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创业35周年的吉利控股集团发布了全新LOGO。新LOGO由原先的蓝色变为电子产品常用的灰色,高雅简约的科技意味呼之欲出。
就在换标前一天,吉利汽车刚刚与腾讯在杭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二者将围绕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数字化营销、数字化底座、数字化新业务及低碳发展等领域展开全方位战略合作。
2021开年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吉利便以合纵连横的姿态将朋友圈越做越大。
先是与百度官宣共建智能电动汽车公司,而后与富士康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为全球汽车及出行企业提供代工生产及定制顾问服务,再加上与腾讯的“感情升温”,吉利用一系列实际行动向外界示意:未来的汽车行业,单打独斗将没有未来。
而伴随着新LOGO在全球车企中的强势占位,一条关于吉利汽车科技化转型的伏线也已经愈发清晰。
当特斯拉的市值超越传统汽车巨头丰田,创始人马斯克加冕世界新首富,智能汽车毫无疑问地成为当今商业世界的C位。
的确,不同于以车辆硬件作为主要定义因素的传统汽车行业,软件在智能汽车生命周期中的优先级正在不断提高,并很有可能颠覆未来汽车行业的研发、生产、销售逻辑。软件服务将成为各个车企的竞争焦点,“软件定义汽车”已然是大势所趋。
吉利十分清楚,智能汽车拼的不再是硬件配置与价格,而是跨界、生态、模式,能否形成生态闭环,则是决定一家车企未来行业地位的关键。因此,2021刚开年,吉利似乎就被强烈的危机感所驱动,跨界动作频频。
1月11日,吉利与百度共同宣布将合资共建智能电动汽车公司,这是吉利首次与互联网公司以组建合资公司的形式展开合作。此次合作将基于吉利最新研发的纯电动架构——SEA浩瀚架构展开,通过硬件层、系统层、生态层的整合打造智能汽车产品。
1月13日,吉利控股与富士康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导入信息与通信技术分工模式,为来自全球的汽车及出行企业提供代工、定制顾问服务,在现有的汽车供应链体系、产业模式之外开辟新可能。
此次吉利与腾讯达成的新一轮合作,将有助于吉利形成从研发、营销到售后的全产业链数字化生态,这意味着吉利的智能汽车发展已正式按下“加速键”。
在以5G、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驱动的时代,汽车企业与科技企业的跨界合作早已不是新鲜事。目前,上汽已经成功牵手阿里,斥资百亿打造智己汽车;长安与腾讯的合作正不断推进,聚焦车联网与智慧4S店项目;广汽、北汽则与华为进一步深化关系,旨在打造5G汽车、共享智能汽车零部件。
因此,吉利寻求互联网科技巨头的力量加持,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更何况,步入科技4.0时代,为了布局未来的天地一体化智慧立体出行生态,吉利亟待补齐自身在前沿技术领域的诸多短板。牵手百度、腾讯这类在无人驾驶、车联网等领域积淀深厚的科技行业翘楚,与吉利向智能电动出行科技公司转型的目标导向也是一致的。
根据相关机构的预测,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在2027年将达到2127亿美元,2019至2027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2.3%。届时,中国将凭借庞大的汽车消费群体占据其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不仅如此,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也是我国的“十四五”重点发展方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提出了中国到2035年将会成为智能汽车强国的发展目标。
面对这块越做越大的蛋糕,科技企业显然是最先坐不住的。2020年下半年以来,不少互联网巨头先后入局智能汽车市场。随着智能汽车技术和产业完成基础积累,“造车”已然成为互联网下半场的风口所在。
不过,无数前车之鉴已经证明:如果只靠烧钱造车,家底再厚也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不论科技企业既有的技术研发能力如何,它们必须对汽车产业保持敬畏,不仅要深刻理解其规律,掌握其核心技术,更要打通一套成熟的全产业链商业模式,最终才能实现智能汽车的落地生根。
罗马并非一天建成。如今的汽车行业,总体而言仍以规模化效应主导,互联网企业所缺失的核心竞争力,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补全和积累。而作为全球销售突破千万辆、完全掌握汽车软硬件综合研发能力的中国龙头车企,吉利有潜力成为科技行业的优质合作伙伴。
截至目前,吉利已连续四年位居自主品牌销量榜首,且市占率稳步提升。同时,吉利也在新能源、软件开发、电子电气架构、车路协同等领域持续投入,相关成果均已陆续应用至旗下车型,技术创新能力凸显。
举例来说,SEA浩瀚架构便是吉利耗时4年,投资超过180亿元研发的最新造车架构,是吉利向科技企业转型的重要标志物。
依托SEA浩瀚架构硬件层、系统层、生态层“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布局,全球最大带宽,满足完全自动驾驶能力等特性,由其延伸而来的软件开发时间势必将大大缩短,这对于讲求投资回报周期最小化的科技企业来说,无异于“一日千里”的先发优势。
另一方面,在现行法律框架下,科技企业下场造车必然要具备相应的整车生产资质,而吉利无疑是市面上资历最老的自主车企之一。这些足以解释,当合纵连横成为汽车、科技行业的新常态,为何百度、腾讯等科技大厂能够接连“相中”吉利。
作为一家千万级体量的传统汽车制造商,通过合纵连横实现“缺什么补什么”的目标,效率最可观——从十年前成功并购沃尔沃以来,这就一向是吉利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
而在智能汽车这条新赛道,吉利已凭借先发优势积累了不少好牌,赢面很大。
早在2018年,吉利就曾携手腾讯与中铁投,共同组建“国铁吉讯”,向高铁旅客提供包括Wi-Fi服务、新闻资讯、在线点餐等站车一体化、线上线下协同的出行服务。
2019年,吉利控股集团战略投资企业亿咖通科技与腾讯车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智能网联服务、联合用户运营、AI及云技术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目前,腾讯生态已深度融入GKUI吉客智能生态系统,为数百万吉利、领克品牌车辆搭载腾讯生态车联网TAI的相关功能。
同年,吉利与百度也实现了首次牵手,双方将在智能网联、智能驾驶、智能家居、电子商务等领域展开广泛合作。
2020年10月,百度更是领投了亿咖通科技的A轮融资,主要聚焦于汽车芯片、智能座舱、智能驾驶、高精度地图、大数据及车联网云平台等核心技术产品。
不仅如此,吉利目前还与戴姆勒共建了smart品牌全球合资公司,意在将smart将打造成为高端电动智能品牌;高性能电动品牌Polestar极星则将搭载全球自动驾驶领军公司Waymo旗下的技术。
这些定位各异、覆盖不同细分市场的生力军,将帮助吉利在智能汽车领域不断开疆拓土。
不难看出,吉利扩充智能汽车朋友圈的战略布局堪称“蓄谋已久”,并取得了诸多阶段性成果。凭借强大的执行力与企业文化,吉利有能力将双方的合作成果快速落地,这不仅对消费者而言是一大利好,也有助于吉利实现更高的投资回报率,进一步夯实市场优势。
2021年,是吉利控股集团创业的第35个年头,也是吉利汽车迈进科技转型的关键之年。
“战略协同、推动变革、共创价值”——这是李书福为吉利写下的行事准则,掷地有声,延续至今。过去35年,中国汽车一步步走向世界,吉利以中国第一家民营造车企业的身份立下汗马功劳;下一个35年,智能汽车即将开启万亿级赛道,我们或许又将以“科技企业”一词,来重新定义眼前的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