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发生的重大交通事故,小幅地反应到了造车新秀们的股价上。
8月16日,从特斯拉到蔚来、小鹏汽车、理想汽车,股价纷纷下挫,跌幅分别为4.32%、5.80%、6.65%、3.49%。
在蔚来,刚刚发生的31岁企业家林文钦不幸去世的交通事故,正对其自动驾驶功能(NOP领航状态)产生强烈质疑。事实上,在此之前,其发生的严重事故,已有多起。比如,7月30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大道,撞击石墩后,一辆纯电动轿跑SUV蔚来EC6损毁严重并发生自燃,车主不幸遇难;5月,北京建国门内大街,网传一辆蔚来ES8发生事故,车辆前部损毁严重,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而一场尖锐的指控,又将其拖入了空前的舆论危机:8月16日,林文钦家属委托代理律师林丽鸿宣称,在没有经过交警同意的情况下,蔚来的技术人员私自接触了涉案车辆,并进行了操作;8月15日,交警传唤了该蔚来技术人员,做了笔录;如果调查结果是车辆数据被篡改或毁灭,那就是涉嫌刑事犯罪,蔚来公司需要承担全部责任。
尽管蔚来很快就对这番指斥进行了全盘否认,但在没有警方一锤定音之前,舆论已难以轻易反转。
而让蔚来更加难受的,还有一个隔空喊话。喊话者是蔚来ES8创世版车主,也是蔚来事故车主林文钦的朋友、合伙人和购车推荐人。
他说,事故发生后,他非常悲痛,极度自责。“8月13号我们家属和交警要求蔚来给到一些车辆行驶数据,及提取车内行车记录数据,……在8月13号派了一个不专业的工程师,折腾了好几个小时去提取车内行驶记录,结果只提取到10个今年大部分1月份的行车记录视频,我感到非常不可思议,这是选择性提取吗?
“希望接下来对于案件的调查工作蔚来这边能全力配合我们亲属和交警部门,请你们有效率一点,给我们想要的所有,不要套路我们了,还原事实的真相,拜托了可以吗?”
《正经社》注意到,同样是8月16日,大洋彼岸的美国,又传出了美国政府正式调查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的消息。根据美联社的报道,特斯拉自2014年以来推出的在美国销售的所有款式车辆,从Models Y、X、S到3等,几乎都在调查之列,涉及的车辆高达765000辆;确定的一部分事故里,共有17人受伤、1人死亡。
按照时间线不完全梳理,全球首例“自动驾驶”致死事故发生在中国:2016年1月20日,京港澳高速河北邯郸段上,一辆特斯拉轿车撞上一辆道路清扫车,特斯拉司机当场身亡。
紧接着,2016年5月7日,佛罗里达州一条州际公路上,一辆特斯拉Model S撞上一辆突然左转的大型牵挂型卡车,曾在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服役11年的特斯拉车主当场死亡。
2020年6月1日,中国台湾嘉义县中山高速公路上,一辆特斯拉白色Model 3,直接撞上了前方一辆侧翻的货车。
2021年4月17日,中国广州东方名都到凤凰城路段,一辆特斯拉轿车撞击到路边水泥桥体,车体严重烧毁,导致1人死亡。
4月19日,上海车展现场,一位特斯拉女车主,登上特斯拉展车车顶,大声高喊“特斯拉刹车失灵”,引起舆论哗然。
事实上,多年来,针对特斯拉车祸事故的调查,美国政府始终不曾放弃。其中,2020年1月,对其的调查就涉及“失控加速”、“刹车失灵”等问题。
美国政府公布的资料显示,2018年以来,跟特斯拉自动辅助驾驶系统(Autopilot)或“交通感知巡航控制”(TACC)系统有关的车祸,已确认了11起,具体情境为在第一响应人使用手电筒、发焰筒、发光箭头指示牌或是锥形危险警告牌时,特斯拉最终还是跟其他车辆发生了碰撞。
如此一来,有不少车主指斥特斯拉为“没有驾照的马路杀手”,也就不足为奇了。
《正经社》梳理获悉,在自动驾驶领域,特斯拉曾对外吹嘘其Autopilot功能是“完整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在社交平台上,马斯克本人也多次转发特斯拉用户仅靠系统去处理紧急情况的视频。其中一位特斯拉粉丝甚至在高速公路上放开双手,任由车辆自行躲避大卡车。不久后,这名粉丝因开着Autopilot功能撞上大卡车,车毁人亡。
有业内人士认为,如今,造车新秀们纷纷投下重注的“自动驾驶”,又来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对于任何一个正向的新生事物,尤其在科技领域的探索,人们都应该持欢迎与支持的态度。但汽车出行是一件人命关天的大事,在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之前,就放弃理性审慎的原则,甚至夸大性地将之作为卖点,是必须遭受唾弃且承担后果的行为。
就这个角度而言,造车新秀们8月16日的股价波动,显然还属于“小幅”范畴。何况,被突兀暴拉后股价大幅透支的蔚来们,迄今为止仍然处于亏损状态;特斯拉的最新市盈率,也仍然高达370多倍。【《正经社》出品】
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校对|然然
声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喜欢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正经社,我们将对上市公司持续进行价值发现与风险警示
转载正经社任一原创文章,均请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
添加微信号fxyayaya或后台留言,新文章发布24小时后可进行转载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正经社。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张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