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车市盘点:各品系市占率大幅调整 德系“最受伤”

汽车
2021
08/12
14:33
亚设网
分享

财联社(北京,记者 徐昊)讯,随着上游芯片短缺问题的不断加剧,7月,不同车系的市占率出现较大调整。

8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自主品牌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6.4%,占有率比上月增长2.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升11.1个百分点。在主要外国品牌中,与上月相比,美系乘用车销量小幅增长,其他外国品牌有所下降,其中韩系和德系下降更为明显。与上年同期相比,法系销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美系略增,其他外国品牌均呈较快下降。

乘联会此前日公布的数据亦表明了市占率的这一变化。其中,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42.5%,同比增9个百分点。而受制于供应链的巨大缺口,7月德系车市占率为18.3%,较上月下降4.4个百分点;日系车7月市占率22.1%,微降0.1个百分点;美系为6.7%,微降0.5个百分点。

“尽管日系、美系零售市占率并未受过多影响,但从批发量情况看,除丰田外,日系的本田、日产、马自达、三菱以及美系的通用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乘联会秘书崔东树表示。

7月车市盘点:各品系市占率大幅调整 德系“最受伤”

大众“拖累”德系表现

德系品牌7月市占率的下降,与大众在华的羸弱表现密不可分。

数据显示,南北大众7月在华销量几近腰斩,成为德系品牌的最大拖累。其中,一汽-大众7月销量为99599辆,同比下滑40.89%;上汽大众7月销量为70001辆,同比下滑47.76%。

大众的疲软在今年第二季度就已有所显现。大众汽车集体在其今年半年报中便便是,中国作为最大单一市场,贡献了184.62万辆,同比增长16.2%,未跑赢大众集团在全球范围内的平均水平。大众集团坦承,“今年二季度,销量在中国确实遭遇了明显下滑。”

“第二季度汽车行业面临半导体芯片短缺的挑战,这导致我们的产能无法满足客户的大量需求。”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冯思瀚对此解释称。

此后,尽管大众汽车品牌首席财务官Alexander Seitz表示,有迹象显示半导体供应瓶颈正开始缓解,但7月,大众汽车在华的销量仍然没有太多起色。目前,大众采取了优先生产利润较高车型的方式来确保整体利润的增长,同时在终端层面,大众品牌的优惠力度也在缩小。

“德系品牌受制于供给巨大缺口,目前仍处于调整蓄势的阶段。”崔东树认为。

不可忽略的是,以上汽大众帕赛特和途观L为代表的德系车型由于口碑问题,正逐渐走下“神坛”。2020年,上汽大众全年累计销量为150.55万辆,同比下滑24.79%。今年以来,上汽大众也仅在2、3两月出现了同比增长的情况。因此销量的下滑也不能以芯片短缺一言以蔽之。

日、美系销量下滑原因最复杂

同样,日系和美系的销量也受到了芯片短缺的较大影响。日系五大品牌中,除丰田基本持平外,其他四大品牌7月同比降幅均超过20%。其中,马自达下滑24%、三菱下滑23%、本田和日产均下滑21%。

针对7月销量出现下滑,本田中国给出了比较直接的解释,“零部件供应紧张”。此外,财联社记者曾在7月对广汽丰田暂停装配线的消息进行了独家报道,这一消息得到了丰田中国的确认。

与本田相比,日产的产销情况更加复杂。日产汽车公司高级副总裁,东风汽车(600006,股吧)有限公司总裁山崎庄平在近期称:“过去3个月,包括日产汽车在内的整个汽车行业的业务都遭受外部因素影响,面临着挑战,尤其是日产在华的核心运营区域受到了水灾影响。”

与此同时,日产还面临着对单一产品过于依赖的情况。其中,轩逸7月销量为37067辆,几近东风日产整体销量的一半。但同去年同期相比,轩逸的这一销量下滑超过了17.6%,严重拖累了东风日产今年7月的表现。

与东风日产过度依赖轩逸相仿,美系品牌中的上汽通用亦存在这一问题。上汽通用在7月销量出现明显下滑,当月销量90017辆,跌幅超过20%。在销量占比较重的车型中,仅有别克昂科威7月销量同比微增,其他包括别克英朗、GL8和君威等在内的主力车型,同比销量均出现较大下滑,其中,GL8和君威降幅均超过30%,英朗降幅亦达到了17%。

同为美系品牌的长安福特,成为本月合资板块中为数不多的销量上涨的品牌。其中,锐际、探险者系列成为支柱车型,林肯品牌在7月销量也超过7700辆。

“福特力保中国大区的产销,因而长安福特锐际、福睿斯以及福克斯等几款重磅车型没有受到缺芯影响,产能得到了保障。”有行业分析人士表示。

自主“蚕食”合资订单

7月自主品牌头部企业产业链韧性强、有效化解芯片短缺压力,变不利为有利,在新能源市场获得明显增量,从而带动了自主品牌7月整体市占率大涨。

在自主品牌的前三强中,长安系自主品牌乘用车7月销量突破9万辆,同比增长14.1%;长城汽车(601633,股吧)则为91555辆,同比增长16.87%。吉利汽车虽有同比6%的下降,但7月销量也达到了99275辆。此外,奇瑞汽车7月销量55566辆,实现了62.4%的同比增幅。

“合资品牌没有车可以买,很多消费者不愿意去等。”崔东树分析表示,芯片不利的情况下,反而给了自主品牌更多的机会。

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也占据了绝对优势。从批发情况看,7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28.4%;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19.3%;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2.1%。

乘联会数据显示,7月新能源汽车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企业有比亚迪(50387辆)、特斯拉中国(32968辆)、上汽通用五菱(27347辆)、上汽乘用车(13454辆)和广汽埃安(10506辆)。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中国7月国内交付量仅8621辆,其他均为出口。

此外,蔚来、小鹏、理想、哪吒和零跑等5家活跃在市场的造车新势力车企,也为7月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贡献了34975辆新车。

在高端市场领域,指导价30万元以上的红旗H9、理想ONE及蔚来ES6 7月销量分别为2505辆、8658辆和3669辆,均在各自的细分领域均占有一席之地。

(董云龙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