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北京,记者 徐昊)讯,12月8日,乘联会发布数据显示,11月广义乘用车市场零售184.5万辆,同比下降12.5%,环比增长6.2%。
“三季度汽车芯片供给的至暗时刻已过,原预计芯片供给改善促使生产回升到去年11月水平,实际环比增长14%左右,但仍未回到去年水平,供给不透明的瓶颈因素仍在。”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认为,12月资源供给短缺将进一步缓解;同时,2022年春节在2月1日,较去年过节提前11天,有利于12月的车市零售加速回暖,12月市场仍可期待。
合资品牌芯片短缺“后遗症”难愈
乘联会数据显示,国内11月乘用车生产222.9万辆,环比增长13.9%;批发销量215.0万辆,11月末厂商库存环比增长8万辆,渠道库存环比增加19万辆。
“芯片供应的改善让生产逐步得到恢复,并回归到以生产推动销量的情况。同时,经销商也开始加大库存量,以为年末销量冲刺做准备。”崔东树表示。
然而,合资品牌依然受到芯片短缺“后遗症”的影响。数据显示,自主品牌11月国内零售份额达到了46.3%,同比增6.9个百分点。而11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78万辆,同比下降23%,环比增长1%,相对2019年11月下降21%。
从具体品牌看,上汽大众11月销量13.5万辆,同比下降17.99%;上汽通用13.7万辆,同比下降8.06%。从今年以来,这两个品牌一直是上汽集团(600104,股吧)的“拖累”,致使其累计销量从10月开始出现负增长,并在11月将这一数字扩大到-1.06%。依靠日系品牌支持销量的广汽集团(601238,股吧)也面临着同样的尴尬。
不仅是广汽集团旗下“两田”,整个日系品牌11月在华表现均较为低迷。其中,丰田汽车11月销量17.22万辆,同比下降3.1%;本田13.6685万辆,同比下降20.2%;日产11.4073万辆,同比下降27%;马自达销量1.47万辆,同比下降21.2%。
狭义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前十名的座次,也表明了日系品牌表现的整体羸弱。吉利汽车、上汽乘用车、长城汽车(601633,股吧)、奇瑞汽车和比亚迪五家自主品牌上榜狭义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前十,其中吉利超过上汽大众,排名一汽-大众和上汽通用之后,而日系品牌仅有东风日产一家位列前十。
“目前芯片带来供给的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制约仍未完全消除,畅销车型资源依然紧张,对终端的制约仍需时间调整。”崔东树表示。
明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有望能突破20%
新能源汽车仍然是11月汽车市场的重要亮点。乘联会数据显示,11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37.8万辆,同比上涨122.3%,环比上涨19.4%。
“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油车走势形成强烈差异化的特征。”崔东树认为,新能源汽车正逐步实现对燃油车市场的替代,并拉动车市加速向新能源化转型的步伐。
多家单独公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A股上市车企中,11月均迎来了两位数以上的同比增长。而据乘联会数据,11月厂商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企业达到了14家,这一数字较上月增加了8家。其中,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小鹏汽车和广汽埃安均实现了环比两位数的增长。
随着单月批发“万辆俱乐部”阵营的扩大,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场亦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乘联会数据显示,前11个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251.4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78.3%。 11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20.8%,1-11月渗透率13.9%,较2020年5.8%的渗透率提升明显。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新能汽车市场整体向好,但两极分化依然严重。以占新能源汽车批发销量80%的纯电车型为例,A00级纯电车型11月批发销量10.8万辆,份额达到纯电动的31%;A0级批发销量5.3万,份额为15%;A级电动车为25%,三者合计,占纯电动份额的71%。
从品牌分布看,11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3.2%;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24.6%;而主流合资品牌仅有3.9%。
乘联会预计,明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有望能突破20%。另据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预计,2021年全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在330万辆左右。
(张泓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