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10月,汽车销量为233.3万辆,同比下降9.4%。其中,新能源汽车延续增长趋势,10月销量38.3万辆,创历史新高。
此外,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明显。10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零售渗透率为18.8%,1-10月渗透率为13%,较2020年5.8%的渗透率提升明显。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36%;豪华车中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12%;而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有3.4%。
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增的背后,离不开金融机构的分期购车服务。
开甲财经梳理发现,比亚迪、广汽埃安、特斯拉、小鹏、理想等均提供分期购车方案,具体首付比例、年化利率如下:
其中,多家新能源汽车提供自营贷款,具体放贷牌照信息如下:
比亚迪:比亚迪汽车金融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金融)成立于2015年2月6日。工商资料显示,比亚迪(002594.SZ)及比亚迪精密制造合计持有比亚迪汽车金融80%股份,西安银行(600928,股吧)(600928.SH)持股20%。
特斯拉:特斯拉融资租赁(中国)有限公司(特斯拉租赁)成立于2018年12月19日。
小鹏:广州小鹏汽车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小鹏租赁)成立于2018年6月7日。
哪吒:众鑫(广西)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众鑫租赁)成立于2021年6月3日。工商资料显示,穿透之后,哪吒汽车持有众鑫租赁100%股份。
广汽埃安:广汽汇理汽车金融有限公司(广汽汇理)成立于2010年5月25日。工商资料显示,广汽集团(601238,股吧)(601238.SH)持股50%,法国农业信贷集团旗下东方汇理个人金融持股50%。
开甲财经注意到,中国银行(601988,股吧)、建设银行(601939,股吧)、招商银行(600036,股吧)、平安银行(000001,股吧)的汽车分期业务均由信用卡部门提供。根据四家银行披露的2021年半年报,以汽车消费分期助力国产新能源汽车发展成为共识。其中,平安银行在半年报中披露,今年上半年,本行汽车金融贷款新发放 1315.75 亿元,同比增长 36.8%。
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在2021年半年报-信用卡业务中指出,贯彻绿色金融发展理念,以汽车消费分期助力新能源汽车销售,重点支持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发展。截至2021年6月末,信用卡累计发卡量13,342.91万张,上半年实现信用卡消费额7787.36亿元,实现信用卡分期交易额1864.79亿元。
建设银行
建设银行在2021年半年报-信用卡业务中指出,创新数字化经营思路和打法,持续加强信用卡业务精细化管理。与 30 余家头部商户开展合作,打造“龙卡信用卡 优惠 666” 营销品牌,加大分期产品创新,推进新能源汽车分期业务发展;推进特惠商圈建设。
招商银行
招商银行在2021年半年报中指出,报告期内,本公司持续夯实业务基础,加大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力度,推动信用卡业务长足发展。具体包括: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加大中低风险客户的资产经营力度,强化汽车分期、专项分期业务经营,同时推出专享消费分期卡。
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末,招商银行零售贷款和垫款余额2.82万亿。其中,小微贷款5394.20亿元,个人住房贷款1.32万亿,信用卡贷款7465.59亿元,其他274.96亿元(注:其他含商用房贷款、汽车贷款、住房装修贷款、教育贷款、互联网联合消费贷款,及货币资产质押的其他个人贷款)。
招商银行信用卡页面显示,无论是否持有招行信用卡,都可以办理招行汽车分期;招行汽车分期已与超过40个汽车品牌开展战略合作,提供最低0手续费0利息的金融方案。
平安银行
平安银行2021年半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6月末,本集团及本行个人贷款和垫款余额1.76万亿。其中,房屋按揭及持证抵押贷款6041.52亿元,新一贷1489.00亿元,汽车金融贷款2774.15亿元,信用卡应收账款1736.12亿元。
截至报告期末,汽车金融贷款余额 2,774.15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12.6%。2021年上半年,本行汽车金融贷款新发放 1315.75 亿元,同比增长 36.8%。其中,个人新能源汽车贷款新发放 59.58 亿元,服务客户 2.92 万户。据此计算,上半年新发放的个人新能源汽车贷款占平安银行汽车金融新发放贷款的4.53%。
华晨东亚汽车金融
华晨东亚汽车金融官网显示,其合作汽车品牌包括捷豹、路虎、金杯、特斯拉、鑫源汽车、哪吒汽车。值得注意的是,华晨东亚汽车金融针对不同汽车品牌,其合作客户年利率相差很大。
以有效期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特斯拉和路虎为例,特斯拉36期年利率为7.51%,而路虎36期年利率为9.95%。
微众银行
微众银行官网披露,我们推出“互联网+汽车金融”产品“微车贷”,致力于为广大购车、用车、养车消费者和车商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金融解决方案。根据介绍,微车贷由微众银行或微众银行及合作银行提供的联合贷款,该贷款贷后服务与微众银行单独放款并无差别。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开甲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