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就在大家翘首以盼央视一年一度的“315晚会”之际,恒大汽车(00708.HK)却率先砸出一条重磅消息—和腾讯成立合资公司。消息称,恒大汽车将于腾讯旗下的梧桐车联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分别出资60%和40%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世界领先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车载智能操作系统,创建智能汽车生态圈。
百度携手吉利,阿里携手上汽,苹果自主造车,富士康拉上高瓴也要造车。近期,巨头们一个个都要跨界造车,新能源汽车这个新赛道撩动了无数产业巨头的心,这场“跨界之战”已经悄然打响。
01
这一次是汽车的“最强大脑”
这次也并非是腾讯第一次和恒大合作了,2020年9月恒大汽车曾以配售新股的方式募资40亿左右港元,而投资方就包括腾讯、云峰、红衫和滴滴等等知名企业。
自2020年下半年起,恒大汽车动作频频,造车总投入接近300亿元。
2020年8月3日,恒大汽车同时发布了6款车型,恒驰1-6,这6款车型覆盖A-D级所有车型级别,包括轿车、SUV、MPV、跨界车等全系列细分车型;
2020年9月18日,恒大汽车公告称拟上交所科创板上市,配发及发行不超15.56亿股股份;
2020年12月7日,恒大汽车官方公布恒驰1试验车路跑视频;12月9日,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审查恒驰1内饰,恒驰1实车外观首度曝光;
2021年1月24日,恒大汽车发布公告称,向6名投资人定向增发9.52亿股新股,募资260亿港元。这也是新能源汽车行业迄今最大的一次股权融资规模,第二日恒大汽车港股暴涨超50%,市值飙升接近4000亿港元;
2021年2月3日,恒大汽车发布公告称在中汽研牙克石测试基地正式启动恒驰汽车冬季标定测试,许家印亲自督战。恒大汽车股价次日大涨超13%。
2021年2月10日,恒大汽车再次发布三款新车型,恒驰7、8、9。当日恒大汽车股价暴涨超19%。
2021年3月15日,恒大汽车牵手腾讯,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车载智能操作系统。恒大汽车次日股价再次涨超10%,市值突破5000亿港元。
腾讯和恒大汽车本次联手重点是为了开发“车载智能操作系统”,而且还加了一个前缀“世界领先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业内人士都比较清楚,操作系统可谓是汽车的“灵魂”,也可以说是汽车的“大脑”,想要入局并非易事。除了过硬的资金实力,对汽车制造方面的硬实力和IT方面的软实力要求都很高,恒大汽车和腾讯的合作似乎刚好满足了这样的条件,或许这也是市场看好的原因之一。
腾讯在汽车生态上的布局已有很多年时间,2017年推出的腾讯车联AlinCar系统,2018年升级版腾讯车联TAI汽车智能系统,2020年腾讯智慧出行发布的TAI3.0、全新自动驾驶虚拟仿真平台TADSim2.0、汽车云数字营销解决方案和智慧交通解决方案等等,无不象征着腾讯在车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实力属于世界领先地位。
叠加恒大汽车强大的汽车研发制造能力和丰富的产品线,双方通过对产品特点和用户需求等角度分析,开发出世界级先进水平的汽车智能操作系统,赋予恒大汽车“最强大脑”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02
巨头争抢“最后窗口期”
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激增,相关公司的市值也是一路上涨,新能源汽车公司的股票也受到市场的追捧,中金公司编制的新能源整车板块指数(包括特斯拉、蔚来、比亚迪A股)全年累计涨幅超800%。造车新势力之一蔚来在2020年股价的涨幅就超过了1110%,市值更是接近宝马,最高市值甚至超过比亚迪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车企。巨大的造富效应可能是巨头们纷纷奔赴新能源造车领域的原因之一。
截至目前,百度、阿里均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入局汽车行业,腾讯虽然没有直接造车,但在车联网等生态层面和车企的合作可以看得出其模仿华为战略。华为在2013年就成立了“车联网业务部”,推出车载模块ME909T,也与武汉合作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京东最早自主研发的中国首辆无人配送车也在2016年进入路测,投资建立自动驾驶汽车智能产业基地,注册自动驾驶商标。顺丰最早于2015年开启采购新能源车,旗下子公司丰行智图致力于自动驾驶高精地图。小米最早于2015年始有汽车专利,2018年启动“micar”调研,2021年1月也传出由雷军亲自带队开始造车。
此外,鸿海精密、格力、Uber、富力、中兴、滴滴、美的等等企业均有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关键性动作,而这还只是国内知名企业,国外企业如沃尔玛、亚马逊、苹果、三星、微软等等。这些巨头的布局最早可以追溯到2007年,最晚也在2019年就开始这场“造车运动”的布局。同时涉及的大多数是世界500强企业,辐射到包括软件、互联网、零售、3C、家电、地产、物流等等各大行业。
为何大佬们急匆匆进场,尤其是挤在2020年?那是因为布局新能源造车赛道也是有“最佳窗口期”的。这个窗口期开始于5年前,并且可能在5年内就结束了。这一历史机遇集合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要素:政府支持、资本涌入、赛道初成、消费萌芽。
政府支持: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新能源、促进自动驾驶、不断推进新基建的好几次政策,直接利好产业的持续发展,各种新能源购车补贴、限牌限行等政策直接刺激了消费者需求。
资本涌入:从新能源车企的融资规模和相关上市公司的市值涨幅来看已经显而易见。数据显示,2020年新能源汽车总融资额度已突破1千亿,并且年度平均单笔融资额度趋势逐年递增。
赛道初成:自动驾驶汽车新赛道大致被已入局竞争者分割成两条发展路线:1、致力于技术研发,潜心专研,代表企业苹果;2、激进冒险,不论成熟与否,先量产再改进,代表企业特斯拉。苹果造车的消息虽然是近期才被市场广泛传播,但其实乔布斯早在2007年前就有造车的想法,而特斯拉的第一款汽车发布于2008年,这两者几乎是同一时间萌发造车理想。
事实证明,先量产的一方确实抢夺了先机,同时伴随企业产品的量产,相关产业链也开始迅猛发展,特斯拉走的路线成功虏获消费者的芳心和终端数据的积累。2020年特斯拉全年销量、品牌、市值呈现的巨大成功也成为了无数人效仿学习的榜样,巨头们再不抢位,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市场和资源拱手让人。
03
智能化角逐,谁会成为赢家?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智能硬件市场发展较块,2020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0767亿元,目前市场上智能硬件普及程度开始提升,且产品种类更趋多样化,加上消费升级趋势下,智能硬件作为优质产品更受青睐,市场稳步扩大。
对于汽车行业而言,新能源只是上半场的博弈,智能化才是最终的决战!
面对汽车智能化万亿市场规模,全球资本、互联网巨头、造车新势力等等都在加速抢滩,传统车企已经输在上半场,在下半场自然不甘再次屈居人下,纷纷牵手科技巨头,加速智能化转型。
长安和华为,上汽和阿里,吉利和百度,强强联手也将加快汽车智能化落地的脚步,“新能源”的方式虽然降低了汽车制造的壁垒,但是新能源整车落地的时间依旧需要3-5年。
就像威马汽车CEO沈晖在微博中调侃的那样,恒大汽车就差汽车了!车型的创新、汽车零件的量产都不是简单调整、短期可以实现的。就汽车零件的生产要求就非常苛刻,使用的环境在-40度-120度之间,要求故障率为零,这种要求在制造3C、家电等日常电子消费产品的时候是不需要考虑的,这也是为什么汽车零件的制造周期和产线认定周期都要比普通制造业更长,同时也是全球汽车芯片短缺背后的原因之一。
普通汽车都至少需要装载40多种芯片,高端车更是需要高达150多种,更不用说智能化、自动驾驶等集众多技术于一体的新能源汽车了。产品落地的3-5年内,政府的政策、资本的态度、消费者的热情,以及被瓜分的市场规模和赛道都可能发生巨大的变化。
新能源造车赛道是一场高投入的赌局,涉及巨额现金流和大量资源,一旦失败就算对于巨头们也是一次重伤,造车新势力失败无非是失去一次创造梦想的机会,而这些巨头们一旦失败,输掉的不仅仅是金钱和精力,还有长期以来建立在人们心目中的良好战略远见和品牌商誉。
站在今天,我们谁都无法预测巨头们的胜负输赢,但从国家以及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每一个巨头的加入都会加速赛道的进程,竞争激烈的同时,也能更快的刺激产业生态的全面升级。或许不久后,我们就能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
- End -
▼ 往期推荐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满投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李显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