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公布4月产销数据。
比亚迪继续登顶销量榜首,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0.60万辆,同比暴涨313%。据悉,这是比亚迪(002594)自3月以来连续两月单月销量突破10万辆。
与比亚迪的销量暴涨形成了鲜明反差的是新造车势力。4月,多数新造车企业交付量受供应链影响,环比呈下滑状态,且集体跌破万辆“俱乐部”。
供应链压力显现,行业内部分化凸显
5月3日晚间,比亚迪在港交所发布公告,4月,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10.60万辆,较上年同期的2.57万辆同比增长313.22%。1-4月,比亚迪累计销量39.24万辆,同比增长387.94%。这是自今年3月以来,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连续两月销量突破10万辆。相关数据显示,今年3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10.49万辆,同比增长333.06%。业内人士分析称,比亚迪销量暴涨的原因有几方面。一方面,公司在动力电池、半导体等领域均有深厚布局,可有效缓解来自供应链层面的压力;另一方面,通过前期的积累,比亚迪已在市场上建立了稳固的口碑,即便是新能源汽车售价普涨的背景下,与其他品牌相比,比亚迪也有更强的溢价能力。5月4日,小康股份(601127)披露公告,4月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8552辆,同比增长187.56%;其中赛力斯销量3439辆,同比增长1248.63%。券商:“涨价潮”的连锁反应将在5-6月体现
近期,新能源车企除了要应对来自供应链层面的压力,还要克服因原材料价格上涨所引起的成本攀升。因此,多数新能源车企选择了提高产品售价,以应对上游原材料的价格暴涨。
尽管近期部分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已有所下调,但由于电池厂商与车企之间的合作周期及价格谈判有固定的周期,原材料价格的回落短期内还无法直接传导至终端产品的定价层面。
国海证券分析称,优质新能源汽车品牌能够有效消化涨价对于销量带来的短期负面影响。涨价潮将是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次洗牌,市场份额将向优质品牌进一步集中。同时,新能源汽车的提价往往影响消费者的短期决策,从中长期来看,消费者心里价位预期也将随市场价格整体环境变化而变化,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依然保持强劲。
国金证券分析称,5月,因疫情导致的供应链阻断和停产有望逐步恢复。由于存量订单和提价时间因素,5-6月的销量将逐步反映出原材料上涨之后的真实需求,一旦数据超预期,新能源汽车板块将有机会迎来反弹。
(责编:张骞爻)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e公司官微。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崔晨 HX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