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看西看】让德企拒绝“脱钩”,中国凭的是什么?

汽车
2022
10/18
22:31
亚设网
分享

中新经纬10月18日电 (宋亚芬)德国知名企业正在进一步加大对华投资。德国车企宝马集团15日表示,将在2023年年底前把在英国牛津工厂生产mini电动车型的生产线转移到中国。而在6月,宝马集团斥资150亿元人民币在沈阳建设的新工厂已正式运营。此外,巴斯夫、大众汽车等德国企业近期也陆续宣布进一步加大对华投资。

“脱钩”损害中德乃至世界利益

近日,德国经济部提出一项试图让中德两国经贸“脱钩”的提案,不过该提案因德国企业的反对而被搁置。据路透社报道,不少企业领袖对德国经济部没有充分咨询他们的意见,就提出对中国业务如此不利的提案而感到恼火。部分德国官员也对提案表示反对,德国总理朔尔茨更直接表示:“‘脱钩’是完全错误的道路,当务之急,不是‘脱钩’,而是政治与经济的多样化。”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中德经济的互补性是特别强的,因此德国的工商界,像宝马、大众等企业肯定是不愿意跟中国“脱钩”的,因为他们在中国的商业存在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深度和广度,有很高的相互依存度。

近年来,中德经贸联系不断加深。中国连续6年蝉联德国全球最大贸易伙伴。据商务部数据,2022年1-8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1384亿美元,增长20.2%;其中,欧盟对华投资增长123.7%。中国对德国投资也在持续开展。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发布的《2021外国企业在德国投资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对德国投资项目数为149个,仍稳居第三。

张燕生强调,“脱钩”势必会损害中国和德国乃至世界的共同利益。

吸引外资,中国有底气

现实来看,乌克兰危机造成了德国和欧洲的能源危机,能源成本大幅度上升,很多企业正在离开欧洲,面临着去哪儿的问题。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副研究员周晋竹对中新经纬表示:“当包括石油在内的所有的能源价格上升之后,企业生产没有办法支付这么高昂的成本。它会导致一个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加快欧盟制造业外迁的速度。而中国必然是最热门的目的地之一。”

周晋竹进一步指出,中国有两个不可替代的优势。第一,超大规模的市场。中国是有着14.13亿人口、经济总量17.7万亿美元的超大规模的市场。对于德企来说,就近生产能更好满足中国的消费市场。据德国《汽车周刊》报道,德国汽车制造商大众、宝马和戴姆勒在中国的汽车销量强势增长,三分之一的德国汽车销往中国。第二,中国拥有独一无二的生产制造能力。到目前为止,中国仍然是全球供应链最为完整,配套产业链最为健全的国家,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第三,中国能够为包括德企在内的外商提供非常稳定的投资增长。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2013至2021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8.6%,超过G7国家贡献率的总和。此外,当前全球通胀问题严重,而中国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仍然控制在2.7%-2.8%之间,物价水平一直运行在合理区间,所以企业的产品生产成本是非常稳定的。这些可以为外商投资提供一个稳定的增长环境。

最近德国海外商会中国商会发布的最新年度商业信息调查显示,在华德企对中国市场仍充满信心,60%的在华德企还表示,2021年在中国的业务都取得了增长,超过50%的德企预计新的一年仍在在华取得发展。

为吸引德国企业以及更多跨国公司来中国投资,张燕生建议中国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用改革的方式来推动开放,推动全方位国际合作。(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原创,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孙庆阳

编辑:董湘依

(马金露 HF120)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