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碳减排要从全生命周期考量

汽车
2021
02/11
14:33
亚设网
分享


证券时报记者 韩忠楠

日前,由生态环境部公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正式施行。这意味着,经过8年交易试点工作,我国正式迎来了碳排放权集中统一交易的时代。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完成了对外承诺的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降低45%的目标。

碳排放交易的进一步规范化,与大热的碳中和目标息息相关。目前,全国多个省市均将碳排放达峰纳入地方的“十四五”规划中,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路线图。近日,世界经济论坛汽车与无人驾驶出行领域中国区负责人何鹏接受了证券时报记者专访,详解了碳中和目标下汽车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推动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体系出台

“中国力争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争取实现全面的碳中和。”何鹏认为,这一目标的提出,对于汽车行业和交通出行领域而言,会带来非常剧烈的影响。在他看来,过去30年时间内,中国在汽车与交通领域发展速度非常之快,早已形成了世界最大新车销售市场,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增长速度也很显著。

根据国际能源署统计,电力、工业制造和交通部门所产生的碳排放约占全国80%左右。何鹏分析,具体到汽车行业,碳排放的产生主要分为四部分:一是产业链上游的原材料生产和加工;二是零部件的制造、整车的组装和流动;三是用户在驾驶和使用车辆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温室气体;四是车辆生命末期面临的拆解和循环利用。

何鹏认为,基于汽车产业链的特性,要想实现行业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首先需要建立较为完善健全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体系和管理办法。

汽车行业碳减排

并非简单电动化

“目前行业主要是在围绕着车辆的排放周期进行管理,例如双积分管理办法等。但从全行业角度来看,还是需要一个更为完整的核算体系及治理机制。”何鹏表示,“很多人认为,推动汽车与交通产业实现脱碳和零排放,就是简单推广电动汽车。实际上,这个认识并不全面。”

世界经济论坛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燃油汽车在使用阶段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其碳排放总量80%,而对于纯电动汽车来说,由于电力来源的缘故,这个数字也高达55%。

何鹏进一步解释道:“根据中国目前的电力结构,60%左右电力是由化石燃料所产生,这势必会产生一定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及温室气体排放。”何鹏认为,从这个角度来看,推动汽车行业碳中和要从全生命周期角度思考。尤其是在未来电动汽车保有量逐步攀升后,不仅要考虑脱碳问题,还要充分发挥新能源汽车特有的储能属性,进一步降低车辆运用和使用成本。

何鹏判断,汽车行业是交通领域可率先实现碳达峰的领域,有望在2028年实现达峰,比国家提出的2030年总体目标要略微提前。不过,汽车行业要想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仍然存在不少挑战。

车企应起到上下游减排

“穿针引线”作用

记者注意到,尽管挑战艰巨,但已有不少车企结合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制定了自身的碳减排计划。何鹏认为,在推动整体目标实现过程中,汽车企业需主动发挥起“穿针引线”作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碳减排。

“整车企业的角色至关重要,他们既属于制造型企业,联系上游的零部件企业,也对接着C端市场。”何鹏认为,基于这样的角色设定,汽车企业要承担的碳减排责任非常重大。

他建议,针对上游供应商,整车企业也可以增设更多的碳排放指标要求,促进零部件制造过程实现更多减碳;在研发方面,整车企业可以考虑通过更加模块化设计,为车辆后续的拆解和回收提供便利性,同时也能降低拆解成本和该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在生产和组装环节,整车企业可以考虑在工厂中采用更加绿色环保的可再生材料,降低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温室体系的排放等。

何鹏认为,除了车企外,推动汽车行业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还需要能源、运输等多领域的合作,才能最大化发挥效能。

(李佳佳 HN153)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