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检测板块持续爆发! “抗疫第一基”医疗器械ETF强势领涨,是时候买入?

快报
2022
01/17
14:39
亚设网
分享

新冠检测板块持续爆发! “抗疫第一基”医疗器械ETF强势领涨,是时候买入?

作 者丨庞华玮

编 辑丨巫燕玲

图 源丨图虫

新冠肺炎检测是近期最热概念板块。

1月14日,新冠肺炎检测指数大涨8.82%,最近一周(2022-1-10至2022-1-14)已累计大涨20.05%,今年以来累计涨幅已达23.75%。

其中,抗疫特质突出的医疗器械ETF(159883),1月14日成交额1.3亿元,创下上市以来新高,单日涨幅高居两市ETF第一。

新冠检测板块爆发

最近一周(2022-1-10至2022-1-14),新冠肺炎检测概念板块大涨。

新冠检测板块持续爆发! “抗疫第一基”医疗器械ETF强势领涨,是时候买入?

新冠检测板块持续爆发! “抗疫第一基”医疗器械ETF强势领涨,是时候买入?

尤其是1月14日,新冠肺炎检测板块中,九安医疗(002432)、美康生物(300439)、东方生物、热景生物(688068)、凯普生物(300639)、明德生物(002932)等纷纷涨停。此外,其他新冠肺炎检测概念股也表现不俗:万孚生物(300482)18.59%、硕世生物14.88%、西陇科学(002584)9.69%、迪安诊断(300244)8.54%、达安基因(002030)8.47%、九强生物(300406)8.33%、华大基因(300676)7.78%、科华生物(002022)7.57%、三诺生物(300298)7.15%、新产业7.06%、迈克生物(300463)6.31%、安科生物(300009)6.19%、透景生命(300642)5.76%、复星医药(600196)5.20%、信邦制药(002390)3.89%、乐普医疗(300003)2.93%、丽珠集团(000513)2.83%、万泰生物1.68%。新冠检测板块中,当日仅有金域医学(603882)收跌,为-2.24%。最值得关注的是10倍大牛股九安医疗又涨停了,这已是4连板。从2021年10月28号股价最低点5.8元起算,到1月14日报收75.28元,该股在近44个交易日中,收获了27个涨停板,累计涨幅高达1007%,已超10倍,位列A股涨幅榜第一。

新冠检测板块持续爆发! “抗疫第一基”医疗器械ETF强势领涨,是时候买入?

消息面上,九安医疗公告,与美国子公司签订81.02亿元采购合同,采购的产品是新冠抗原家用自测OTC试剂盒。1月14日早上,九安医疗公告称,当地时间1月13日,美国子公司和美国ACC于签订了《采购合同》,向后者销售iHealth新冠抗原家用自测OTC试剂盒产品,合同价税合计金额高达12.75亿美元(含运费),约合人民币81亿元,已超过公司2020年度经审计主营业务收入的50%(人民币10.04亿元)。此前,九安医疗还披露了一个大订单,金额21亿元。1月12日晚间,九安医疗公告称,美国子公司收到纽约州、马萨诸塞州发来的iHealth新冠抗原家用自测OTC试剂盒订单,截止公告日,美国子公司与纽约州卫生部订单及合同累计金额为1.8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8亿元);与美国马萨诸塞联邦及卫生与公众服务部执行办公室签订的订单金额累计1.4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44亿元)。在九安医疗的带领下,1月14日医药板块强势反弹,医药生物(申万)以1.59%领涨全场。难得的是当日医药板块内部联袂上涨,医疗器械领头,大涨超5%,生物制品、化学制药涨超3%,中药涨近3%,医疗服务涨近2%。与之相对的是,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申万一级行业指数医药生物下跌了5.73%。“抗疫第一基”暴涨

在医药股大涨的带动下,相关ETF也随之高涨。

A股规模最大的医疗器械ETF大涨4.20%,是当天两市ETF涨幅第一名,日成交额为1.28亿元,为该ETF上市以来首次成交额破亿。

新冠检测板块持续爆发! “抗疫第一基”医疗器械ETF强势领涨,是时候买入?

医疗器械ETF于2021年4月22日成立,跟踪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指数成分股涵盖医疗设备(权重29.72%)、医美(权重12.02%)、医疗耗材(权重26.35%)、体外诊断(权重25.49%)、诊断服务(6.42%)等细分行业。

其中,新冠肺炎检测概念股17只,占比29.28%,被称为 “抗疫第一基”。

医疗器械ETF自2021年4月底上市以来,日均成交额超3000万元,开年以来日均成交放大至6500万元。

其实,去年以来,医药板块跌跌不休,医疗主题基金普遍下跌,净值平均下跌2.72%。

但抄底人的人却是越跌越买,只是不幸的是,长期医药基金表现不理想,越买越跌。

1月14日医药板块终于强势反弹,这也带动了当天医疗主题基金的净值平均上涨0.79%。

遗憾的是,当日涨幅比较大的基金主要是医疗主题中的被动指数基金,以及规模比较小的医疗主题基金中的主动基金。

新冠检测板块持续爆发! “抗疫第一基”医疗器械ETF强势领涨,是时候买入?

但是大型医药基金重仓的主要是医疗服务,对抗疫板块和中药布局并不多。这导致1月14日,明星基金经理们管理的医疗主题基金表现并不好。

比如,“医药女神”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A下跌0.56%;赵蓓管理的工银瑞信前沿医疗A下跌0.46%;吴兴武管理的广发医疗保健A下跌0.80%;郑磊管理的汇添富创新医药下跌0.26%。

2022年开年以来,明星基金经理们管理的医疗主题基金普遍出现下跌。

新冠检测板块持续爆发! “抗疫第一基”医疗器械ETF强势领涨,是时候买入?

不过,尽管总体来看,基金在新冠检测板块布局不多,但也有一些个股受到明星基金经理的青睐。

比如三诺生物,2021年三季报显示,基金持股比例超过16%,是新冠检测板块中比例最高的个股。

其中不乏明星基金经理的身影,比如,傅鹏博管理的睿远成长价值混合型基金占三诺生物的流通A股的6.2%;赵枫管理的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占三诺生物的流通A股的5.66%;任相栋的兴全合泰混合型基金占三诺生物的流通A股的1.34%。

抗疫企业新机遇

今年以来,因海外新冠加剧,国内多点少量爆发,抗疫相关个股带领医药中小市值股票反弹。

在Omicron导致全球确诊病例数持续攀升之下,新冠肺炎检测需求高企。

根据世卫组织1月16日最新统计数据,1月15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280万例,死亡病例新增7578例。

其中,美国新增超70万例确诊病例,累计确诊6637万例,美国疗养院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在三周内激增数倍;

英国新增超8万例确诊病例,累计确诊逾1514万例;

法国新增超32万例确诊病例,累计确诊逾确诊病例1389万例,连续多日单日新增超过30万例。

国内方面,1月15日,31省区市新增本土确诊119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54例,本土病例65例(天津33例,北京1例,广东1例,陕西1例)。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安阳、广州、珠海、中山、深圳等12地发现奥密克戎病例。

总体来看,在Omicron毒株引起的疫情在全球多地蔓延之时,新冠检测制剂的出口有望为国内企业带来业绩弹性。

安信证券最新研报显示,根据OWID数据,2021年12月欧洲主要国家新冠检测量已经达到1.4亿人份,创历史新高,环比增速约为40%;美国新冠检测量则达到5238万人份,接近历史新高,环比增速约为30%。从全球新增确诊病例创新高的形势来判断,预计2022年1月新冠检测量也会持续居于历史高位。

截至目前,九安医疗、东方生物等公司生产的新冠抗原自测试剂盒,率先获得了进入美国FDA认证,美康生物、万泰生物、万孚生物等公司旗下新冠检测试剂产品也准备申请美国的FDA认证。

另一方面,国内多地疫情散发,重点人群新冠检测成为防疫工作中重要的一环,一些地区甚至开展了大规模的新冠病毒检测筛查,带动了检测制剂需求的增长。

机构普遍认为,在海内外对新冠肺炎检测需求高企,新冠检测试剂销量订单增长,相关企业新冠检测制剂有望为国内企业带来业绩弹性。

在疫情冲击之下,全球对我国医疗器械需求量提高,我国医疗器械产业链面临新的机遇。

长城基金认为,本周新冠检测概念反复活跃。原因是一则海外疫情高发态势并未改变,二则日前国内部分省份也有疫情点状发生,各地政府已及时组织进行多轮筛查。国内外疫情检测需求双双爆发,带动新冠检测概念爆发。

长城基金指出,Omicron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的背景下,近期全球确诊病例数整体依旧处于上升态势。欧美国家新冠检测需求激增,部分地区试剂盒出现明显供不应求现象,对于已经或者即将在疫区获批的国内厂商而言,阶段性业绩增量预计可观。回看国内,一方面,近期点状疫情的出现导致的区域性大规模筛查对于部分相关厂商的订单量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刺激作用;另一方面,在整体疫情动态清零以及政府集中采购的背景下,预计国内新冠检在“量”与“价”方面都很难得到大的突破,新冠检测增量因素主要落在海外市场。

开源证券也指出,新一轮新冠检测试剂供给端短缺,具备海外销售资质厂家受益。

开源证券认为,在海外疫情持续高位的情况下,欧美等国家新冠检测试剂相关物资紧缺。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官网从1月15日开始购买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授权的COVID-19诊断测试的费用由保险公司覆盖,每位受保人每月进行8次免费的非处方在家测试,相关具备海外销售资质的厂家获益。

平安证券同样认为,海内外疫情继续,新冠检测试剂销量有望增长,或将为相关企业带来业绩弹性。

浙商证券最新研报认为,全球疫情持续出现波动情况下,全球产业转移逻辑有望持续加速,本土CDMO企业2022年业绩确定性高增长前提下,2023年甚至更长维度的可投资价值也逐步凸显。在疫情反复以及突变株不断进化情况下,仍可重点跟踪检测、创新和CXO相关赛道企业通过研发、渠道、国际化等多维度突围带来超额收益可能性。

本期编辑 黎雨桐 实习生 林曦莹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董云龙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