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2月14日电 题:避免对美国高通胀误判
作者 许维鸿 甬兴证券副总裁
美国1月的通货膨胀水平达到7.5%,美联储被迫高调收紧货币政策,甚至开始提前向市场吹风:一季度将加息100个基点。这一系列消息直接引发春节后美国金融市场的“股债双杀”,也受到国内专业领域的高度关注。有观点认为称“不要轻蔑评论美国货币当局及货币政策”,还有观点称“美国通货膨胀靠美联储加息是无用的”。
在笔者看来,这两个观点都值得商榷。由于中国经济已经深刻融入全球经济,特别是后疫情时代中美货币政策的相关性判断影响巨大,很多针对美国通货膨胀的判断直接关系到中国宏观经济的对策,因此不妨提取出这两个颇具迷惑性的观点,分析一下它们背后的经济逻辑。
首先,是所谓“轻蔑评论”美联储的观点。诚然,这个观点是针对很多网上非专业经济评论者的,但即便从专业角度出发,美联储这几年的货币政策也的确不敢恭维。以这次的通货膨胀为例,直到去年四季度初期,美联储依然还在坚持,美国的通货膨胀是“暂时的”、不需要提速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短短几个月,美联储的“业余预测”就被打脸,它显然误判了美国的经济前景、特别是国内物价水平。难道不应该被普通人问责吗?
究其根本,中国国内之所以很多经济学和金融界的专家都“迷信”美国货币当局和货币政策,是因为自上世纪70年代起,美国的中央银行——美联储一直秉承独立性原则,主动配合且制约了美国的财政政策:一方面试图熨平经济周期,另一方面推动美元“一枝独秀”成为全球最大的储备和贸易货币。
但是,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美联储丧失对独立性的追求,用印钞机“力挺”执政者、不愿意恢复正常的货币政策。还是用这次的通货膨胀爆表为例,2021年二季度开始,全球金融市场已经发现美国的通货膨胀是一个持续且严峻的问题,市场“用脚投票”把美国国债收益率迅速推高,给了美联储一个“加息”的顺势台阶,但美联储还是执拗地印钞票“示好”联邦政府、不肯收紧货币政策,最终酿成今天的被动局面。这种顶不住压力的货币当局,有什么值得迷信呢?
也许是给美联储找借口,国内近期还有一个流传很广的观点,就是美联储加息也解决不了通货膨胀问题。这个观点对国内投资者颇具迷惑性,可惜事实并非如此:一方面,美国和中国的国情不同,它以信用卡为代表的消费信贷十分发达。说白了,美国人早就习惯借钱买车、借钱过节、提前消费,每个家庭的每月信用卡账单都与商业银行的贷款利息密切相关。为了美国经济增长率、讨好选民鼓励消费,美联储的“零利率”政策让美国本土商业银行“钱满为患”,给了美国人借钱的低成本;如果再算上高通胀带来的“实际负利率”,在美国很少有人会在银行存钱储蓄。换言之,美国人低储蓄、高消费的行为模式促成通胀风险,美联储加息当然有效。
另一方面,美联储加息的重要作用,还在于可以遏制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泡沫。无论是美国总统还是美联储,都喜欢把这次通货膨胀爆表跟所谓的供应链危机挂钩。其实,供应链瓶颈是一个短期障碍,美国货币当局在回避一个最核心问题,那就是美国开启印钞机直接造成过去两年全球大宗商品,包括铜、铝、铁矿石、原油、天然气的价格暴涨。这些货币化的大宗商品价格,与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密切相关。
起初,这种原材料价格上涨,被中国默默承受了,代价是过去两年中国PPI和CPI巨大的剪刀差。随着时间推移,韧性十足的中国出口部门效率提升再快,也难以消化全部的成本压力,这些压力自然而然部分传导到最终产品。因此,表面上即便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越来越大,美国也无法用本土产能形成进口替代,更不敢打压中国出口,否则只会进一步推升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
可见,无论是从美国国内消费行为,还是从全球产业链成本结构,美联储的加息都对缓解高通胀有效果。可惜,华盛顿的政客为了选票,华尔街的金融投机客为了股市,都不希望美联储加息,都恨不得美元的印钞机能开足马力,为美国政府提供无利息资金、吹大股市泡沫。至于说通货膨胀造成的美国大多数民众实际生活水平下降、社会阶层割裂,政客和资本家都选择视而不见。
一旦看明白美国通货膨胀背后的经济学和政治学规律,虽然能多多少少理解美联储独立性丧失的“人性弱点”,但是也要尽快打破很多国内专家对美国金融的迷信与崇拜。全世界都一样,中央货币当局需要长远目光,为了国家长期利益敢于坚持审慎的货币政策。当然,具有市场威信且有魄力、敢得罪人的央行掌舵人并不多见,这也是很多人怀念2019年去世的美联储前主席沃克尔的原因。(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李显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