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员工吐槽抠 两次创业 人生孤独 这位创始人说选择更重要

汽车
2021
03/22
16:44
亚设网
分享

被员工吐槽抠  两次创业  人生孤独  这位创始人说选择更重要

被员工吐槽抠  两次创业  人生孤独  这位创始人说选择更重要

“我是一名连续创业者。

我创办了两家上市公司。

一家市值700亿元,第二家市值2000亿美元。

如果我们能两次中彩票,背后还是有一些原因的。

顿时,现场掌声雷动。”

伴随着他第一家创业的公司港交所上市,这个创业者也开始出现在公众面前,他两次中彩票的原因是什么呢?

被员工吐槽抠  两次创业  人生孤独  这位创始人说选择更重要

《奇葩说》第七季的某一期,40岁的李想和王小川、杨天真三个人组成“老板团”,与辩手们展开了一场唇枪舌战的辩论。

在节目中,这位被自家员工吐槽“太抠,买两辆理想one,一分钱优惠都没有”的大老板是谁?

对,没错,就是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这个背后的原因,在他总结来说就是选择更重要。

改变理想命运的选择就是电脑和互联网。

李想是从初一的时候开始学电脑的。

当他第一次上电脑课的时候,就觉得:哇!这个东西好像可以改变我的一生。

当时电脑非常贵,一台电脑需要3万~5万元,家里根本买不起。

李想就用自己的零花钱,来买电脑的杂志、报纸,除了上课以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电脑。

他的亲戚们当着他的父母面说:李想天天关在屋子里干什么?这个孩子会不会得了自闭症?他长大了肯定没有出息。

他的老师跟其他同学说:你们不要跟李想一起玩,他有可能连高中都考不上。

然而李想小小年纪,却清楚知道自己要什么。

高二那年,李想通过互联网广告获得超过20万元的收入,在当时,这个收入是他父母年收入的10倍。

于是,高三毕业,李想决定放弃考大学,去创业。

从20多岁开始,李想就知道自己内心想要的是什么,也知道自己可以放弃什么,知道自己对什么承担责任。

内心自信,有所为,有所不为。

正如他在《奇葩说》上所说的:我们不能成为别人的判断题,我们要成为自己的选择题,我们要活在自己的选择题里。我的选择题是什么样子呢?一个是好好地去上学,好好地上课,让我未来有出路;另外一个选择是什么呢?是学电脑,同样可以让我变得更强。让我更有出路。这是我们面临的选择。只有这样,我们才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当我们去做选择时候,仍然很难。如何能够做出也给好的选择。就一个诀窍,这个选择一定要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什么是积极的选择呢?积极的选择不是为别人而做的,而是为我们自己而做的。其他人看到的是李想去上大学和李想不上大学。而真正的选择是李想可以去上大学,李想还可以去创业。而创业是我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当你为自己的内心做出一个选择的时候,在你前进的路上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不能阻拦你。你会变得更加坚强。

因为懂得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作为80后创业明星的李想,25岁就登上《中国企业家》杂志的封面、曾与戴志康、高燃、茅侃侃并称为“京城IT四少”,组团上央视《对话》。

少年成名,并没有让李想有一丝一毫的膨胀。

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我们希望做扎扎实实的企业,只有扎扎实实的企业才能招来扎扎实实的员工,才能留住那些追求价值的用户。我们懂取舍,不纠结,也不会动作变形。”

被员工吐槽抠  两次创业  人生孤独  这位创始人说选择更重要

汽车之家是李想在2005年推出的第二个汽车垂直类门户资讯网站。在此之前,他的泡泡网已经做了5年,挤进行业前三。

在泡泡网时代,作为技术发烧友,李想缺乏管理意识,偏执地认为自己的技术最高,自己特别牛,“我很专业,还能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最好所有人都跟我一样”。同时,他对团队不信任。结果现实狠狠地打了他的脸,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忽然有一天公司里90%以上的人在一天之内全离开了。事后,进行复盘和反思的时候,李想说基本上一个公司能犯的所有错误,都在泡泡网淋漓尽致的全部犯了。

刚开始做汽车之家时,李想找周鸿祎聊过。周鸿祎不看好他:泡泡网做了这么多年,你在行业里才排名第三。现在,你要在短期内把汽车之家做成中国第一,这事儿不太令人充分信服啊。

后来,李想又见了天使投资人薛蛮子。

薛蛮子问他:新浪、搜狐这些大门户网站也有汽车频道,你怎么能竞争过他们?

李想回答:我没上过大学,狂热喜欢汽车,最大的优势在于是一个PC之外的外行,非常深切地了解中国几亿草根网民的需求。我是以一个外行人来做汽车网站,而那些看汽车网站的网民们99%是外行。

就这样,李想用自己的真诚和真实,从薛蛮子那里拿到了100万美元投资。

薛蛮子说:“李想是我见过的情商最高的年轻创业者。在获得了财富上的成功之后,无论是待人接物的态度,还是个人的性格,几乎都毫无变化。”

因为看好这个年轻人,在李想的汽车之家需要人才的时候,薛蛮子给他送来了秦致。

除了秦致比李想大11岁之外,他们两个人之间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

李想,典型草根,高中毕业,没上过大学;

秦致,清华本科,哈佛商学院毕业,麦肯锡高管,海归气质浓郁。

第一次见面,李想就开诚布公地跟秦致说:我干的是三流的事儿。已经接受过中国真实的互联网熏陶的秦致回答:一流的事情轮不到我,二流的事情也轮不到我,我只能干三流的事情。

这正是李想需要的人:既与自己互补,又足够接地气。坊间传闻,后来在董事会讨论秦致的期权问题时,董事会给出的比例并不能达到秦致的期望要求,“伯乐”李想主动拿出了自己的部分股权补给了秦致。就这样,秦致以CEO的身份空降汽车之家,而李想甘当副总裁。

秦致加入汽车之家以后,从战略到管理上,使得它从最初的以产品为驱动,转到了一个与之并行的以管理为驱动的方向,带着公司进入系统阶段,使得公司和员工得到了飞速的成长和发展。

李想也曾公开表示:“秦致的加盟,对我们当时的帮助是巨大的,他把我们从一个简单公司变成了一个企业。汽车之家作为一个网站不是秦致的产品,但作为一个企业是秦致的产品。一个人的个人价值是由三个维度相乘组成的:知识 x 智慧 x 信任。以这三个维度相乘来看,秦致为他自己和汽车之家都带来难以估量的价值、成就和财富。”

2013年12月, “汽车之家”于美国纽交所上市,李想虽然没有进入富豪榜,但也财务自由了。

2021年3月15日,汽车之家正式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年内首家回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

被员工吐槽抠  两次创业  人生孤独  这位创始人说选择更重要

大势不好,再努力也没用。

当年实现财务自由以后的李想曾发出豪言:我已经创办了一家百亿美金的公司(汽车之家),为什么不能再做一个千亿美金的公司呢?

当李想前瞻性地预见到,现在的电动车市场是非常好的节点,堪称是大势里的红海。电动车是未来的趋势,电驱动可以确保造出来的车更好。相对于传统燃油车,电动车不仅仅是一次能源革命,更像是苹果对比诺基亚、智能手机对比功能机,更是一次彻底的产业颠覆机会。

在李想看来,电动车产业,给将会给创新型公司打开了一扇逆袭的窗口。

他开始奋不顾身的投入到电动汽车行业,开始了第三次创业。

2015年7月,创立理想汽车的时候,李想先确立好了公司的使命、战略和企业愿景以后,才一步步推进的。

李想说,理想汽车的“理想愿景”,即核心使命是用科技改变出行,成为汽车出行领域的领导者,让更多用户受益。

为了完成使命,实现愿景,李想的战略主要分为两条线,一条线是通过高端的智能电动车服务家庭高品质出行的需求;另一条线是用定制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来赋能出行服务。

李想认为,那些最重要的可以成就你的优质能力,都是需要吃很多的眼前亏,需要很长时间的坚持才能拿到成果,成果达成的收益也会远超你的想象,并帮助你继续的坚持,形成信念,甚至信仰——比如:信任、责任、有原则、独立思考、长远价值、客户为中心等。

基于这样的考量,李想认为一家智能汽车公司里,应该有很大比例的研发人员是服务于已购车用户的。这是认知差别导致的结果,也是造车新势力与传统车企做法不一样的地方。

理想汽车比互联网公司更懂如何造车,比传统汽车制造商更懂智能。

李想在用反经验的方法造车。比如,理想汽车的小型智能电动车,不追求高速,不依赖充电桩而使用可拆卸电池,建立直销体系而不是通过经销商。

电动车目前有三种形式,一种是电池+电机驱动,一种是增程器+电池+电机驱动,还有一种氢燃料电池+电机驱动。

掌握主动权是李想一个最大特质。这次,李想赌了增程这条没有人敢走的路,即为电动车加装一套增程系统,来提供无限续航。因为他更关注事实的真相,更重视去解决问题。他清楚地知道,今天大家都能搞一辆电动车,但怎么能够去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这是卓越企业和普通企业最大的差异。特斯拉选择去建超级充电桩,而理想选择更适合中国市场的增程电动,因为他们的起点和最大的市场是中国。

理想的策略是,把目前市面上豪华车里的中大型车,做到原来一半甚至更低的价格,然后从功能上,用智能化体验完胜传统品牌。

在李想看来,智能未必是最早期用户有强烈感知的地方,但它一定会成为差异化竞争力。电动车的智能化肯定是必然的趋势。要做电动化的时候,首先要解决里程焦虑的问题。因为它帮用户更高效地获取外部连接、内容和服务,改进用户体验;同时让硬件和软件不断成长,让车越用越好。

李想一向信奉「结果导向」。

作为第一个在中国成功商业化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公司,理想从2019年11月开始量产,截至2020年6月,已完成了9666的交付成绩。

2020年7月30日,理想汽车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继蔚来之后,第二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智能电动汽车企业。

李想更远的目标是到2025年的时候,希望当年能够卖出去100万辆车,同时理想无人驾驶的车能够在当年运营一亿公里。

大变革时代,坚定布局电动车领域的经纬投资在2017年末投资了理想汽车。经纬合伙人张颖也成为李想在纳斯达克敲钟现场发表感言时,提及到的最感谢的三个人之一。

张颖有句话说的特别恳切:很多时候我们做一件事,起点未必那么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最终去向哪里。很多时候,当节奏因为琐碎而陷入庸常之时,那些基于商业、未来和人性的思想观点火花,会直接抵达终点。作为投资人,有机会与李想这样的创始人们一起共同成长,面向未来,去做更多有趣的事情,影响更多的人,这是我们的荣幸。

在李想的价值观里,“命”,就是说我们每个人是一个什么样的车,可能生下来的时候就注定了;“运”,决定了我们在什么路上走,还有以什么方式去走。我们每个人每天之所以努力,之所以不断地去成长,就是要更好发挥我们的价值。选择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怎么样让这些自己身边的人进入到一个成长体系中来,而不是只是选择完了就可以了。

李想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其实,我做的所有选择都挺孤独的。

确实,选择造车,就是选择了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这将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所幸面对整个汽车行业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大势, 这一次造车新势力崛起的征途上,除了理想、还有蔚来、小鹏、度马、百度、苹果……

这一次,李想并不孤独,现实骨感,但理想丰满,有梦想在追求,在他们走上了他们喜欢的快乐人生。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GPLP。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李佳佳 HN153)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