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的广泛预测之下,国内成品油价并不意外地迎来了年内的第十次上调。6月1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6月14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90元和375元。据悉,本次调价之后,全国大多数地区92号汽油零售限价将在9.1-9.3元/升之间,而95号汽油则达9.9元/升左右。在国际形势的影响之下,原油价格持续飙升,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在现有国内油价定价规则的框架之下,国内油价并不会随着国际油价的波动而无限上涨。
加满一箱92号汽油多花15.5元
6月14日24时,国内迎来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按照全国的平均情况来看,此次调价后,92号汽油每升上调0.31元,95号汽油每升上调0.32元。有分析表示,此轮涨价后,国内92号汽油将“全面”进入“9元时代”,部分地区如广东、广西、四川等本轮调整前95号汽油已超过9.7元/升的地区,预计在经过今日调价窗口后进入“10元时代”。
在出行成本方面,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多花15.5元。油耗方面,以月跑2000公里、百公里油耗为8升的小型私家车为例,未来半个月油耗成本增加25元。物流方面,以月跑10000公里、百公里油耗为38L的重型卡车为例,未来半个月油耗成本增加608元。
具体到北京,根据北京市发改委发布的公告,北京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将自6月14日24时起,每吨分别提高390元和375元。具体来看,89号汽油由每升8.44元调整为8.73元,提高0.29元;92号汽油由每升9.01元调整为9.33元,提高0.32元;95号汽油由每升9.59元调整为9.93元,提高0.34元;0号柴油由每升8.77元调整为9.10元,提高0.33元。
截至6月14日24时,2022年成品油调价也呈现出了“10涨1跌0搁浅”的格局。与年初相比较,标准汽油累计上涨2720元/吨,柴油累计上涨2620元/吨,折合升价为92号汽油上涨2.14元,95号汽油上涨2.26元,0号柴油上涨2.23元。
国家发改委表示,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要组织好成品油生产和调运,确保市场稳定供应,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各地相关部门要加大市场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查处不执行国家价格政策的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消费者可通过12315平台举报价格违法行为。
国内油价不会无限上涨
国内成品油价上涨的“始作俑者”在于国际局势的动荡造成的国际原油价格飙升。本轮成品油调价周期内,欧洲公布第六轮对俄罗斯制裁措施,俄石油出口预计将受到压制;虽然“欧佩克+”提高了增产力度,但市场对其实际增产效果有所怀疑;全球石油需求正处于旺季,其中美国驾驶旺季到来提振汽油需求,因此国际油价强势运行,并创下年内次高。
截至上周五收盘,国际油价已连续第七周上涨,冲上120美元/桶。金联创原油分析师奚佳蕊预测,原油价格刷新历史最高价位的脚步正在靠近。进入三季度之后,WTI原油期货的主流运行区间或达到105-135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的主流运行区间约为110-140美元/桶。高盛在6月初的报告中也曾预计,三季度布伦特原油价格为140美元/桶(此前预期为125美元/桶),四季度为130美元/桶(此前预期为125美元/桶)。
而国内油价则与国际油价有着高度的关联。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海关的相关数据,中国2021年消耗原油约7亿吨,自产约1.99亿吨,占比28%,进口约5.01亿吨,占比72%。现阶段,国内油价基本上严格按照国外油价变动,呈跟涨趋势。
不过在我国现有的定价机制影响下,国内油价变动尚能够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根据我国《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规定,当国际油价继续上涨,但不超过每桶130美元时,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正常调整;如高于每桶130美元,按照兼顾生产者、消费者利益,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原则,采取适当财税政策保证成品油生产和供应,汽、柴油价格原则上不提或少提。
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指出,油价上涨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老百姓(603883)最“头疼”的出行成本问题。但从整体经济层面来看,影响还是非常有限,与欧美国家有所不同,石油、天然气在我国整体能源体系中占比小于三成,而在欧美国家整体能源体系中,油气占比要超过六成。
“中国目前能源主要是以煤炭为主,只要煤炭价格稳定,无论油价趋势如何,都对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没有太大影响。”林伯强说道。
利好新能源车销售
“油价的持续走高对油车很不友好,大家都去买新能源车了,尤其是油耗较高的大排量汽车,这段时间我们基本上卖不动。”北京商报记者在走访多家二手车交易市场与平台时,商家纷纷感叹。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国际碳中和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董秀成也表示,油价上涨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加剧了CPI上行压力,带来经济社会运行成本的上升,但同时也能倒逼新能源汽车等低碳行业发展。
受政策的影响以及高油价的制衡,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新能源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6.6万辆和44.7万辆,环比增长49.5%和49.6%,同比增长均为1.1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4%,其中乘用车为26.3%。中汽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新能源汽车的表现为实现全年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此前,中汽协预计,新能源车全年销量将超500万辆。
值得注意的是,在6月14日的发布会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也介绍,从产销规模看,我国新能源(600617)汽车累计销量从2012年底的2万辆,大幅攀升到今年5月底的1108万辆。自2015年起,产销量连续七年位居世界第一。
“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部分关键技术、支撑保障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辛国斌表示,下一步,将尽快研究予以解决,比如要尽快研究明确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延续政策,这个政策是到今年底结束,现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是否延续这个政策。
据了解,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最早于2014年开始执行,起初计划2017年底到期,这项政策直接刺激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随后,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继续执行的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的公告》指出,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购置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该项政策延长三年。2020年3月31日,为促进汽车消费,相关政策确定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两年至2022年底。
北京商报记者 杨月涵 实习记者 车宗怿
(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