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汽车销量成倍增长背后:自主三强竞争加剧 Model Y“降价效应”显现

汽车
2021
03/13
08:35
亚设网
分享

财联社(北京,记者 徐昊)讯,3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了2月汽车产销数据。基于去年同期的超低基数,让今年的2月车市有着较为不错的表现,多家车企出现了成倍数的增长。

2月汽车销量成倍增长背后:自主三强竞争加剧 Model Y“降价效应”显现

在2月车市一片“繁荣”之下,自主品牌格局变化,以及特斯拉的强势表现,成为2月车市为数不多的看点。

自主品牌份额提升、前三强位次生变

自主品牌市占率的企稳回升,是今年二月车市的一大看点。数据显示,2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2.9%,占有率比上月提升0.5个百分点。

“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的增长和市占率的回升,和近期长安、吉利为代表的中国品牌领头羊销量的快速增长息息相关。”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

乘联会最新数据也表明了这一点。乘联会数据表明,在2月国内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前十名的车企中自主品牌占据四席,分别为长安汽车(000625,股吧)、吉利汽车、长城汽车(601633,股吧)和奇瑞汽车。值得关注的,“自主一哥”吉利被长安乘用车反超,作为自主三强的长安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批发销量分别为10.4万辆、7.7万辆和7.4万辆。

2月汽车销量成倍增长背后:自主三强竞争加剧 Model Y“降价效应”显现

随着排位的变化,细分市场车型的座次也发生了变化。其中,长安CS75系列2月销量达到3.3万辆,超越了哈弗H6的3.2万辆,成为国内SUV销量的新“神车”;而长安汽车旗下的逸动系列轿车产品,也凭借在2月1.5万辆的销量,超越了吉利帝豪的1.2万辆,位列自主品牌轿车第一。

国泰君安在研报中表示,长安汽车2018年起开始“第三次创业”,重新梳理品牌架构,加速车型投放,打造高端序列,陆续推出CS75PLUS、UNI-T 等车型,动力、科技等升级明显,销售持续火热,助力了品牌价值提升和经营情况改善。

不过,吉利和长城在细分市场也有可圈可点的表现。其中,吉利汽车旗下高端品牌领克在2月的销量为1.2辆,是长城汽车旗下高端品牌WEY当期销量的一倍;而长城汽车新能源品牌欧拉2月销量为7374辆,超过吉利新能源车型近二倍,2月,吉利新能源汽车销量仅售出2539辆。

“仅凭单月数据就判断自主品牌三强格局将发生改变还为时尚早,但毫无疑问,‘更懂’中国市场的自主品牌近年的综合实力已有明显提升,会进一步强化与合资品牌之间的竞争。”有行业分析人士表示。

Model Y销量告捷、特斯拉市场地位暂难撼动

与2月市场整体销量环比1月大幅下滑一致,2月新能源汽车市场环比增幅为-34.8%,但好于乘用车市场的-43.5%,对整体市场起到了一定的拉动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2月销量破万辆的新能源车企仅有三家,分别为上汽通用五菱的20819辆、特斯拉中国的18318辆和比亚迪的10245辆。1月销量突破万辆的新能源车企中,上汽乘用车和长城汽车跌出了榜单。

在特斯拉超1.8万辆的2月单月销量中,Model 3实现交付13688辆;而刚刚上市不久的Model Y销量也迅速提至4630辆,环比1月的1641辆增幅达182%,此前业界预期的国产Model Y或将抢占Model 3销量的情况并未发生。

凭借Model 3依旧保持的高位销量,和Model Y的快速提升,特斯拉也成为2月唯一一家实现环比正增长的新能源品牌,这也给包括蔚来、理想、小鹏等在内的造车新势力带来了不小压力。

据此前公布的数据,蔚来2月销量5578辆,环比下降22.58%;理想和小鹏则分别为2300辆、-57.24%和2223辆、-63.04%。此外,哪吒汽车2月销量为2002辆,也出现了环比的下降,而零跑汽车则不足千辆。

尽管在Model Y调整国产车型售价初期,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和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都对其降价行为不屑一顾,但现实是Model Y实现产能爬坡后,确实对其他的新能源汽车品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月11日,上海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开平台显示,特斯上海拉超级工厂项目(一期)第二阶段A阶段已于3月9日竣工。特斯拉在去年第四季度财报中表示,计划今年年内将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从目前的25万辆提升至45万辆。

“BBA豪华车企的纯电动车全面量产,但缺乏亮点。同时,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在主流合资市场中的渗透率仅有1.1%。”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认为,这意味着豪华品牌和主流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车目前都难以对特斯拉构成威胁。

(张洋 HN080)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