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何小鹏:自动驾驶软件收入成新增长点 原材料上涨对毛利率影响不会超过1%

汽车
2021
05/17
10:36
亚设网
分享

“今年一季度,小鹏汽车首次确认了来自XPILOT自动驾驶软件的收入。”5月13日晚间,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在Q1业绩电话会中释放了一则重要信息:即公司的软件收入已达8000万元,其中3000万元软件收入是今年一季度产生的,占营收的1%。

根据小鹏汽车披露的2021财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显示,公司一季度总收入为人民币29.51亿元(4.50亿美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616.1%。

这其中,最大的亮点便是软件收入首次计入了营收。这意味着传统车企以销售收入、服务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经营模式已发生了根本变化,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来自软件的收入正在成为汽车企业全新的利润增长点。

此外,在电话会中,何小鹏也谈及了芯片短缺、原材料上涨等因素对整个行业的影响。据他透露,芯片短缺的问题对于任何一家主机厂而言都是充满挑战的,预计在今年三季度才会有所缓解,而原材料等价格的上涨,对于公司毛利率的影响不会超过1%。

软件收入首次计入营收

▲▲▲

开源证券分析称,近年来,“软件定义汽车”已为产业共识,随着特斯拉“硬件为流量入口、软件为收费服务”商业模式的率先落地,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注重在软件领域的布局。

尽管入局者颇多,但真正能够靠软件获取利润的车企却寥寥无几。近日,小鹏汽车方面表示,在一季度的营业收入中,公司首次确认了来自XPILOT自动驾驶软件的收入。据悉,在已交付的超2万辆P7中,XPILOT 3.0的累计付费率超过20%,在今年3月,这一数据已达到25%。

在电话会议中,何小鹏透露道,今年一季度小鹏汽车从XPILOT3.0获得软件收入达8000万元,其中5000万辆是去年产生的。

这意味着,仅今年一季度,小鹏汽车的软件收入已占总营收的1%。

同时,何小鹏表示,在完成3000公里NGP远程挑战后,今年第二季度小鹏汽车在软件上的收入有了进一步提升,预计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会超过1%。

同时,在软件的收费模式上,小鹏汽车也在进行探索,正在考虑新增其他形式的付费服务方式。

据他判断,XPILOT软件的变现将成为小鹏汽车除整车硬件销售外的持续性收入和利润来源。

天风证券分析称,软件定义汽车的浪潮,给汽车软件的IP产品化销售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也赋予了“造车新势力”超预期表现的基础。

芯片短缺最迟会延续到明年一季度

▲▲▲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一季度小鹏汽车的交付量达1.3万辆,同比增长487.4%。

据何小鹏透露,如果没有芯片供应的限制,小鹏汽车在一季度的交付量可能会更高。在他看来,芯片短缺给所有整车企业带来的挑战很大,尤其是今年的二季度将会是最有挑战的一个季度。

“我们预计芯片短缺的情况或将在今年三季度有所缓解,最迟会延续到明年一季度”,何小鹏透露道,在去年三季度公司便预测到了芯片短缺可能带来的影响,已提前下单储备,同时小鹏汽车在芯片领域也进行了自研,会尽最大可能性地缓解芯片短缺的压力。

磷酸铁锂电池车型正在爬坡上量

▲▲▲

此外,何小鹏透露道,对于电动汽车企业而言,要尤其注重“两颗芯”的问题,除了芯片外,电芯的供应管理也需要格外重视。

今年3月,小鹏汽车推出了磷酸铁锂版的G3和P7车型。据何小鹏透露,搭载磷酸铁锂车型的车型需求量要远高于预期,这意味着磷酸铁锂电芯的需求量也在快速提升。

记者注意到,目前磷酸铁锂电池的装机量正在攀升过程中。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为8.4GWh,同比增长134.0%。其中三元电池共计装车5.2GWh,同比上升97.3%;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3.2GWh,同比上升244.5%。可以明显的看到,目前磷酸铁锂电池的装车量正在爬坡中。

何小鹏表示,小鹏汽车未来磷酸铁锂电池的装车比例会进一步提高,这对公司毛利的提升也会大有助益。

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小鹏汽车毛利率为11.2%,去年同期及2020年第四季度分别为-4.8%和7.4%。据悉,毛利率的提升与软件带来的收入及材料成本的降低均有密切关系。

开源证券分析称,磷酸铁锂具备优异的循环性能、安全性以及高性价比,在中短续航乘用车以及储能市场具备明显优势。未来两三年是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平价、储能项目提升经济性与可靠性的关键期,磷酸铁锂电池在全球市场的需求将具备很强的增长潜力。

原材料价格上涨对毛利率影响有限

▲▲▲

近期,铜、铝、钢材等基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影响到了多个行业。在电话会中,也有投资机构关注到这一热点问题。

据何小鹏透露,针对原材料价格的变化,小鹏汽车一直在寻找替代方案,也在与供应链共同克服相关影响,目前来看,原材料价格的增长对于毛利率的影响不会超过1%,尤其是对第二季度的影响是比较有限的。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证券时报网。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董云龙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