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荒”,这是一个最近非常热门的话题,我相信大多数人都听过这个。但我也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芯片短缺是与我们无关的……其实并不是!如果我们没有了芯片,手机将回归诺基亚时代、而汽车也将无法正常上路。
那今天小科普我们就从汽车芯片开始,先了解汽车芯片到底的作用是什么?芯片到底要缺货到合适以及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汽车芯片类型以及作用是什么?
通常情况下,我们汽车上运用到的芯片基本分为三个种类,MCU、IGBT以及主控类三种。而MCU是一般汽车上比较常见的芯片类型之一,基本上市面上常见的燃油车和电动车都是需要它的。
不要小看这一枚小小的芯片,它主要负责的是控制车身的ESP和控制发动机的ECU,这些可都是MCU需要控制的单元模块。那另外两种芯片类型,IGBT主要是针对新能源电动车,而主控类则更高级是与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相关。
汽车上到底缺哪种芯片?
除了MCU芯片以外,其余的两种类型芯片针对的这些车型以全球化来看占比还不算太多,所以即使是芯片缺货也不足以让整个汽车行业焦头烂额……所以各位小伙伴只要记住,真正让汽车行业有瘫痪可能的就是MCU这个类型的芯片。
而MCU芯片在行业内统称微控制器,听名字可能觉得不太高级,确实它也算不上高级。比如我们日常用的电视遥控器、小孩子玩的遥控汽车,都会在控制单元上运用到MCU。只不过在规格以及严苛程度上不同,汽车上运用的会更高阶一些,毕竟装在汽车上就是人命关天的事。
主机厂为什么不自己造?
体量的芯片供应商例如英飞凌、瑞萨、恩瑞普等等都是主要生产汽车级芯片的,可能名字会有些陌生,基本上不关注汽车的是不知道这些品牌的。
那有的小伙伴会问,而我们所熟知的英特尔、AMD等这些消费级产品为什么不能直接推出汽车级芯片?汇总分析之后会有几点原因,首先这些消费级大佬是不愿意承担汽车级芯片生产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利润太低。
而且还需要与主机厂和供应商进行深度的绑定,流程太过于繁琐,同时还没有什么话语权,基本上要按照主机厂的规定来进行研发生产。所以这种既不赚钱还麻烦的事情谁还愿意做?谁还要趟这摊浑水?对不对?
我知道又有小伙伴会问,为什么主机厂不自己做?对啊!为什么不自己做?于是有的车企开始自己制造。结果发现,不论是消费级芯片还是汽车级芯片都是绕不开一道坎,就是晶圆厂代工!
可能这么说比较模糊,再简单点说,就是一个需要加工的环节。而其中有一环是IC制造,这个环节是一个资金投入巨大的环节。所以主机厂当下算了笔帐,觉得自己做芯片有点飘……成本太高,规模太大。还不如直接外包出去,找代工厂来做。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主机厂这么做,十个也这么做,逐渐的都汇集到一起。一个有趣的现象发生了,消费级和汽车级的芯片都在代工厂汇总到了一个篮子里,但是汽车级的芯片规模太小了。
小到多少,占比只有3.3%。而疫情期间所有人都在家,都在用手机、电脑网上冲浪,导致需求量过大,所以代工厂也就肯定以这类行业为主生产,毕竟挣钱嘛,转过头来看汽车级芯片就被忽略!
当然,还有疫情、火灾等情况叠加,让本就芯片不富裕的汽车行业雪上加霜,导致了大面积的汽车减产或停产。
“芯片荒”何时能好转?
所以接下来要面对的问题有两个,芯片要缺到什么时候?没有别的替换方案吗?第一个问题不难,缺芯片就像是挤牙膏的过程,现在疫情好转,消费级芯片需求量下降,会适量的将产能恢复平衡。
根据中汽协近期的一份报道,预计第三季度会有一个平衡,第四季度就会有好转。所以拿出你们的小本本记好,如果今年买车第三季度末尾或第四季度是最佳时机,到时候什么加价、等车就会有所好转。
而有没有替换的方案,答案是有!比如华为的鸿蒙系统,但从行业角度上来看整体的占比在汽车行业太低了,大概只有10%,剩下的90%都是进口……
其实这些也是给我们汽车行业敲响了一个警钟,这种汽车级别制程不高、算力不强的MCU也都很难做到自给自足。那么将来智能电动车普及之后,更大的缺口将如何补足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现在其实还未掌握逐层供应链的绝对把控权,这是一个汽车大国和汽车强国最本质的区别。我们自主品牌的例如长城、长安、吉利等企业虽然可以用最低的成本造出世界上最棒的车型,但是它们身边像博世、英飞凌这样优秀的汽车零件商企业太少了……
所以也再此呼吁一些科技公司,希望你们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芯片”上,这样不仅仅是为了汽车行业,同时在通讯以及科技行业都将有质的飞跃。
所以,以后想成为汽车强国就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到芯片研发,将这些卡脖子的上游零件产业握在自己手中,这样才能造出更好更智能的汽车,也能让整体的成本下降!所以现在你们知道汽车芯片荒究竟是什么了吧?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30秒懂车。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张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