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美国基础设施法案对我国有什么影响?该如何应对?

快报
2022
01/10
22:35
亚设网
分享

请点击上方关注,点击下方“在看”

文/刘莹莹 刘惠红   (深圳银保监局)

前段时间,美国国会通过了《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以下简称“《基建法案》”)。《基建法案》提出了未来8年的美国基建设施支出计划与方向,对未来美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基建法案》主要内容是什么?对我国将造成何种影响?又该如何应对呢?

5500亿美元新增拨款,八个方面的基建投资

根据《基建法案》,美国政府计划在未来8年内投入用于促进美国基础设施建设和公民就业的1.2万亿美元的总支出。其中,包含了在5年内约5500亿美元的新增基础设施拨款,及原联邦政府8年预算安排的4500亿美元的既定支出。《基建法案》中的5500亿美元新增基础设施拨款,用于道路、桥梁、供水工程、宽带和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其中,过半资金用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如为公路和桥梁提供1100亿美元,为公共交通提供390亿美元,为铁路提供660亿美元;剩下资金用于其他项目,如为电力基础设施提供650亿美元,为宽带设施建设提供650亿美元,为饮用水管道建设提供550亿美元,为电动汽车充电器网络提供75亿美元。具体而言,《基建法案》将加大对以下八个方面的投资:一是修复和重建美国的道路和桥梁。新法案将重新授权地面运输计划五年,并投资1100亿美元的额外资金来修复美国的道路和桥梁,并支持重大的转型项目。二是改善公共交通,致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新法案包括390亿美元的新投资,以实现交通现代化。三是投资客运及货运铁路。该立法将投资660亿美元用于额外的铁路资金,对美国东北走廊进行现代化改造,并为东北部和大西洋(600558)中部以外的地区提供世界一流的铁路服务。四是升级美国的机场和港口。新法案将在港口基础设施和航道上投资170亿美元,在机场投资250亿美元,以解决维修和维护积压问题,并推动电气化和其他低碳技术。五是升级美国的电力基础设施,部署尖端能源技术。新法案将投资超过650亿美元,项目包括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清洁能源传输和电网。六是建立全国电动汽车充电器网络。新方案将投资75亿美元在美国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电动汽车充电器网络,建立一个由50万个电动汽车充电器组成的全国网络。七是为所有美国家庭提供干净的水。新法案将投资550亿美元,以扩大全国家庭、企业、学校和儿童保育中心获得清洁饮用水的机会。八是为美国人提供可靠的高速互联网。法案预计将提供650亿美元,通过对宽带基础设施部署的历史性投资,帮助确保每个美国人都能使用可靠的高速互联网。《基建法案》对我国影响有利有弊

提振美国经济,拉动我国出口。提振美国经济。包括特朗普在内的前几任美国总统均曾试图通过各类基建法案拉动美国经济,但均以失败告终。《基建法案》的通过,将大大提高美国人民对经济刺激的信心。从短期看,《基建法案》主要聚焦于高速公路、桥梁、铁路等能创造门槛相对较低就业岗位的领域,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基建法案》投入了较高的年均投资规模,有助于维持经济复苏的动能,带来全球范围内相关产业链的结构性机会。

拉动我国出口。根据万得资讯,在国际贸易标准(SITC)一级分类下,机械和交通运输设备在我国出口美国货物金额中占比为51%,是我国对美出口的主要构成。而《基建法案》将大力投入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有望能够增加我国相关的大型交通运输机械设备等对美出口。此外,为降低相关设备进口成本,美国可能下调或取消对华加征的部分关税。

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机会,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带来中国基建出海,参与美国建设的机会。在基建项目上,我国企业在效率、效果、成本方面,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在扩大对美直接投资方面,投融资缺口是拜登政府推进《基建法案》的一大挑战,我国大量的外汇储备可以用于投资美国的基础设施。

另一方面,我国企业赴美投资,尤其是直接参与美国基础设施投资也面临诸多挑战。比如来自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的挑战。我国企业直接赴美承包工程可能会面临政策、法律、环保、用工制度等各方面的制约和障碍。

美赤字货币化有损我国利益。为应对疫情冲击,美国两届政府共推出三轮财政刺激计划,分别是特朗普任期内的2.2万亿美元和9000亿美元,以及拜登签署的1.9万亿美元纾困法案。超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措施使美国财政支出持续增加,带来了美国财政赤字的持续飙升。如美国通过增加政府债务,增加美元供给,来为基建项目融资,实际上是利用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向全世界征收“铸币税”,传导通货膨胀的压力,转嫁财政刺激的成本。总体而言,我国作为外汇储备第一大国及对国际贸易顺差大国,将受到美国赤字货币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基建计划吸引资本向美流动,我国资本外流承压。一方面,拜登政府基建投资计划释放出积极的吸引投资的信号,吸引全球资本向美国流动,可能改变现有的资本流动格局。

另一方面,在《基建方案》的推动下,美国基础设施改善,营商环境优化,国际资本可能会流向美国。新一轮全球化资产配置中,我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难度加大,资本外流将加剧。作为吸引对外直接投资的大国,我国资本外流承压。

美或将构建海外基建版图,冲击我国“一带一路”。在《基建法案》获众议院通过之际,拜登称“这一法案将帮助美国在经济领域赢得中国”。而海外基础设施建设已成大国竞争的焦点领域,此前拜登政府曾拟启动一项全球基础设施融资计划对抗中国。《基建法案》通过后,拜登政府或将转向制定海外基建相关计划,与盟国订立新型基建标准和规范,争夺地区目标国支持,组团冲击我国“一带一路”布局。

我们该如何应对《基建法案》带来的影响?

加强中美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发挥政府推动作用。通过高层对话等方式,探讨与美国在基础设施投资及建设上可行的合作模式,为中美合作营造良好的环境。

提升在美基建项目合规水平。引导我国企业更准确理解美国基建项目信息,严格遵守美国基础设施项目对政策、法律、环境、资质认定、融资、用工制度等方面的相关要求。

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打造出口便利的营商环境。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充分利用我国的产能优势及技术优势,推动我国大型工程、机器设备的出口。

探索创新参与方式。以往我国参与基建建设多以承包工程为主,可鼓励以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参与基建项目。

积极应对《基建法案》可能导致的负面影响。提高我国汇率政策自主性,积极应对美赤字货币化的影响。加快包括外汇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改革与建设,合理运用逆周期调节因子、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等手段,防止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保持经常账户差额相对稳健,防止外汇政策被动。

降低美国未来基建“出海”的冲击。根据当前国际主流基建规则,在发展中国家中通过实践探索积极完善基建标准,建构一套更具有可行性的适合“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规则体系,在“一带一路”的发展中更注重基建领域中的规则建构、话语建构和规范引领。

《基建法案》为中国战略决策提供了现实思考。基建投资,特别是特定领域的基建投资仍然是全球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但需根据国情选择合适的投资领域与投资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劳动力和资源环境的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应深化基建方面的供给侧改革,以科技为导向,将基建与新产业相结合,通过高质量的基建拉动产业需求,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率。

微信征稿启事

《中国银行(601988)业》由中国银保监会主管、中国银行业协会主办,是目前唯一一本带有全行业性质的公开刊物,是沟通监管部门和机构的纽带,是行业交流的平台,也是社会了解银行业的窗口。目前《中国银行业》杂志微信公众号已开通征稿邮箱,面向广大读者征稿。我们期待您的稿件。

微信投稿邮箱:zgyhy001@163.com

关注更多精彩内容

【观察】美国基础设施法案对我国有什么影响?该如何应对?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银行业杂志。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李显杰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