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福别委屈,自主品牌汽车未成国人所爱,原因应当弄清楚

汽车
2021
07/07
18:36
亚设网
分享

王传福别委屈,自主品牌汽车未成国人所爱,

原因应当弄清楚

“中国人看不起自主品牌这个老毛病要改一改。我们并不反对老百姓(603883,股吧)买合资品牌,但是在买之前,希望可以到店里看看,去开开,对比一下。”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近日的这段“吐槽”引了不小的争议。从总体上讲,争议没有更多偏向于王传福,而是对自主品牌提出了许多不同看法。如为什么不选择自主品牌、自主品牌有差距、自主品牌不争气等。

王传福别委屈,自主品牌汽车未成国人所爱,原因应当弄清楚

不难看出,对国人不选择自主品牌,或者国人对自主品牌的热情度不高,王传福是感到很委屈的。不仅委屈,而且有一种“他人不醒我独醒”的感觉。而看了舆论和公众对他言论的议论,可能委屈感会更强,会更加觉得国人太崇洋媚外、太没有爱国情怀。

如果王传福的观点放在国门刚刚打开后的一段时间,可以说一点没错。因为,国门一开,外面的光瞬间射进来,很多人的眼睛被刺得生疼,但很快地,就有人被这样的光吸引住了,开始觉得国外的月亮原来这么圆,于是,疯狂地追求国外的生活,购买国外的商品,并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崇洋媚外的行列之中。那一刻,真的是崇洋媚外现象很严重。很多国产好产品,也被忽视和抛弃了。

因为,那时的中国,生产力水平还很低,能够生产的产品,不仅品种少、选择性小,而且数量也严重不足,市场关系呈现严重供不应求格局,且产品质量、外观、功能等,与外国商品相比,也存在很大差距,没有任何优势。因此,部分消费者选择国外商品,有崇洋媚外思想,也是可以理解的。

王传福别委屈,自主品牌汽车未成国人所爱,原因应当弄清楚

但是,今天的中国,早就不是当年的中国,中国的消费者,也早就不是当年的消费者,中国生产的产品,在数量和质量等方面,绝大多数都能与国外商品媲美,商品的数量也能得到充分满足,尤其商品的价格,比国外商品有一定优势。特别是生活必须品,绝大多数都实现了国产替代,广大居民不再对国外商品有什么崇拜心理,更不存在崇洋媚外心理。如家电电器、日常生活用品,包括房屋装潢用的材料、设备等,都在普遍使用国产商品,而只有极少数居民选择国外商品。而从商品的品种来看,选择的余地已经相当大。在很多领域,已经出现供大于求、产能过剩现象。

也就是说,今天完全国产化的商品,也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市场竞争、市场考验、市场检验、市场磨砺之后,才被国内消费者完全接受的,是广大居民经过比较和检验之后,才得出国产商品与国外进口商品没有区别、很多商品还是有优势这样的结论的。没有前面的比较和检验,就没有今天的广泛接受和认可,也就没有今天的国内大循环。

那么,为什么广大居民对国产汽车的认可度始终没有真正提上来,仍然对进口车、尤其是合资车更容易接受呢?显然,问题不在消费者,而在政府和企业。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特别是汽车市场呈一条线上涨阶段,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没有把重点放在推动汽车的国产化方面,没有给予国产汽车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帮助,而是把很多资源都用在了引进合资品牌方面。从汽车生产企业来看,也是放弃自主创新、自主研发、自主品牌,把资源全部用在了与国外品牌汽车的合资合作上。

虽然也有一些企业立足于自主品牌的创立和培育上,如比亚迪、奇瑞、吉利等,大型汽车生产企业,也或多或少的有一些自主品牌汽车。但是,从这些年来资源配置的情况来看,投入到合资品牌的资源与投入到自主品牌的资源,是没法比的。有多少付出,才有多少回报,这个概念,对企业来说,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了。企业没有把更多的时间、精力、资源放在自主品牌汽车的研制、品牌打造、核心技术提升方面,各级政府也是只看汽车数量、汽车销售额、汽车带来的经济增长贡献等方面,而不看汽车的出处,凭什么让广大居民去接受国产汽车呢?别的不说,这么多年来,政府在公务用车的购置方面,又有几个地方是购买自主品牌汽车的,不都是在购买合资品牌吗。

王传福别委屈,自主品牌汽车未成国人所爱,原因应当弄清楚

所以,王传福不要感到委屈,自主品牌汽车也不要感到委屈,汽车市场出现的这些问题,不是消费者的错。消费者所以没有对自主品牌汽车有很高的热情,关键还在于自主品牌没有能够真正站立起来,没有用“品牌”打动广大居民的心。要真正感到委屈,那就在产品的质量、技术、研发、品牌培育、功能改善、设计优化、水平提升等方面下功夫。总有一天,自主品牌汽车会成为广大居民所爱的。广大居民在产品消费方面,真的已经没有崇洋媚外心理,而是产品选择优先。自主品牌汽车要想真正被广大居民所认可,就必须做到自立自强,而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国人用爱国情怀去购买自主品牌上。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谭浩俊。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李显杰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