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讯)“华为不造车。”今年5月,华为再次发声澄清造车传闻,重申这项2018年就已明确的长期战略。
就一定不造车吗?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昨天(24日)回应观察者网等媒体时表示,“我们清楚我们做什么合适,清楚我们在求生存阶段要做什么。”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可能想造车,但他只有一票。
徐直军打比方说,现在智能汽车就像智能手机的早期一样,人人都可以做智能汽车。但未来能有几个自动驾驶汽车品牌存在,还不知道。成王败寇,要用结果来证明。
25日上午,华为发布全新发布操作系统欧拉(openEuler)。发布前夕,徐直军向媒体表示,如果能够把关于欧拉的规划目标全部实现,困扰中国的“缺芯少魂”问题就能解决一半,我们国家就有“魂”了。
以下为部分采访实录:
记者:在智能汽车方面,华为很明确要做一个供应商。但从实际销量等现在的进展来看,可能传递出了不是那么受信任的感觉。
一直以来,对于华为坚持不造车,大众舆论会觉得是否过于偏执?你们有没有动摇,就一定不造车吗?比亚迪自己造车,也不影响他搞电池方面的合作。
徐直军:各有各的选择。华为公司过去跟你们媒体打交道多少年?很多选择大家都觉得不可理解,但是每一个企业都知道自己怎么定位最好。
我们老余(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就不服气,但老余只有一票。因为老余作为华为品牌的代言人,面对的是消费者,他就可能想造车。但对华为公司整个高层团队来讲,我们清楚我们做什么合适,什么不合适,清楚我们在求生存阶段要做什么,清楚未来应该怎么做。
所以说为什么要造车呢?如果我们能够做一个500亿美元的车部件公司,做一个还是从我们ICT(信息与通信技术)延伸出去领域的公司,毛利高,不用天天为今天卖几台,明天卖几台,今天要召回,明天要召回而烦恼,我日子不好过多了吗?你说有几个造车的挣了很多钱的?
记者:特斯拉的市值是7000亿美元。
徐直军:有几个造车的挣了很多呢?不造车说不定挣的钱更多,对不对?
所以没有为什么,这是一个选择,而选择的对与错,现在也没法衡量。成了就是对的,没成就是错的。
记者:那对于现在有些车商不信任华为的问题,有没有什么解决思路?
徐直军:我为什么要管他信不信任?我的大脑和灵魂是有限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我们在选择自动驾驶的伙伴上是严格限制的,必须我批准。我为什么要搞那么多家呢?
汽车也是慢慢地走走走,最终不可能留下那么多家,关键是哪家企业真正能够做到自动驾驶,让你安心地坐,让你不怕死,我还能够承诺你不死。
所以说,我们在选择自动驾驶的伙伴时有严格限制。关键是要去摸高,真正做到了就牛,做不到啥都不是。未来汽车品牌能够生存多少,谁知道呢?
现在智能汽车就像我们智能手机的早期一样,人人都可以做智能汽车,就像我们原来人人都可以做智能手机,一脚踢过去一堆。那未来走向自动驾驶车的时候,能有几个品牌存在,还不知道。所以我们要选准伙伴一起做。10年以后,20年以后,我们还有机会看得到整个产业到底是怎么样。最终就看谁做得到,做到了就牛。如果你做了一堆,最后什么都没做到,这就死了。
这就像智能手机一样,你们那时候开口就是“余大嘴”,一写就是“余大嘴”,觉得余承东说的不可能。现在客气一点,不写他“余大嘴”了。为什么不写了呢?因为你们觉得他这个“大嘴”都实现了,再写都不好意思了,对吧?你们现在尊敬他一点了,对不对?
成王败寇。成功的一切都是对的,失败了一切都是错的。
所以你的问题现在为什么没法回答?因为要用结果来证明。我们清楚我们的优势在哪里,或者清楚未来应该怎么选,选择了就要坚守。按你们的逻辑,谁都该造车了。越是人人都造车的时候,越要冷静。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