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图 周靖宇/制图
证券时报记者 刘宝兴
“之前我们认为中国电动车渗透率在2025年能够达到20%,2030年达到50%。现在我们觉得,中国的渗透率应该比这个预测更高一些,估计2025年前后能够达到25%,2030年能达到60%渗透率。”瑞银中国汽车行业主管鞏旻日前对记者表示。
鞏旻对于电动车渗透率的预测数据,比官方此前的预测要高一些,而目前“翻新”了这一预测数据的汽车业内人士不在少数。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根据《规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电动车渗透率未来几年内将持续提升,甚至提升速度会高于预期,在这一背景下,汽车行业各方参与者竞争手段频出,并持续加码,角逐电动车市占率。
电动车渗透率或高于预期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分别完成136.6万辆和136.7万辆,增速较上年实现了由负转正,同比分别增长7.5%和10.9%。按2020年全年汽车销量2531.1万辆测算,2020年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为5.4%。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此前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若2025年渗透率达到20%,即使未来几年整体的汽车销量不再增长,以2020年的2531.1万辆汽车销量测算,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超过500万辆。对此,理想汽车CEO李想的预测更加乐观,他预计中国2025年将会销售超过800万辆智能电动车。
500万辆到800万辆电动车并不是一个小数目,汽车业内人士预测2025年电动车渗透率将超过官方预测的20%,达到25%甚至更高,其逻辑在哪里?
“我们对2025年~2030年电动车渗透率有更乐观预期的主要原因是,电池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在鞏旻看来,中国电动车在续航里程、动力总成效率、电池能量密度、成本,甚至是智能配置方面的竞争力都在不断增强。
尤其是占电动车总成本25%~40%的电池这一块,鞏旻指出,当前电池包成本在130美元左右,5年之后,大致上可以跟燃油车在购买端同样便宜,加上用电比用油来得便宜,而且充电也会越来越方便,那时候电动车的综合竞争力将高于燃油车。
续航里程方面,特斯拉、小鹏、蔚来、威马等推出的车型续航里程纷纷超过500km,不少车企已经确定将推出1000km续航里程的车型,即随着未来电池技术、工艺的发展,电池能量密度进一步提升,电动车里程焦虑问题得到解决。
电动车渗透率的提升,与参与各方的硬科技创新也息息相关,智能座舱、自动驾驶、三电技术、智能网联技术等在电动车上的应用日益广泛,让电动车逐步获得市场和用户的认可,这也为电动车未来的增长打下基础。
与电动车渗透率的确定性增长相对应的是,电动车龙头企业去年以来获得了资本的疯狂追捧。今年1月25日,特斯拉股价盘中最高触及900.4美元/股,创下历史高点,当时市值超过8500亿美元;蔚来、小鹏、理想的股价在去年也一飞冲天,在高股价背景下,三家公司几乎同时进行了再融资,募集了不少发展资金。截至2020年12月31日,蔚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限制性货币资金和短期投资共计425亿元。另外,造车新势力威马汽车去年9月宣布获得100亿元D轮融资;今年2月9日,威马汽车宣布与多家银行及金融机构达成115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
淘汰赛加速
有业内人士指出,2020年中国电动车销量136.7万辆,占全球电动车总销量41.3%,占中国汽车市场总销量5.4%。然而,在中国电动车产业欣欣向荣的背后,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已日益凸显。总销量占比仅5.4%的电动车,分散在了近200家车企中,其中有不少车企年销量仅千辆甚至不足百辆,或者相应产品质量问题频出。
大浪淘沙,电动车淘汰赛正在加速。去年电动车行业受资本追捧的同时,相关资金往头部企业汇集的趋势明显。天眼查数据显示,近十年新能源汽车品牌投融资事件共897起,披露投融资金额3841.1亿元。从融资事件数和披露的金额来看,2020年新能源汽车品牌融资事件数比上年下降了18.3%,但披露的融资金额同比大涨159.4%,达到1292.1亿元。
而已经被市场认为“走出来了”的企业则宣布进入加速发展期,并对市占率提出了自己的目标。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表示,2020年是蔚来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蔚来整体经营步入正轨,并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理想汽车CEO李想不久前也宣称,2021年~2025年是理想汽车从1~10的阶段,即高速发展的阶段,“预计2025年中国将会销售超过800万辆智能电动车,获取20%以上的市场份额是成为中国头部企业的必要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车企也意识到了汽车行业已处在大变局中,并尝试加大转型力度。去年11月,上汽集团(600104,股吧)宣布将成立全新用户型汽车科创公司智己汽车;12月25日,由上汽集团、张江高科(600895,股吧)和阿里巴巴集团共同打造的智己汽车成立,注册资本100亿元;1月13日,智己汽车发布了两款量产定型车。
“中国电动车市场当前的活力比欧洲和美国更强,美国基本上是特斯拉一家独大,欧洲主要是传统车企在主导,中国的电动车竞争环境,既有特斯拉,有传统国际巨头,也有自主品牌,还有新势力初创企业,大家同台竞技,带来更多创新理念。”鞏旻说,这些创新不一定每个都会成功,有一些会失败、有一些会成功,失败的很快会被废弃,成功的会被行业其他参与者学习,这也让中国整个电动车行业“演化非常快”。
谁会胜出?
在不断演化的电动车市场,特斯拉、传统外资品牌、自主品牌、新势力,各方角力后谁将胜出?从目前的销量数据看,仍无法下定论。
从各家车企的研发布局或许可以管窥未来的竞争方向。理想汽车日前透露,2021年将在研发方面投入更多资金,将为打造全新的、规模化、可升级系统架构做准备,该系统架构涵盖新一代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计算机系统和理想自己的汽车操作系统,今年研发费用将至少30亿元,且研发人员总数将翻倍。
同样,传统车企的转型也需要对电子电气架构的巨大投入,智己汽车日前表示,智己汽车所用的是全新研发的E1架构,该专属平台聚合上汽目前所有的前瞻科技,拥有专属的整车、电子电气架构、智能数字架构,是上汽目前最尖端的电动车整车架构。
蔚来近期表示,2020年全年研发费用为24.88亿元,下一步会加大研发投入,提速核心技术和新车型的研发和量产工作,2021年研发投入预计将增加一倍,达到50亿元。
对于研发布局,威马汽车指出,公司建立了智能电动汽车正向研发、自主开发体系,在三电系统、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数字架构/电子电气架构等方面拥有领先的技术实力,公司核心技术储备与技术专利集中在三电技术、智能网联技术等相关核心技术领域,公司计划在智能网联系统、中央计算平台、超级热管理系统、高性能电驱系统开发等方面持续投入研发。
同时,在“软件定义汽车”的趋势下,各大传统车企纷纷布局软件业务,在2019年至2020年,上汽、广汽、一汽、长安、丰田、大众、宝马等海内外整车厂纷纷成立软件部门或公司,发力智能驾驶数字化业务。
观察这场电动车淘汰赛的另一个角度是,各家的产品定位和现有市场竞争情况。从现有明星车型看,去年7月上市的五菱宏光MINI EV,凭借着性价比优势成为中国电动车市场的黑马,与明星车型特斯拉Model 3一起,让2020年的电动车市场呈现“高低端”两头分化特征。
“在市场两端爆发的情形下,中间级主流市场一旦爆发,以威马汽车为代表的车企前景不容忽视。”业内人士表示。此前,威马汽车多次表示,自己瞄准的是15万元~25万元电动车市场的中间价位区间。在威马汽车看来,电动车市场的上半场经过高端纯电智能汽车的教育后更加成熟,15万元~25万元价位区间的主流智能纯电汽车,势必会在下半场迎来真正的增量拐点,进一步推动智能电动车的普及和普惠。
综合而言,在传统燃油车时代,车企关注的是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供应链等;在智能电动车时代,除了前述硬件实力,三电、自动驾驶、数字化、电子电气架构、软件实力、用户体验、数据规模、商业模式创新、资金实力、产品定位等,都将成为各方角力的要点。谁会胜出?有待时间和市场的验证。
(李显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