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8点见|当我们谈论特斯拉风波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汽车
2021
04/21
08:37
亚设网
分享

新闻8点见|当我们谈论特斯拉风波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

连续两日的舆论发酵,让特斯拉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19日,在上海车展现场,一名特斯拉女车主身穿“刹车失灵”字样T恤站在车顶维权引高度关注。事后双方争执愈发激烈:涉事女车主因扰乱公共秩序被行拘5日,其家属发声为错误维权方式道歉,表示方式会变,但维权不会变;特斯拉更是两度作出回应,公司高管称“没有办法妥协,这是新产品发展必经的一个过程”,特斯拉官博发文“对不合理诉求不妥协”。

海量网友关注引发的微博热搜,央媒的跟进报道与评论,再加上此前数次的产品安全事件,围绕特斯拉的争议甚嚣尘上。

新闻8点见|当我们谈论特斯拉风波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梳理源头,整场风波始于两个月前的一场车祸。据涉事车主称,今年2月,其父亲驾驶特斯拉出行时刹车失灵发生事故,父母均在事故中受伤。车主要求特斯拉将车辆退回,但双方多次沟通未达成共识,直至今日。

这并非特斯拉首次被爆出产品安全问题。据媒体报道,自去年以来,特斯拉在国内多个城市发生过十余起因车辆“异常加速”或“刹车失效”引发的严重交通事故。今年2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就消费者反映的异常加速、电池起火、车辆远程升级等问题,共同约谈了特斯拉。

这次维权风波引发如此大的关注,或许就与特斯拉的过往表现中的“槽点”有不少关系。

就事论事而言,此次维权事件不能看谁嗓门大或态度强势,还得看事实。这些最终还需纳入法律框架下解决。女车主极端维权方式诚然不值得鼓励,但特斯拉对待消费者投诉的傲慢姿态也让人感受不到解决问题的诚意。

在新能源汽车时代,用户的权益保障,消费者与企业的纠纷解决,都应该展现出新气象,而不是继续在“扯皮”的泥沼里打转。遵守规则的要求,对车企和消费者一体通用。无论“车闹”还是“店大欺客”,都不该被接受。

阅读全文>>>

新闻8点见|当我们谈论特斯拉风波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消费市场的高速发展往往会带来新的问题。事实上不只是特斯拉,近期“出圈”积木熊同样存在消费风险。

日前,在二手市场被炒到十几万元的“BE@RBRICK”积木熊登上热搜,“炒熊”成为潮玩界一大热门。然而,夸张的溢价、大起大落的价格,甚至被代购骗走预付款等情况的发生,让这只熊屡屡“出圈”。

据了解,积木熊由日本Medicom Toy公司2001年8月推出的产品,此后经过与大品牌联名限定,知名人士参与设计等方式逐渐走红成为潮流品。名人效应、逐利原则再加上积木熊母公司打出的所有产品“仅此一批,一旦错过,就永远不再”的标签,加剧了“一熊难求”的状况。

在二手平台上,一只高70厘米的积木熊价格一般都在四五千元左右,而那些联名款或限量款则要价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而二手积木熊产品的价格差距和浮动很大,有买家以1万元入手后不久就发现价格跌到6000元。同时由于其预售属性,国内买家在二手平台付订金或全款代购时,存在被骗的情况。

专家指出,积木熊和很多商品一样,如果被炒作到很高的价格,就很容易形成泡沫,泡沫往往可能会破灭。建议消费者理性对待“炒熊”热潮,心理上要做好热到一定程度可能出现泡沫的准备。

阅读全文>>>

新闻8点见|当我们谈论特斯拉风波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面对变幻无常的命运,我们如何自洽?不过是“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近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一博士论文的致谢部分内容在网上引发热议,作者黄国平在文中讲述自己走出大山、和命运抗争的故事打动了许多网友。

论文“致谢”走红后,黄国平身边的人特担心走红事件会对他造成影响。高中班主任看到消息后当日就发信息鼓励提醒他保持初心,继续回馈社会。“人太火,这个事情也是双刃剑。”

人们同情于黄国平年纪轻轻就要承受如此多的不幸;感慨于他在重压之下仍能保持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而当得知他学有所成时,又欣慰于他的努力终于没有被辜负。

这两年,“丧文化”在一些年轻群体中颇为流行,他们一边喊着被生活压得喘不动气,但又不相信努力的价值,而动辄以“躺平”作为人生法则,这种自暴自弃的态度,与黄博士身上那种信念感可谓形同天壤。

生活就是一场无日无之的战斗。无尽且庸常的生活中,隐忍、坚持、不屈,才应当是人生的常量,乐观者不败,黄博士再添注脚。或许走向职场后的黄博士还会遭遇许多意想不到的难题,但苦难中淬炼的性格,只会让人更强大。

而他对我们每个人的启发是:苦难面前,努力即有价值,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走下生活的牌桌——直至战胜它。

阅读全文>>>

新闻8点见|当我们谈论特斯拉风波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 黄国平的这句话令我们为之动容。但在感慨黄博士22载苦读终于走出小山村之外,我们也应该去关注那些他走过的路,以及那些此时此刻仍在小山村的孩子们。

读书改变命运。但对于乡村孩子而言,阅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无书可读”曾经是制约乡村儿童阅读的瓶颈。如今,多数乡村学校图书早已告别数量匮乏时代,但是书目更新滞后,图书与孩子年龄、阅读能力不匹配等仍然是困扰乡村阅读教育的问题。

新闻8点见|当我们谈论特斯拉风波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看不懂是一大问题。据贵州省兴仁市大山镇河坝小学老师卢中良介绍,学校曾经接到过三次图书捐赠,但很多书并不适合孩子阅读,有的是孩子们看不懂的英语书,有些是“大部头”的名人传记,绘本和拼音书很少,孩子们能看的书只有十分之一左右。

乡村儿童阅读现状严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成人阅读者的引导。对于城中村流动家庭、乡村留守儿童家庭而言,指望家长引导儿童阅读很难。有机构在河北、云南、新疆对乡村学校进行相关调研, 72%的学校反馈孩子们没有养成良好阅读习惯,超六成乡村学生平均每天阅读时间不高于30分钟。

家长缺位时,乡村学校老师们能否承担起陪伴并引导孩子阅读的重担?

在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公益研究中心项目主任许英看来,对于很多乡村教师而言,这个责任有些沉重,“村老师的行政任务、教学任务都很重,师生比没有那么充沛,有些老师都是很多科目一肩挑。”

曾长期从事乡村阅读类公益项目的亲近母语总课题组核心成员孔晓艳表示,乡村阅读难以推行与教师的观念也有很大的关系,“阅读绝大部分是语文老师需要承担的工作。但不少语文老师认为,仅仅把语文课本上的内容教好、完成教学任务就可以了。”

在孔晓艳看来,乡村阅读教育归根结底是政府、学校、老师、学生的合力。政策和公益机构等社会力量和一线教师需要相互结合。公益机构需要提供专业的支持,引领更多社会资源关注乡村阅读;而政府需要承担管理、激励的职能,保障公益组织的努力成果。

乡村儿童阅读如何“脱困”?这个问题值得更多更深的思考。毕竟,这些孩子里就有着未来的“黄国平”们。

阅读全文>>>

新闻8点见|当我们谈论特斯拉风波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编辑 彭启航 校对 卢茜

(李显杰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