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企业入局芯片行业缺“芯”之痛激发国产机遇

汽车
2021
02/11
14:33
亚设网
分享

证券时报记者 韩忠楠

因汽车芯片供需失衡导致整车企业减产、停产的风波仍在发酵。近日,大众、福特、通用、奔驰、日产、本田等车企纷纷表示正在面临芯片短缺问题,其中部分企业已宣布了短期减产计划。

面对芯片短缺困境,不少中国车企开始积极挖掘本土机遇。2月8日,长城汽车(601633,股吧)宣布已完成对汽车智能芯片企业——地平线的战略投资,正式进军芯片行业。

实际上,汽车企业进军芯片领域早有先例。2003年,比亚迪启动了芯片研发,2020年比亚迪官宣其半导体业务将筹划分拆上市。

整车企业相继进入汽车芯片行业,是否会改变现有的芯片短缺格局?他们的入局会对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值得关注。

汽车智能化

激发芯片需求爆发

记者注意到,在长城汽车宣布对地平线公司进行战略投资时,还与该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拟重点在高级辅助驾驶、高级别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领域进行合作。

公开资料显示,地平线是一家专注于深度学习技术的汽车智能芯片创业公司,目前已实现了汽车智能芯片前装量产,相继与长安、一汽红旗、奥迪、上汽、广汽、比亚迪、佛吉亚、博世等企业展开合作。其中,长安汽车(000625,股吧)旗下的UNI-T就首次搭载了地平线的车规级AI芯片。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表示,之所以对地平线战略投资,主要是看中了地平线在人工智能算法和芯片设计领域的实力。随着汽车智能化发展,芯片对于汽车产业重要性已日益凸显。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1月7日,地平线获得了C2轮总计4亿美元融资,其中领头机构就包含了特斯拉最大的机构股东Baillie Gifford。

实际上,汽车芯片在汽车领域应用非常广泛,是实现汽车信息感知及控制的前提。尤其是在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对于汽车芯片需求更是日趋增长。而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后,则阻碍了海外芯片供应,致使汽车芯片供需出现失衡。

万联证券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国内汽车芯片进口率高达95%,短期供需失衡将给国产芯片带来机遇,加速自主替代趋势。

业内人士判断,因汽车智能化带来的需求激增叠加芯片供应不足,将促进地平线等国产芯片企业受到更多关注,而整车企业进军芯片行业,则将进一步加速智能网联生态及产业化发展。

连锁反应将持续多久?

汽车芯片供需失衡带来最直观的反应是引起了部分整车企业减产甚至停产。根据零部件企业博世公司一项预测显示,2021年全球汽车产量预计达到8500万辆,将低于2019年水平,疫情危机与半导体芯片短缺的现状将拖累2021年全球汽车产量增长。

近期,受到芯片供应短缺影响,已有多家整车企业调整了生产计划。其中,通用汽车计划削减旗下四家工厂产量;福特汽车计划削减其销量最高、利润率也最高车型的产量;雷诺汽车计划暂停旗下两家工厂数日。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预测显示,芯片短缺对2021年一季度生产会造成很大影响,该影响很可能会蔓延至二季度。

2月9日,中汽协发布1月产销数据,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8.8万辆和250.3万辆,环比分别下降15.9%和11.6%,同比分别增长34.6%和29.5%。中汽协表示,从环比来看,生产环比降幅较快反映出汽车芯片供应不足已影响到企业生产节奏。

除了波及到车企的生产计划外,汽车芯片供需的失衡,也引发了整个产业链的行情上涨。根据WSTS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预计将达到4694亿美元,同比增长8.4%,半导体产业持续高景气度,将导致因缺货带来的涨价现象延伸到汽车行业。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汽车产业芯片短缺不是孤立事件,其核心是疫情对全球分布式供应链的冲击,导致供给不足和需求大增。在他看来,随着中国春节临近,消费电子产品生产旺季将结束,对芯片的需求会逐步减少,汽车行业芯片缺口会得到一定缓解。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汽车芯片供需失衡,将倒逼我国汽车供应链的自主可控。尤其是各个整车企业的参与,将更有利于与国产芯片企业形成有效互动,激发国产芯片企业的潜力,以实现技术上的进一步突破。实现汽车芯片的国产化替代,也是实现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的必要课题。

(李佳佳 HN153)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