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经济展望系列: 实施规模性减税降费 进一步增强市场信心活力

快报
2022
01/25
08:34
亚设网
分享

梁朋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财政金融室

2021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为此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并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最重要部分,不仅是财政政策最重要的工具,而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联系政府与市场主体的桥梁和纽带,是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力点和作用点,对市场主体的引导作用十分明显。实施规模性减税降费不仅对稳定经济运行起到关键性作用,而且有利于理顺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更好地激发市场主体的信心与活力。

减税降费是宏观调控的关键性举措

近些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疫情的巨大冲击,我国把减税降费作为宏观调控的关键性举措持续加以推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十三五”以来我国已经累计新增减税降费超过8.6万亿元,在压减政府支出的同时为市场主体纾困,并与“放管服”等改革结合同步推进,更大地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增强了市场信心,带动扩大消费和有效投资,促进实现稳增长、保就业、防通胀的目标。实践证明,减税降费既是应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各种困难和挑战的有效武器,更是惠及千家万户的“及时雨”和增强市场主体信心的“助推器”。

在减轻企业和居民税费负担的同时,减税降费还有利于理顺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分工定位。减税降费一方面减少了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一方面增加了市场主体的资源配置规模,这有利于改变当前我国资源配置中政府偏强而市场偏弱的格局,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利于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和法治化营商环境。同时,这也促使政府集中资源,能够更好地把资源配置到基础性设施、重大民生工程以及对其它竞争性领域有带动作用的产业等领域,而不是替代或挤占市场配置资源的空间,形成更为合理的政府与市场资源配置格局。

此外,减税降费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改善市场预期。“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这是国学经典《大学》里的名言。生财的大道关键在于财富的创造、生产环节,实施规模性减税降费,通过有意识地主动调低政府收入或增长水平,减轻创造、生产财富的企业和个人等市场主体的税费负担,增强他们的盈利预期和盈利能力,从而激发市场主体的投资、消费和创新,可以进一步做大做好国民经济这块“蛋糕”。另一方面,通过减税降费,倒逼政府部门树立过“紧日子”的意识,促进政府机构的精简改革和职能转变,进一步放权简政,建立起高效政府管理体制和制度体系。虽然实施减税降费短期内可能会影响到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但风物长宜放眼量,如果立足长远,以民为本,着眼于经济的长期增长和企业活力、竞争力的增强,减税降费则可以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微观主体的活力,改善市场主体的预期,从而激发投资、消费和创新活动的增加,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减税降费不仅是应对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的重要举措,对稳定经济运行发挥着关键作用,而且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影响着市场主体的活力信心。减税降费也是我们党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宗旨的具体体现。中央多次提出要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强调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要落地生根,让企业轻装上阵。

总之,规模性减税降费不仅是一项宏观经济调控的逆周期的关键措施,而且还是一项减轻企业居民负担、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市场信心的长效制度安排,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好事,必须认真抓好落实,让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切实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

减税降费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调整,财税要提高政治站位,更好发挥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财税部门应心怀“国之大者”,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坚持贯彻党中央治国理政、当家理财,进一步增强“财”自觉服务于“政”的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紧紧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加强对重大战略、重要任务、重点改革的财力保障研究,尽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能拘泥于短期财政收入的得失,更不能受部门利益的束缚,应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根据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判断,及时进行针对性调整,把中央的战略意图尽快落实到具体政策措施之中,主动预调微调,进一步实施规模性减税、实施更明显的降费,用实实在在的高“含金量”政策回应社会对企业税费负担重的关切,前瞻性的主动引导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微观主体活力。

要针对市场主体需求,抓紧实施新的更大力度的组合式减税降费。减税降费要突出支持制造业升级和量大面广、吸纳就业多的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注意实现宏观政策和微观主体紧密联接。目前企业税费负担较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因此减税应重点放在主要由企业负担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建议尽快实施增值税税率三档并两档,即将10%与6%两档税率合并统一调降至5%,并对增值税16%的基准税率实行下调到15%,在完善增值税税制的同时实现增值税总体税负下降。企业所得税作为企业负担的另一大税种,应顺应全球企业所得税税率下降的趋势,适当下调企业所得税税率,可以考虑将企业所得税率从25%降至20%。同时,还要继续延续实施2021年底到期的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措施;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促进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和更新改造;针对受疫情影响重、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等特殊困难行业,研究精准帮扶的减税降费措施。

应考虑继续落实好个人所得税关于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减轻居民税负。税务和各相关部门都要从国家大局出发,主动作为,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有效、易于操作的政策服务措施,绝对不能为了本部门本系统利益打小算盘,在减税降费中搞明降实不降,或打折扣执行。

加快推进社会保障的全国统筹,设立全国统一的资金池,提高资金互济功能。此外,加大可划转国有资产规模以增强社保的资金偿付能力。要按照国务院明确的“总体上不增加企业负担”的部署,在机构改革中确保社保费现有征收政策稳定,严禁自行对企业历史欠费进行集中清缴。

减税降费减的是政府收入,政府要准备过一阵紧日子,但换来的将是市场主体总体稳定、“有奔头”。减税降费将催生大量市场主体,激发出市场主体的活力和信心,实现“放水养鱼”“水多鱼跃”的良性循环。

加强减税降费与相关政策的统筹协调

2021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做好经济工作必须加强统筹协调,坚持系统观念。俗话说“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没有统筹就没有高效,没有协调就没有合力。减税降费要发挥出最大最好的效果,必须加强与其他相关政策的协调配合。

首先,在减税降费的同时,政府要继续坚持过紧日子,为减税降费腾出空间,中央和省级财政要推动财力向市县基层下沉,为真正落实和执行减税降费的地方政府提供财力支持和保障。

其次,要统筹好减税降费与组织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减税降费与财政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把减税降费与税制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促进高质量和绿色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更加注重减税降费的方式和效果,最大化地提升政策效能和杠杆效应,切实降低纳税人的纳税成本和税收遵从成本。

第三,将减税降费与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统筹协调起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是一场刀刃向内的政府自身革命,是推动政府职能深刻转变、极大激发市场活力的战略举措。减税降费与“放管服”改革有着天然的耦合度,通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聚焦解决纳税人缴费人急、难、愁、盼问题,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推动智慧税务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在深化以税收大数据为驱动的理念变革基础上,可考虑全面推广电子发票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全国统一规范的电子税务局,既提升税收征管效能,又提升纳税人缴费人税务人的满意度和认同感。在扎实推进社保费和非税收入“网上办”“掌上办”的基础上,推进“一厅联办”“一窗通办”,为广大缴费人提供更加便捷、安全、高效的缴费渠道。持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地减少交易成本和无形成本,提高政府服务效能,实际上也是为进一步实施减税降费创造了可能的空间。“放管服”改革和减税降费政策一起形成合力,将更大地激发出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其内生动力和信心,释放出投资和消费的潜力。

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是积极财政政策审势而行的主动选择,是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和全局的利国利民好政策,是民心所向和民心所愿的最大惠民工程。减轻的是税费负担,增强的是信心活力,彰显的是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情怀和对未来经济稳定发展的底气。

(李佳佳 HN153)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