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保险业前8月保费数据的出炉,备受市场关注的车险成绩单也浮出水面。9月29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8月单月车险保费依旧未走出负增长的“泥沼”。告别车险“一险”独大,财险市场正逐渐呈现出车险与非车险“两分天下”的局面。业内人士表示,被寄予厚望的非车险也需注意背后的专业化经营和风险管控。
综改周年保费“负”收官
在“降价、增保、提质”的主基调下,自去年9月19日开始实施的车险综合改革已满一周年。
数据显示,2021年前8月,车险原保费收入为4950亿元,同比下降9.4%。具体到单月数据来看,8月单月下滑13%。而自综改以来,财产保险公司的单月车险保费收入下滑趋势明显,除今年2月单月车险保费收入实现正增长外,其他月份均为负增长,且2月至今,单月车险保费收入的降幅在不断增大。
对于车险保费收入持续下滑的主要原因,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朱俊生分析称,一方面是因为车险综合改革导致车均保费下降;另一方面,目前新车消费处于低迷时期,新车的增量相对比较平缓,造成车险保费收入下滑。
来自中汽协的最新产销数据显示,今年8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72.5万辆和179.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8.7%和17.8%。
那么,车险保费下滑拐点何时出现?朱俊生表示,除了受车险改革影响,还取决于汽车消费在未来是否会有比较大的提升,如果未来汽车消费没有比较大的提升,可能未来整个车险的保费增速相对会比较平缓,很难回归到之前高速增长的态势。
朱俊生称,在车险改革大背景下,保险公司一方面要加强产品创新,通过产品创新建立差异化的优势,另一方面,险企要注重服务的提升,尝试利用新技术,更好地提升客户的体验,加强同上下游企业的合作,给用户提供全方位的理赔服务、道路救援服务等。险企未来的竞争优势可能要取决于成本的管控,通过数字化的手段优化渠道的管理、费用的控制,让成本有相对的优势,对于险企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
非车险比重攀升 能否挑起大梁?
车险保费下滑的同时,占比也随之下降。与之相对应的是,非车险保费在财险业务中的占比提升。统计发现,2021年前8月,非车险业务比重约为48%。而在2019年以及2020年,该数据则分别为37.1%、39.3%,提升明显。
银保监会此前表示,通过改革,非车险业务在财险业务中的占比已基本接近美国(43%)、日本(50%)等世界主要经济体平均水平。
财险市场正逐渐呈现出车险与非车险“两分天下”的局面。重塑行业格局的背后,是一大批财险公司加码发力各类非车险业务。
监管方面也力促行业转型。《推动财产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便明确提出财产保险业未来三年的发展目标,明确要推动行业从以车险为主向车险、非车险发展并重,在政策层面为非车险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目前,财险公司的非车险保费收入也涌现了新的增长点。2021年前8月,财产保险公司的健康险、意外险、农业保险、责任保险和家庭财产保险的保费收入均呈两位数增长。其中,健康险增长速度最快,较2020年同期增长了33.3%。
不过,财险公司抢滩非车险市场的同时仍需提高警惕。朱俊生提示称,目前健康险的增量保费占比较高,对于保险公司拓展非车险是很有帮助的,但是也特别注意背后的专业化经营和风险管控。目前健康险产品的同质化较为严重,行业竞争也比较激烈。
针对车险综合改革,中诚信国际研报分析称,此次车险综合改革目前阶段性成效显著,社会效益良好。对财险行业而言,短期内险企经营面临一定挑战,保费增速换挡,盈利空间承压;但长期来看,有利于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车险高质量发展,促进险司转型和分化。
该研报称,中小财险公司在定价数据、成本有效分摊方面仍存在短板,短期内无法有效压降成本以弥补快速增长的赔付支出,盈亏平衡线快速击穿,行业承保利润面临较大压力。
对于中小财险公司未来的发展路线,朱俊生建议称,一些中小公司在车险综合改革的背景之下,应更多地走专业化路线,或者聚焦细分市场,在细分市场上实现差异化定位,给市场带来一些多元化的补充。
北京商报记者 陈婷婷 实习记者 李秀梅
(李显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