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政府发布了“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其中养老服务的内容篇幅大幅增加,系统性进一步提升,引领性也进一步增强,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根据2021年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显示出老龄化程度在加强。根据预测,“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将由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从结构上看,几年之后,全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将进入中高龄,而且比较集中,据推测,这些“新生代老年人”在“十四五”末期将占老年人口的28%左右。这些数据预示着我国养老服务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考验。
与关乎青少年成长的教育服务以及面向所有人的医疗等服务不同,养老服务相对缺乏基础,这是因为中国传统上推崇“养儿防老”的观念,而且过去老龄化程度较低,养老基本上靠每个家庭自己解决。但是,随着城市化的大幅提高,尤其是独生子女一代父母老去,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独居化、小型化、少子化等态势会加强,尤其是独生子女一代家庭要承担双方父母的养老责任。“夹心层”老年人将面临上有高龄父母需要照顾、下有孙子女需要照看的“代际向上照护”和“代际向下帮带”的双重负担。
中国面临未富先老的挑战,老龄化水平超前于经济发展。一般只有发达国家才会出现老龄化问题,而中国因为生育调节的作用,过早进入老龄化社会,但同时居民财富还不能满足消费属性突出的老年人口的生活需要。这就造成了一个局面,在基本养老体系尚待进一步健全的情况下,一部分老人还没有能力为生活性养老服务支付账单。目前,中国多数老人选择居家养老,形成了“9073”的格局,即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左右依托社区支持养老,仅有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
这也与养老保险事业不够发达有关。2020年的数据显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占比为77.7%,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占比29.2%,商业保险占比为0.1%。此外,还有大量人口没有建立自己的养老保险账户,比如部分的农村人口。
随着老龄化时代的来临,必须从战略上重视和完善中国的养老体系。目前,全国养老机构和设施总数达到31.9万个,养老服务床位数达到823.8万张,但还不能完全满足养老需求。根据“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重点推进建立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尤其是研究制定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进一步加快兜底性、普惠性养老服务的发展和制度设计,重点加强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的服务和保障,创新居家社区机构的养老服务模式,同时也要加强养老服务监管,让老年人安心,促进生活性养老服务的发展,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
在兜底性养老服务方面,《规划》强调政府要承担供给的主要责任,提出实施特困人员的供养服务设施和服务质量达标工程,提高托底保障能力。在普惠性养老服务方面,《规划》强调政府要支持增加供给,发展集中管理运营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推动形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大力发展农村互助养老设施,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在生活性养老服务方面,《规划》提出促进养老服务与相关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促进养老企业的连锁化、集团化发展。但是商业化的养老机构必须加强监管,避免“养老陷阱”。
《规划》还提出大力发展“政府扶得起、村里办得起、农民用得上、服务可持续的农村幸福院等互助养老设施”。事实上,农村养老面临的问题更多。中国本来就存在劳动力人口占比和数量相对下降的趋势,如果不能更好在农村探索一套可行的养老模式,就可能会加剧劳动力过早退出劳动力市场而返乡养老或者照顾老人的现象。
因此,我们应该建立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资源持续向基层、农村、边远地区和困难群众倾斜,统筹推进城乡的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健全,这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
(李显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