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长城市值暴涨500亿仍落后比亚迪,*ST众泰斩获8涨停涨超24%

汽车
2021
09/04
18:32
亚设网
分享

8月,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锂、铁、钴等上游原材料相比整车制造板块更受资本追捧。

据wind数据显示,8月,锂电池行业上游盐湖提锂指数、锂矿指数大幅领涨一众概念板块,区间涨幅超50%。另外,铁矿石指数、钴矿指数、锂电电解液指数、锂电正极指数涨幅均在20%左右,与此同时,新能源指数也涨约14.6%。

对于市值长居高位的新能源板块,曾有投资人表示,新能源板块存在结构性泡沫。

9月2日,国信证券(002736,股吧)高级研究员张立超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判断是否存在泡沫,需要从板块及个股的上中下游投资逻辑、国家碳达峰目标、现有的市场渗透率等角度出发进行分析”。

回到整车板块,8月,传统车企表现较为坚挺,但港美股上市的新势力股价较为跌宕。其中,美股上市的蔚来(NIO.N)、法拉第未来(FFIE.O)区间股价跌幅超10%;恒大汽车(0708.HK)则继续下挫,8月市值跌破千亿港元关口。

基本面上,汽车股受财报季影响较大。尽管从营收规模及净利润看,以上汽集团(600104,股吧)(600104.SH)为代表的传统车企仍具备绝对优势,但无法掩饰其在资本市场的落寞。

截至8月31日收盘,各车企市值前三分别为比亚迪(002594.SZ)、长城汽车(601633,股吧)(601633.SH)、蔚来,而上汽集团总市值为2257亿元,落后于小鹏汽车(XPEV.N),理想汽车(LI.O)也距其一步之遥。

8月长城市值暴涨500亿仍落后比亚迪,*ST众泰斩获8涨停涨超24%

来源 | 车企官图

长城距比亚迪仅相差一个广汽集团

8月,A股上市乘用车板块普涨,12家上市车企中仅江淮汽车(600418,股吧)(600418.SH)8月股价出现下滑,市值缩水19.1亿元。

具体来看,长城市值领涨一众汽车股,当月市值涨了497.9亿元,股价涨幅达8.9%。值得关注的是,该股已连续两个月大幅领涨,加上7月市值增厚的约1577.15亿元,长城汽车两个月市值涨超2075亿元。

8月长城市值暴涨500亿仍落后比亚迪,*ST众泰斩获8涨停涨超24%

来源 | 时代财经制图

截至8月31日收盘,长城汽车距目前的A股“汽车股一哥”比亚迪仅相差了1840.4亿元,相当于一个广汽集团(601238,股吧)(市值为1913.7亿元)。

8月,*ST众泰(000980.SZ)依然“妖气十足”,当月涨停最多,达8次,期间跌停2次,上榜龙虎榜2次。龙虎榜数据显示,*ST众泰8月上榜时间分别在8月5日和16日,分别被净卖出82万和1332万,且无论是买入、卖出前5,均清一色游资身影。

消息面上,8月16日晚,*ST众泰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称,8月12日、8月13日和8月16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12%,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形。据悉,该股此番涨停背后是其披露了新重整意向投资人。值得关注的是,期间还传出威马汽车和吉利控股有意参与重整,不过该消息随后被上述车企双双否定。

8月27日,据*ST众泰晚间披露半年度报告,该公司2021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为3.84亿元,同比下滑50.08%;亏损7.53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0.34亿元。报告期内,公司停止生产经营范围扩大,业务进一步下降。

港股方面,上市乘用车板块迎来新股理想汽车,但该股上市后表现不甚乐观,截至8月31日收盘股价跌去约2%。

除了理想汽车(2015.HK)外,恒大汽车当月股价领跌,区间跌幅约52.56%,市值跌破千亿港元关口,由月初的1221.12亿港元蒸发641.82亿港元,截至31日收盘,该股仅剩579.3亿港元。

美股方面,除了特斯拉、小鹏汽车依然坚挺外,包括理想、蔚来、法拉第未来(FFIE.O)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挫,其中,蔚来、法拉第未来区间股价跌幅超10%。

从消息面上看,蔚来8月发生了较大的舆论事件,因自动辅助驾驶事故风波,期间甚至发生车主“内讧”事件。从最新销量来看,因个别零部件供应严重受限等制约产能问题,蔚来8月交付量甚至跌出新势力前三。

落寞的传统车企

虽然车企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各不相同,但归根结底,业绩支撑仍是最重要因素之一,而从目前已公布的车企三季报数据来看,其未来在二级市场上的走势也能预知一二。

8月长城市值暴涨500亿仍落后比亚迪,*ST众泰斩获8涨停涨超24%

来源 | 时代财经制图

从营业收入看,上汽集团以3566亿元营收位居第一,比亚迪、北京汽车分别以908亿元、903亿元营收分居2、3位。海马汽车则以9.25亿元营收垫底。从净利润看,上汽集团、东风集团、广汽集团则分别以133元、86亿元、43亿元位列前三。蔚来上半年则亏损55.3亿元,排名倒数第一。

尽管从营收规模及净利润看,以上汽集团为代表的传统车企仍具备绝对优势,但却无法掩饰其在资本市场的落寞。

截至8月31日收盘,各车企市值前三分别为比亚迪(7925亿元)、长城汽车(6084亿元)、蔚来(4166亿元),而上汽集团总市值为2257亿元,落后于小鹏(2347亿元),理想汽车(1953亿元)也距其一步之遥。

从市值/营收比看,上汽集团比值仅为0.63,不如同位于传统车企同阵营的海马汽车(12.27)、长城汽车(9.83)、吉利汽车(5.09),也远远落后于新势力阵营的蔚来(25)、小鹏(34)、理想(22)。

对于上述现象,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这或因为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板块表现不算突出,资本市场仍将其视为传统汽车,而比亚迪等则在智电方面实力相对较强,享受到新能源板块红利。新势力虽然在规模、技术方面没有什么优势,但他们给予了资本市场故事,成长性预期也不错,被资本青睐并不意外。

对此,一位传统车企的中层向时代财经表示,“传统车企与新势力风格不同,自我营销重视市值,闷头干活看产值。”

对于市值长居高位的新能源板块,9月2日,国信证券高级研究员张立超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短期来看当前新能源汽车板块存在着一定的泡沫风险。”

他认为风险主要来自几个方面。首先,是上游以金属锂、钴等代表的电池原料,中游以电机电控、汽车芯片等环节的供应紧张,中上游供给紧张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易使下游车企利润承压。

其次,是结构性产能过剩。目前已出现国内新能源车整车制造过程中高端产能不足和低端产能过剩并存并存的局面,且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增长明显滞后于产能增长。

再者,是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范围肆虐,而我国车企的部分关键零部件仍由国外企业供给,存在一定的供应链断链风险,且全球经济下行及出行需求减少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份额。

“虽然短期存在一定风险,但长期向好趋势不变。”不过张立超强调,“长期来看,受益于近年来技术持续进步、车企自身能力不断增强,国内新能源车的供给端持续优化,新能源车的市场渗透率有望继续加速渗透,叠加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规划提速,新能源车普及率将快速提升,未来新能源车长期向好的趋势不变,可作为长期投资的赛道选择”。

(备注:1.数据来源:Wind;2.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操作建议。)

(李显杰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