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的汽车市场可谓“墙内墙外两开花”。
近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汽车出口总计82.8万辆,同比增长115%,其中,乘用车出口63.1万辆,同比增长118%。
在刚刚过去不久的6月,国内汽车出口的规模还创下历史新高:整体汽车出口15.8万辆,同比增长150%,环比增长5.0%,其中乘用车出口12万辆,同比增长170%,环比增长3.7%。
海外疫情逐渐受控导致需求激增,是中国汽车出口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此外,在特斯拉、上汽集团(600104,股吧)MG等品牌的带动下,新能源汽车也开启了大步“走出去”的步伐。数据显示,1-6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出口8.2万辆,同比增长342%。
欧洲的排放法规趋于严格,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之一。去年以来,国内车企纷纷加快了在欧洲市场的布局,欧洲市场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也成为整体出口增长的重要引擎。
车企出口进入2.0时代
从销量规模上看,今年汽车出口涨势非常明显。如果说,受新冠疫情影响,去年汽车出口的基数本身较低,那么与2019年相比,今年的汽车出口也增长显著。
中汽协的数据显示,相比于2019年上半年,今年国内汽车出口增加了70%,其中乘用车出口增加了90%。以半年的出口量衡量,今年中国车企已经创下了新高。
7月13日,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上半年出口数据增加,主要与国际市场恢复、中国品牌汽车竞争力提升、车企海外布局更为全面以及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等因素有关。
上半年,各个海外市场的疫情逐渐缓和,疫情之后出行需求激增,汽车市场也难得地成为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在这种行情下,早在去年就恢复产能的中国车企占据了一定优势。
疫情对中国汽车生产的直接影响已经很小,主要是芯片供应会受到波及,但不少海外工厂的生产陷入停滞,导致原本的供应不足,这给中国车企的汽车出口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对于汽车和出行的需求激增是全方位的。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此前曾关注过同样刚从疫情中恢复的美国市场,美国市场的新车、二手车以及租车价格都出现了罕见的暴增,后两者还直接推动了美国5月份CPI同比增长5%,创下13年以来的最大同比增幅。
汽车在不少海外市场已经成为紧俏产品。上汽集团总裁助理、国际业务部总经理余德透露,今年上汽出口的汽车在很多地区都涨价了,并且现在的价格还有一定试探性,仍存在弹性,部分车型尤其涨得厉害。
不过余德也指出,汽车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年初贵金属涨价,以及疫情导致的物流成本飙升。“物流成本太高了,今年一个箱子七八千美元,甚至10000美元。”余德感慨,供应链的稳定太重要了,因此上汽开通了几条自营国际航线,由旗下安吉物流运营,今年3月,上汽还与中远海运合资成立了一家物流公司,进一步保障供应链。
上汽自营国际航线背后,中国车企已经集体进入出口的2.0时代。过去很多年,汽车出口只是出口汽车,现在各家车企不但出口汽车,还出口了产业链上的物流、金融、服务甚至充电桩等基础设施,以“成建制、体系化”地卖车。
与此同时,很多车企也开始真正地“走出去”,与过去多年只是在海外建立CKD(全散件组装)工厂不同,如今上汽、长城汽车(601633,股吧)等车企纷纷开始在海外投建生产基地,这种着眼于长期的投资,显示了他们在海外布局的决心。
新能源汽车出口欧洲仍有不少挑战
新能源汽车的出口是今年中国汽车出口的一大亮点。中汽协数据显示,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出口8.8万辆,同比增长298%,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出口8.2万辆,同比增长342%。
需要指出的是,今年4月起,特斯拉在上海工厂生产的车型也开始出口欧洲等地,据乘联会数据,特斯拉4-6月出口总计3.07万辆,剔除这一部分,以中国品牌为主的其他新能源汽车上半年出口总量也在5万辆以上,粗略来看上半年出口量同比也增长超过170%。
上汽集团、奇瑞汽车、吉利汽车等车企均有不少新能源汽车出口。上汽方面的数据是,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万辆,其中MG品牌在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等欧洲发达国家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便有1.26万辆左右。
欧洲市场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主要增量市场,受欧洲国家碳排放政策及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影响,欧洲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近两年出现爆发式增长,去年还取代中国成为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在这样的大势面前,中国车企纷纷抢滩欧洲。
上汽MG品牌于2019年底正式进入欧洲,2020年MG品牌与上汽旗下商用车品牌大通在欧洲销售新能源汽车合计2.5万辆,根据上汽集团的规划,到2025年,上汽欧洲销量力争突破30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占到70%-80%。
上汽MG是较早布局欧洲市场的乘用车品牌,除了上汽,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一哥”比亚迪也开启了乘用车进入欧洲的步伐。今年6月7日,比亚迪首批唐EV发运挪威,挪威是比亚迪乘用车出口欧洲的首发市场,预计今年全年累计会发运1500辆唐EV。
另外,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也公布了进军欧洲市场的计划,另一家造车新势力爱驰汽车则已经率先行动,去年5月首批车型便已出海,截至2021年7月初,爱驰共计出口2578辆汽车,其中2021年累计出口1549辆。
欧洲作为汽车工业的发源地,是外来品牌较难突破的一个市场,但是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的趋势为中国品牌挺近欧洲提供了绝佳机会。“我们会在这几年加速布局,要牢牢抓住这个先发优势。”上汽欧洲公司副总经理刘新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不过欧洲市场的竞争也相当激烈,除了特斯拉这样同属于进口的外国品牌,还有大众、沃尔沃、雷诺等本土品牌,刘新宇坦言,欧洲人对品牌的忠诚度很高,这会是新的品牌进入欧洲市场的挑战之一。
对于中国品牌而言,抓住市场需求,进行差异化竞争或许是取胜之道。刘新宇介绍,目前上汽在欧洲市场主推MG ZS,是一款小型车,这能够满足欧洲市场的大众化需求,因为欧洲人相对来说没有储蓄的习惯,普通消费者购车也会倾向于性价比高的产品。
他特别强调,在欧洲卖车,价格一定要维持在合理水平,千万不能扰乱当地市场。“中国市场上不少人喜欢做价格杀手,价格杀手能快速地占领市场,但会带来长久伤害,在汽车领域,你管理不好价格,三个月之后,汽车的残值立马下来。”
(作者:彭苏平 编辑:张星)
(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