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李莎
编 辑丨李博
11月13日,北京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明确GDP迈上4万亿新台阶后,北京今年的重点工作。
报告指出,北京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努力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生态环境质量、能源、水资源等指标按国家要求落实。
在政府预算方面报告指出,2021年深入实施全部门预算绩效管理,一般性支出压减35.5亿元,“三公”经费缩减3%。今年要始终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厉行节约,深化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严格控制政府机关运行成本。
具体来看,今年北京经济社会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重点做好以下九方面工作。
第一,强化规划战略引领,推动形成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主干构架。
大力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更大进展。持续推进总规实施,高质量发展城市副中心,积极构建更加紧密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第二,加快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构筑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全面落实中关村(000931)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若干措施,加快形成高效的新型举国创新体制机制,高水平建设“三城一区”主平台。聚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着力打造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大力促进高精尖产业能级跃升,全面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
第三,积蓄数字化新势能,增强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视需求侧管理,顺应数字化趋势,持续实施“五新”政策,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释放数字经济新活力,全面提升金融业核心竞争力,有效激发新供给新需求
第四,推动引领性制度创新,打造改革开放北京样板。
深入开展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规则对接先行先试,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纵深推进“两区”建设,不断强化国际交往中心功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第五,深化精治共治法治,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科技赋能、数字赋能,着力在细微之处改善城市品质,让城市更加智慧、生活更加温馨。实施智慧城市发展行动纲要,落实城市更新行动计划,落实城市更新行动计划,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完善多元参与基层治理格局。
第六,优先发展农业农村,以更大力度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打造城市均衡发展重要活力区。
第七,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促进首都文化繁荣发展。
充分发挥首都文化优势,传承发展独具魅力的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创新文化(300336)。
第八,紧扣“七有”“五性”,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就业优先,实施支持新就业形态发展计划,做好困难群体就业帮扶,稳步提高居民收入。坚持“五育”并举,深化“双减”工作,完善学校考评机制,出台政策支持幼儿园招收2至3岁幼儿,新增中小学学位2万个。努力提供优质便利养老服务,全面完成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坚持“房住不炒”。
第九,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人民满意的安全城市。
健全工作机制和评价制度,把韧性城市要求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加快韧性城市建设,加快韧性城市建设。
本期编辑 陈思 实习生 詹惠楠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李显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