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张赛男
编 辑丨朱益民
图 源丨图虫
新能源企业三季度业绩预告报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关注到,10月13日晚间,隆基绿能(601012.SH)、天合光能(688599.SH)、容百科技(688005)(688005.SH)等多家沪市新能源企业纷纷预告三季度业绩增长,新能源核心赛道仍然势头不减。
三季报预告亮眼
不仅财务数据亮眼,从头部企业的情况看,其市场地位和出货优势也继续保持。与此同时,科创板一批新能源行业龙头上市后经营稳健、积极扩产、努力研发,为更大的突破“蓄力”。
硅料龙头企业大全能源(688303.SH)披露,其刚与双良节能(600481)的子公司双良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签订了一份大额销售订单,合同约定,2022年至2027年双良硅材料预计向大全能源采购多晶硅料共15.53万吨,按照PV InfoLink最新公布的多晶硅致密料均价30.30万元/吨(含税)测算,预计采购金额高达470.56亿元。
根据公开信息,晶科能源(688223.SH)、天合光能上半年全球出货量分列第一、第二,分别达到18.21GW、18.05GW。容百科技上半年出货量约3.5万吨,同比增长超过70%,保持第一位,公司最新披露信息显示,今年9月出货量突破万吨,成为全球首家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单月销量超万吨的企业。
长远锂科、振华新材(688707.SH)、厦钨新能(688778.SH)等多家科创板正极材料公司出货量也稳居行业前列。
优势保持不易,扩产和研发有望成为企业后续发展的“动力引擎”。
光伏行业中电池转换效率是衡量光伏组件制造企业研发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晶科能源最新披露消息,其自主研发的182N型高效单晶硅电池(TOPCon)转化效率经中国计量科学院第三方测试认证,全面积电池转化效率达到26.1%,再次创造了182及以上尺寸大面积N型单晶钝化接触(TOPCon)电池转化效率新的世界纪录,进一步提升公司N型组件产品Tiger Neo的市场竞争力。此前,天合光能创造了大面积产业化n型单晶硅i-TOPCon电池效率新的世界纪录。
与此同时,多家新能源企业正在积极扩产。天合光能前期披露拟在西宁建设年产30万吨工业硅、年产15万吨高纯多晶硅、年产35GW单晶硅、年产10GW切片、年产10GW电池、年产10GW组件以及15GW组件辅材生产线。
高测股份“光伏大硅片研发中心及智能制造示范基地项目”、“乐山20GW光伏大硅片及配套项目(一期6GW)”及“建湖(一期)10GW光伏大硅片项目”已顺利建设完成,并在当年度实现业绩贡献,目前公司硅片切割加工服务业务总规模已达21GW。
锂电正极材料龙头容百科技在湖北、贵州、韩国忠州等多地进行产能布局,已披露的正极材料产能累计超过16万吨,公司也是首家在海外建成并投产高镍正极工厂的中国企业,预计2022年底实现正极25万吨/年产能、前驱体9.6万吨/年产能。
E N D
本期编辑 江佩佩 实习生 吴梓楹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李显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