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王雅洁 1月10日,中国政府网官方消息,国务院正式批复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报送〈“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送审稿)的请示》(发改经贸〔2021〕1545号),表示原则同意《“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国务院要求,《规划》实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硬件和软件建设,培育壮大现代流通企业,提升现代流通治理水平,全面形成现代流通发展新优势,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下一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将把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作为本地区“十四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完善工作机制,编制建设方案,细化落实措施,确保将《规划》明确的重要目标任务落实到位。
在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看来,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目前国内流通体系依旧存在体制机制不健全、基础设施短板突出、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与国务院此次要求“培育壮大现代流通企业”形成契合的是,近年来,在关于培育壮大流通市场主体方面,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出台了多份相关规划、政策。
2014年,国家发改委委牵头起草并报请国务院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提出包括支持建设与制造业企业紧密配套的仓储配送设施和物流信息平台,鼓励产业聚集区域引进第三方物流企业;鼓励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服务,建设第三方供应链管理平台;加快发展专业物流企业,提升面向制造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服务水平等一系列举措,大力支持物流企业发展。
商务部则加强分类指导,加强资源整合,分行业建立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将重点联系商品市场扩大至127家,2020年实现总成交额4.92万亿元;加强电子商务示范体系建设,累计评选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127家,遴选四批576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和108家数字商务企业,推进带动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市场监管总局通过出台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健全公平竞争制度、完善网络交易监管等多方面措施,推进改革流通体制机制,助力流通市场主体发展壮大。
在关于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上,经过长期持续投入,国内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支撑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大力支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牵头组织开展了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布局建设工作,加快完善国家层面的骨干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同时,设立城乡冷链和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粮食等重要农产品(000061)仓储设施等多项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重点支持物流基础设施补短板、冷链物流和粮食仓储物流项目建设,目前已落地45个国家物流枢纽和17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其中34个位于中西部地区。
交通运输部则持续推进新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城市配送、农村物流、冷链运输、大件运输、危险品运输等专业化物流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交通物流服务质量和效率。
(李佳佳 HN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