7.14亿元,同比增长66.1%;最后是健康管理和互动,收入1.29亿元,同比增长11.2%。

客观而言,相比同行业的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独特的竞争优势在于自身拥有强大的医生团队。截至2021年6月30日,平安好医生合作医院约3000家,三甲医院约占总数的50%;签约合作的外部医生超过3.8万名,较2020年底增加约1.7万名。

相比起既看病又卖药的同行,平安好医生主营业务专注在线医疗,随后拓展其他业务,只是缺乏电商基因也导致平安好医生在在线医疗方面处于相对劣势。

对比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拥有强大的物流网,在SKU覆盖、送药服务及GMV增速方面平安好医生短板明显。京东健康2021上半年财报显示总收入136亿元,亏损4.54亿元。两者相比,平安好医生上半年的收入远不及京东健康的收入,而亏损却明显高于京东健康。

03

背靠大树难长高

平安好医生原名为平安健康管家,成立于2014年8月,是中国平安(601318)旗下的互联网医疗健康生态平台,主打在线医疗问诊。2018年登陆港交所并创下港股最大规模IPO,成为互联网医疗第一股。

据《每日财报》了解,平安寿险、平安产险、平安银行(000001)、平安健康险和平安普惠(各自为平安好医生的五大客户)是平安集团的附属公司。而五大客户之一平安普惠分别为平安、王文君女士及窦文伟先生的紧密联系人。

根据2020年数据看,平安好医生的五大客户占其总收入约39.7%,而最大客户占其总收入约27.1%。此外,五大供货商占其总成本约15.6%,而最大供货商占其总成本约4.0%。截至2021年6月30日,平安好医生累计注册用户数达到4亿人,较2020年同期增加近5500万人,增长率为15.7%。

值得一提的是,在4亿注册用户中,有超过两亿的平安集团体系内的用户。平安好医生则通过平安集团旗下众多子公司APP中的插件为其引流。如平安金管家将“问医生”入口放在醒目位置。点击页面后,可通过健康导航,完成问诊、买药。

有意思的是,尽管“背靠大树好乘凉”,但平安好医生同样“长不高”。其对B端企业客户的依赖,盈利难,同自我造血能力差一样,一直是横亘在平安好医生眼前的大山。

总体来看,回购股票只是治标不治本,所谓的被低估应当是企业确实的有实力在未来给股东产生效益才行,否则只是掩耳盗铃。更何况,背靠平安都增收不增利,在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发布后,自然是压力更大,何来低估之说?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删

END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每日财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张泓杨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