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销均过百万辆,市占率近两成,新能源汽车“托底”一季度车市

汽车
2022
04/12
08:36
亚设网
分享

在持续“芯荒”、供应链遇考等情况下,国内车市交出今年一季度答卷。4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汽车产销量分别同比微增2%和0.2%。今年,中汽协给出5%的全新销量增长预期,但一季度并未“开门红”,产销量仅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今年3月产销量更出现双降。

虽然,受多重因素影响,今年一季度汽车行业表现未达预期,但市场渗透率持续增长的新能源汽车板块,为车市大盘“托底”。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受宏观经济影响,稳增长的任务十分艰巨,今年一季度汽车市场增速同比明显回落。但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延续快速增长势头,均超过百万辆,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

产销均过百万辆,市占率近两成,新能源汽车“托底”一季度车市

SUV、MPV销量下滑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48.4万辆和650.9万辆,分别同比增长2%和0.2%,增速相比前两个月分别回落6.8%和7.3%。其中,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549.9万辆和554.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和9%;商用车产销量分别为98.5万辆和96.5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9.7%和31.7%。在商用车主要品种中,客车和货车产销量下降明显。

相比前两个月,今年3月稍显低迷的产销量,成为拖慢车市增长脚步的重要原因。数据显示,今年3月国内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24.1万辆和223.4万辆,环比分别增长23.4%和28.4%,同比分别下降9.1%和11.7%。中汽协相关人士坦言,受疫情、芯片供应紧张、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国内乘用车销量总体表现不及预期。

同时,在乘用车板块,数据显示,今年3月乘用车销量为186.4万辆,同比下降0.6%。具体来看,轿车和交叉型乘用车产销量同比增长,但SUV和MPV销量呈现下降趋势,其中MPV销量同比下滑23.7%、SUV销量同比下滑0.1%。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乘用车,商用车板块销量下滑更加明显,今年3月商用车产销量分别为36万辆和3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8%和43.5%。

据了解,今年3月受供应链紧张和疫情影响,车企的产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部分车企出现减产或停产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导致3月国内汽车产销量低于去年同期。今年3月,因疫情影响,一汽集团紧急发布工厂停产公告。有消息称,自3月13日起,一汽集团决定,位于长春的五大整车工厂有计划的全部停产。直到4月11日,吉林省工信厅厅长孙简表示,中国一汽已于今日全面启动复工,同时首批47家零部件企业正有序复工。

“今年3月,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国内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一定影响。同时,芯片短缺等情况并未明显好转,也影响终端市场销售情况。”陈士华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今年稳增长的任务十分艰巨,地方应尽快将国家有关稳增长的政策措施细化落地,企业也应继续积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同时中汽协也建议政府部门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包括购置税减半等政策。

新能源车贡献百万销量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国内乘用车9%的销量增速背后,新能源汽车成为重要驱动力。

今年一季度,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突破百万辆,超过去年上半年销量,更接近2019年全年销量。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29.3万辆和125.7万辆,同比均增长1.4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03.6万辆和100.7万辆,同比均增长1.3倍。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新能源汽车有较强的刚需消费需求,虽然目前部分车型出现涨价情况,但目前车企消化的多为涨价前已锁定的订单,因此价格上调并未影响今年3月新能源汽车的销量。

销量持续走高的同时,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市占率也不断提升。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已达19.3%。在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看来,目前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行业的最大亮点,其市场表现已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阶段,并呈现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

不过,近期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也让新能源汽车市场存在不确定性因素。数据显示,2021年6月-2022年3月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8.8万元/吨涨至50.2万元/吨,涨幅高达470%;电池级微粉氢氧化锂价格从9.8万元/吨涨至48.5万元/吨,涨幅为395%。“因动力电池关键材料价格上涨,成本压力已由电池端传导至整车售价。”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马小利表示,今年3月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新一轮涨价期。

原材料价格带动车企造车成本上涨的同时,受疫情及供应链等因素影响,部分车企正面临交付难题。今年4月9日,蔚来汽车在其官方App上表示,今年3月以来,因疫情原因,公司位于吉林、上海、江苏等多地的供应链合作伙伴陆续停产,目前尚未恢复。受此影响,整车生产已经暂停。蔚来汽车方面表示,由于上述原因,近期不少用户的车辆会推迟交付。不仅蔚来汽车,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特斯拉的提车时间已达10周以上,而比亚迪更出现一车难求的情况。北京商报记者 刘洋刘晓梦

(李佳佳 HN153)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