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柳化股份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10.3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86.63万元,同比下降44.97%,基本每股收益0.02元。
自2019年资产重组完成后,柳化股份以双氧水业务苦苦支撑生存,面对当前过剩的市场和严峻的竞争形势,公司2023年经营预期已降为能保持盈利。
“柳化股份需要重新审视其双氧水业务的发展方向,调整战略,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例如开发高附加值的特殊用途双氧水产品,提高绿色环保型产品的市场份额,以及改善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来提高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此外,公司也可以考虑扩大业务范围,降低对双氧水业务的依赖度,减少市场风险。”全联并购工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计提预计负债致净利润下降
对于净利润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柳化股份在年报中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收到与福建三能节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福建三能”)破产债权确认纠纷一案的一审民事判决书,法院裁定福建三能对公司享有2588.98万元的破产债权,并应按公司重整计划普通债权的受偿比例及受偿方案予以清偿。
根据重整计划普通债权的清偿方案,柳化股份应清偿其债权1294.49万元,报告期内,公司已计提预计负债,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因此导致报告期公司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降44.97%。但一审判决后,福建三能已向广西区高院提起上诉,截至目前二审尚未开庭,还无法判断该案最终对公司的影响。
年报显示,报告期内柳化股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44.8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03.72%,经营活动现金流出本期较上年同期减少35.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37亿元。
柳化股份表示,这主要是因为上年同期相关法院依法冻结公司银行存款2588.98万元,同时上年同期公司根据司法重整时的相关资产《拍卖成交确认书》的约定,清退施工单位所缴的保证金1000万元,所以使上年同期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较本期大幅增加。
经确认,2022年度柳化股份期末累计可供分配的利润为-21.72亿元。鉴于公司2022年盈利微薄且累计未分配利润为负的情况,2022年度公司计划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双氧水业务恐独木难支
2022年柳化股份几乎全部收入都来自双氧水业务。但事实上,曾经的柳化股份是化工行业的“佼佼者”,覆盖多项化学产品生产,公司于2003年上市,连续9年持续盈利。
但自2013年开始,随着化工行业进入下行周期,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价格低位运行,柳化股份连年亏损。公司从2018年初开始走上了重整之路,至2019年底宣告重整完成。彼时,公司剥离大多数资产后,基本只剩下双氧水这一项业务。
现在看来,生存问题解决后,柳化股份亟待处理如何发展的问题。常年保持在20亿元左右营收的柳化股份在2019年完成资产重组,当年净利润亏损逾18亿元。此后公司营收规模暴跌,2020年至2022年的营收分别为1.07亿元、1.27亿元和1.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271.64亿元、2881.49亿元和1585.63亿元。在营收进步不大的同时,净利润在今年又出现下降,毛利率也从23.49%下降至今年的17.43%。
产能方面,2022年柳化股份27.5%双氧水年设计产能10万吨,2022年累计产量12.27万吨;50%双氧水年设计产能2万吨,2022年没有生产。柳化股份表示,因目前公司50%双氧水技术相对落后,蒸汽消耗高,毛利率较低,同时27.5%双氧水销售形势较为乐观,没有出现滞销情况,所以本年度没有生产50%双氧水。
年报显示,2022年末中国双氧水总产能约2197万吨,其中有效产能约为2146万吨。据此计算,柳化股份产能占有率仅为0.5%左右。
百川盈孚数据显示,进入2023年,双氧水一直延续2022年末的低迷态势,产品价格在700元左右波动,2月份更是创下近五年新低,目前仍在低位徘徊。
此外,2023年双氧水预计还将新增产能408万吨,在待投产企业中,实现度高的装置产能将超过300万吨,国内双氧水市场过剩局势将更加严峻,供应端过剩局面将进一步凸显,市场竞争将加剧,预计2023年行业利润将再度收窄。
销售方面,由于双氧水属于危险化学品,且是液体类产品,不适合远距离运输,柳化股份双氧水大部分在广西和广东销售,少部分销往贵州、云南等地。2022年公司共销售27.5%双氧水12.44万吨。
产销两端的情况让柳化股份意识到不容乐观的未来形势,2023年的经营目标则较为保守:27.5%双氧水产量达到13万吨,营业收入达到1.4亿元,能够保持盈利。
“柳化股份如果不调整策略,双氧水业务难言未来。如果要在该领域长期发展,需要借助自身作为上市公司的优势积极推动行业并购与整合,在强化自身供应链的同时,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扩大自身利润空间和业绩成长性,获得整合利润来增厚业绩。”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责任编辑: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