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生物全年业绩不及预期,医药外包行业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快报
2023
12/11
14:31
亚设网
分享

药明生物(02269.HK)在近日宣布2023年整体业绩不及预期后,影响还在持续。

12月11日,药明生物股价开盘持续下跌,截至午间收盘,药明生物跌3.07%,报收28.45港元/股。值得注意的是,自12月4日单日大跌23.79%以来,药明生物股价开启“跌跌不休”模式。Choice数据显示,12月4日至今的6个交易日内,药明生物股价累计下跌超30%。

12月4日,药明生物发布业务更新:由于两大业务收入减少,公司整体收入将不及此前30%的预期,预计收入增长10%。

具体而言,一是主要预期药物开发(D)营收下降18%-20%,主要由于:在下行周期中公司2023年目标新增120个项目显然过于激进;生物技术融资放缓导致新增项目减少,比去年减少40个新项目意味着约3亿美元收入的减少。二是生产(M)营收下降15%-18%,主要由于:今年下半年的主要意外是由于监管机构批准滞后,3个来自大药企的重磅药延期,影响约1亿美元收入;新冠项目生产收入2022年占比约35%,今年非新冠项目填补了大部分新冠项目收入空缺,因此今年生产收入基本持平。

不过药明生物并非对未来完全悲观,其表示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最具挑战,预计2024年下半年逐步回暖,并指出2023年的毛利率和增速最具挑战,但在未来几年预期毛利率和增速将逐步恢复增长,2024年稳健增长,2025年及以后预期恢复强劲增长。

作为一家千亿级CXO(医药外包服务行业)龙头企业,其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整个医药市场,业绩波动的背后,是新冠的持续影响,还是药明系企业扩张的必然结果,抑或是CXO产业链已经逐渐转向海外?

股价下跌早有预期

药明生物成立于2011年,最早是药明康德(603259.SH)的生物药部门,2015年,药明生物从药明康德拆分独立,由陈智胜任首席执行官。2017年,药明生物正式登陆港交所,区别于药明康德的“多肽”、“蛋白降解”等技术领域,药明生物主要负责“抗体”和“疫苗”等大分子生物一体化研发生产,提供合同研究、开发及生产组织等从早期发现,到后期商业化生产一体化、端到端的全流程服务(CRDMO)。

药明生物成立之初,中国生物药的CDMO(医药合同研发生产机构)处于跑马圈地状态,谁先做起来,谁就能占到先机,加之新冠疫情点燃了相关赛道,大量新疫苗及新药物研发需求让药明生物在三年间将新项目增加至120个左右,药明生物很快成为行业头部企业。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对于此次药明生物股价断崖式下跌,某资深CXO从业者曾表示:“早晚有一天应该这样,因为药明生物这种高利润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独立上市后的药明生物比药明康德更为“aggressive(有闯劲)”、胆子大、节奏快,一面将摊子铺得很大,无论是细胞治疗、基因治疗,还是ADC药物、疫苗,基本上将市场上热门的类目都涵盖了;另一面,它的运作能力强,比如从成立药明合联(02268.HK),到将其分拆独立上市,药明生物只用了三年时间。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是新冠带来了CRO行业业务变化。新冠大流行让药明生物承接了大量新冠药物商业化订单,导致公司业绩出现井喷,所以很多投资者似乎习惯了过去三年的高速增长,但随着新冠的结束,企业重回正常的市场轨道,因此,在过去三年超高基数的对比下,今年的业绩有点“惨不忍睹”,但这只是行业短暂火爆后重归正常。

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药明生物新项目只有8个。上半年只有46个,同比减少13个。不过,前期订单的消化让药明生物上半年维持了17.8%的增长。截至2023年11月底,药明生物今年的新项目共91个,比去年同期少了40个。

事实上,这不是药明生物首次发出市场预期悲观言论。今年6月,陈智胜就公开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新签项目低于往年预期水平,其中中国项目占比不足两成。自2021年第四季度以来,全球创新药投融资减少,对公司早期项目数影响很大。

药明生物财报显示,2022年收益152.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4%;毛利润67.24亿元,同比增长39.2%;2023上半年收入同比增加17.8%至84.9亿元,毛利润同比增加4.3%至35.6亿元。

也有业内人士怀疑,药明生物故意延迟业绩预期下调,放缓利空公告释放时间,是为了保证药明合联的顺利上市。《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援引大和证券分析师观点称:“这不仅是业绩微调的问题,公司不可能等到12月才知道如此大幅的下降。”

药明系的“攻城掠地”

2023年11月17日,药明生物的子公司药明合联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药明系”的资本版本再下一城。

股权方面,重组前,药明生物和药明康德分别持有药明合联60%和40%股份,IPO(首次公开募股)之后,药明合联只开放15.14%的公众持股。因此,药明合联上市后,药明生物将持股50.91%、药明康德持33.94%。

对于上述药明生物故意延迟业绩预期下调的观点,陈智胜予以否认:“药明生物一直在努力,不到最后一刻我们不放弃。到11月下旬我们才觉得肯定完不成原定目标了,在董事会上汇报了下调业绩增长预期,董事会批准后也是第一时间跟外界进行沟通。”

谈及拆分药明合联上市的原因,陈智胜指出,拆分药明合联上市是正确的选择。药明合联是全球唯一一家专注做ADC(抗体偶联药物)的CRDMO公司(合同研究、开发及制造组织),ADC也是目前最炙手可热的赛道。今年药明合联收入预计增长70%-75%,未来几年也会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的趋势。药明合联上市后,收入和利润仍然最终计算进药明生物,药明合联50%的利润计入药明生物的利润(上市前为60%),由于药明合联利润在药明生物中目前只占5%,所以上市后对药明生物利润的影响是0.5%。但拆分后药明合联管理层有足够的动力,公司可以发展更快。

拆分上市是药明康德的“老传统”。自2015年药明康德以33亿美元完成私有化后,包含药明康德自身在内,药明合联是“药明系”拆分的第四家上市公司,前三家分别是上海合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全药业”)、药明生物以及药明康德。2015年,合全药业挂牌新三板,不过,2019年合全药业终止在新三板挂牌上市。2017年,药明生物和药明康德分别在港股和A股上市。

从业务范围来看,药明生物主要从事大分子生物药的CRDMO;而药明康德则主要从事小分子化学药CRDMO。在药明合联成立之前,“药明系”在ADC项目的合作模式为药明生物与合全药业的合作。

2018年,药明生物投资2000万美元在无锡筹建ADC一体化研发生产中心。一年后,ADC的原液和制剂厂正式投入商业化生产。据同花顺数据,2020年时,药明康德曾通过增发的方式募资64.57亿元人民币,其中,34.14亿元用于投资合全药业及旗下子公司的研发中心、工艺技术平台。2021年,药明生物收购了有ADC技术积累和客户资源的苏桥生物。

向前追溯,种种迹象来看,早在2018年,“药明系”便瞄准了ADC业务。

除了内部孵化、拆分,外部投资也是药明康德拓展业务边界的重要路径。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药明康德收购了生物药CRO公司百奇生物,拓展了抗体药物的研发与生产。2014年-2015年,药明康德又先后收购了多家药企,拓展了生物药方面的技术。除了并购,据天眼查披露,2020年以来,药明康德在不同阶段投资了31家企业,涉及行业包括创新药、生物药研发,基因技术开发等。

在风险投资方面,自上市以来,药明康德发布认购私募基金的公告就达近20则。其中,同样来自药明康德内部,脱胎于其风险投资部门的通和毓承资本最具代表性。据官网信息,通和毓承共管理7支基金,在管资金规模超百亿人民币。

CXO产业流向海外市场

由于CXO产业对外部市场依赖度高,海外市场订单下降也成为国内企业业绩波动加剧的重要因素。

据西南医药数据统计,2022、2023Q1-3投融资总额分别为5609.7亿元(-52.8%)、4483.7亿元(+0.5%),融资事件总数为2970件(-26.2%)、2264件(-2.4%),新增项目的断崖式下跌让“欧美药企的订单流向其他新兴市场CXO”的观点甚嚣尘上。

韩国三星生物是韩国财团三星集团在生物医药产业布下的一颗“棋”,由三星电子公司、三星爱宝乐园公司、三星CT公司和坤泰跨国公司合资在2011年成立,主攻CDMO业务。目前,韩国三星生物正“热火朝天”地接收海外订单。2023年上半年,三星生物综合收入约合12.43亿美元,同比增长约36.5%。值得注意的是,三星生物在今年对外公开的订单价值已超过17亿美元,包括7月与美国辉瑞(Pfizer)的8.97亿美元巨额订单、9月与美国百时美施贵宝(BMS)达成的2.42亿美元订单等。

在日本,胶卷巨头富士集团收购了美国默沙东(MSD)子公司——Diosynth RTP和MSD Biologics全部股权,组建了名为Fujifilm Diosynth Biotechnologies(FDB)的CDMO企业。FDB一开始便直接向欧美进军,旨在欧美市场打造规模效应和口碑,将关键生产线主要落地于美国、英国和丹麦。财报显示,2022年,富士CDMO业务收入超过了原有预期,同比增长29.2%(1942亿日元),主要贡献来自于丹麦工厂的业务量。2023年6月,富士胶片设立了面向日本和亚洲地区的销售公司,并计划于2026年在富山县新设首个位于日本的CDMO工厂。

地缘政治带来的不确定性、国际竞争的影响……这些都影响着国内CXO企业的发展速度。不过也有分析师表示,CDMO的壁垒在于高质量、经过多个项目验证、有丰富的成功经验。对于中国药企来说,无论是资本寒冬导致创新药订单减少,还是地缘政治的影响都是客观因素,早年的成本优势迟早会成为过去式。未来无论是面对日韩公司在生物制药领域的“价格战”,还是印度CDMO在小分子领域的“成本战”,中国的CDMO对外积累更多经验,对内修炼内功,磨练与国际接轨的能力,最终硬核技术和客户满意度才是真正“旱涝保收”的关键所在。

(责任编辑:朱赫)

药明生物全年业绩不及预期,医药外包行业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