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对外经济可能在中美关系变局双重冲击下出现非常困难的前景,但实际上这两年中国的出口,中国的外贸形势却是大大逆势而上。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产业体系的完整性使得中国的出口在世界大格局中间保持相对有的竞争力。
编辑 | 白鹿
特别提示
通过本公众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巨丰投顾”)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特定客户参考。因本公众号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巨丰投顾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请您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公众号中的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Risk Disclosure前面说的客观政策的两个因素,一定对中国经济未来还会产生影响,因为这些因素还在发生作用。但是我想和大家说的另外一点是,就短期中国经济来说,我的看法是,短期看政策,政策目前是明确的,那就是我们要“稳中求进,稳字当头”,因此,对2022年的中国经济来说,政策的信号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要“保宏观、社会大局的稳定,让经济运行在合理的区间。”那么大家就会问,合理区间在哪里?现阶段,中国经济各种因素综合来说,肯定就是它的潜在增长区间,是社会就业能够大致解决,大家方方面面日子能大致过得去的增长空间。综合需求因素,综合产业因素,综合社会方面的因素来看,当下中国经济合理区间,我想就是5%-6%的区间是个合理的区间,而短期保持5%以上更显得政策优先性,因为没有5%,我们可能就业问题会更加突出,社会矛盾会更加突出,企业的困难会更加突出,区域之间的不平衡问题会更加突出。因此,可以预见的就是,2022年的政策底线,应该说是守住经济不再延续去年三四季度以来出现的持续的惯性下滑趋势作为底线,就是遏制住中国经济短期下滑的趋势应当说是政策的底线。
下滑的底线,目前来看,去年两年平均增长速度5.1%作为底线。我认为,2022年,大家还没有看到中国经济政策(增长)的数据是多少,但从北京市公布的宏观经济增长的目标来看定的是5%以上,我想北京一定是和中国(总体经济增长率)最贴近的一个城市,因此,5%以上也许就是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底线。如果说去年是6%以上,今年定5%以上可能是个大概率事件。
5%以上能不能够实现?从市场条件来看,我们还是有这种能力的。
(一)消费。
稳中见好的一个趋势是相对确定的,疫情影响冲击最大的是消费,去年以来,中国的消费在逐步恢复,超过40万亿的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的增长态势,那就预示着我们的消费还是在稳定地修复,尽管疫情会干扰,但消费稳定修复的趋势是是可以预见到的。因此,今年消费对经济的贡献还会保持在60%-70%。
(二)投资。
投资是中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虽然眼下投资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出现的增长相对乏力的状态。可以和大家说的是:
第一,中国的基础设施在农村投资空间依然还非常大。因此,在投资增长中,来自农村的基础设施投资一定会在今年有更大的发力;
第二,我们转型升级中新基建的投资,应当说还会保持着相对比较快速的发展趋势;
第三,整个“十四五”时期里,重大工程建设力度目前已经在逐步地加大。因此,来自重大项目的投资推动也会进一步地体现出来;
第四,大家关心的房地产投资,去年整顿之后,房地产出现了市场、投资、销售以及土地成交方方面面的不景气的现象。今年的政策信号是由“稳价格为主”转到“既要稳房价,也要稳行业”,而且使房地产行业的顺畅循环,以及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作为政策的目标。如果政策目标是这样来规划的,那么可以预计,房地产在今年触底回升的趋势也是相对可以预见到的。
综合起来看,投资在2022年对中国经济超过20%的贡献率还是可以期待的。
(三)出口。
这两年大家经济预测中最出乎意料的数字应当就是出口,因为新冠疫情突如其来时,大家都再说,中国的对外经济可能在中美关系变局双重冲击下出现非常困难的前景,但实际上这两年中国的出口,中国的外贸形势却是大大逆势而上。比如去年(和前年)我们的出口都增长20%以上,这种惯性的力量还存在,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产业体系的完整性使得中国的出口在世界大格局中间保持相对有的竞争力。
第二,中国目前在疫情防控中走在世界的前列,所以产业恢复带来的改善情况也给世界的出口带来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三,中国出口市场的多元化也在逐步地发生一种好的效果。去年以来,我们的出口第一大贸易伙伴已经由东盟,第二大由欧盟,第三大由美国,第四是日本,这种变化本身就预示着我们在世界格局中调整外贸政策是见效的,尤其今年又是RCEP生效的第一年。可以预期,中国在这么大的自贸体建设中一定是贡献者,也是利益了一分享者,对中国今天的出口一定还会带来正的推动。综合起来看,出口也许不如去年的增幅那么高,但是保持平稳增长的趋势,保持对中国经济的正贡献趋势还是可以预期的。去年进出口对中国的贡献超过22%,今年超过10%的预期还是可以得到的。因此,综合起来看,消费如果能恢复到70%的贡献,投资能保持20%的贡献,进出口保持10%的贡献。今年中国经济整体上保持5%以上的增长是可以期待的。
(四)产业。
经过疫情的洗礼(之后),农业基本恢复了正常,农业今年依然可以保持常态化的发展趋势,也就是3%-4%的正常增长。工业,按道理经过修复已经基本恢复到疫情前6%左右的平均水平,只是三季度由于所谓“双控”对能源单位GDP消耗,对能源总量消耗的控制,使得一部分工业生产受到影响,再加上需要夏天的极端气侯,也对一部分工业受到冲击。因此,三季度中国的工业一度又回到疫情前的正常水平之下,但是今年恢复常态增长趋势,也就是6%左右的趋势还是可以期待的。
服务业是受到疫情冲击最大影响的行业,尽管修复还在路上,但修复的程度在今年进一步提升的前景还是可以期待的。因此,从农业、工业到服务业这三大综合发展来看,对今年的中国经济5%以上的增长目标达成,我想也是可以期待的。这是我想和大家说的,增长的态势,短期主要看市场,而市场信号是很明确的,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及积极的投资政策,积极的消费政策,都会给今年中国经济守住底线,不再下滑提供最重要的支撑力量。
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发展中一定还会遇到很多新的矛盾,这些矛盾就是我们的短板,也就是大家的挑战。
第一个挑战,来自于我们科技短板的挑战,尽管在科技创新战略推动下,我们生活加快步伐,加大力度补短板,但不可否认,我们在某些方面还是需要继续受困于这样的影响,这是我们需要改变的。
第二个挑战,中国人口总量变化态势以及在整个调整过程中一些政策的改变对于整体收入增长态势应当说还是存在着变数的,如果经济都下调到5%的区间,收入还想比这个更高的增长,当然也是不现实的。因此,随着收入增速的放慢,也会对中国的消费造成一定的制约。
第三个挑战,中国的资源瓶颈还是越来越明显的。因此,来自于外部资源的保障供给这种一些安全问题依然是我们不可忽视的挑战。
第四个挑战,我们在前进路上,这三方面国内的挑战也还是比较明确存在着。
1.金融风险的挑战。
2.财政债务风险的挑战。
3.生态风险的挑战。
这三方面的因素,应当说还是在我们可预见的路上,还没有完全和我们说再见。因此,这些因素对中长期中国经济增长也会产生一定的制约。但不管怎么说,只要我们按照质量优先的发展战略,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一方面绝大多数企业想要改善经营,求得更好发展的最基本的朴实动力依然还是很强劲的;另一方面中国老百姓(603883)想过上更幸福,更美好生活的最朴实愿望的强烈,也还是很明显的。因此,来自于微观层面的持久潜力,一定会在政策环境的优化,改革开放的深化中间逐步得以释放。因此,长期一定会在克服挑战中间迎来一个稳定发展的前景。
这就是我想和大家说的,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
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巨丰投顾")出品的所有内容、观点取决于市场上相关研究报告作者所知悉的各种市场环境因素及公司内在因素。盈利预测和目标价格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因此,投资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标的在研究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我们所表达的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
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仅为对相关标的研究报告部分内容之引用或者复述,因受技术或其它客观条件所限无法同时完整提供各种观点形成所基于的假设及前提等相关信息,相关内容可能无法完整或准确表达相关研究报告的观点或意见,因而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投资者切勿依赖。任何人不应将巨丰投顾出品内容包含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作为其投资决策的依据,巨丰投顾发布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研究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巨丰投顾不承诺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所有巨丰投顾出品内容或发表观点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信息或所表达的观点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操作建议。
相关内容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巨丰投顾。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董云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