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段思瑶 每经编辑 裴健如
目前,我国新能源(600617)汽车市场自身的驱动力在稳步增强,逐渐进入快速持续增长的轨道。中汽协数据显示,1~10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548.5万辆和528万辆,同比均增长1.1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4%。
在此背景下,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能否突破650万辆,我国是否已经进入到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新阶段,以及新能源汽车出口的良好态势能否继续保持,还将面临哪些亟需补齐的短板等问题,都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在由成都传媒集团旗下《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猎车榜以“电动智能下半场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的圆桌对话环节中,普华永道思略特合伙人徐沪初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新能源车市场化进入新阶段
中汽协方面曾预测,2022年国内汽车总销量预计达到2750万辆,同比增长5.4%。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500万辆,同比增长47%。然而,随着今年前10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的不断攀升,中汽协或上调今年新能源车销量预期至650万辆。
徐沪初认为:“从今年1~10月的销量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650万辆是可以实现的。未来一段时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也会呈现新的特点。比如,会不断有新产品、新玩家进入,整个生态圈和产业链的投资也会继续保持积极态势;国际化进程也将成为新能源车企重要任务之一。”
渗透率超过10%,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从今年前10个月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渗透率已达24%。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徐沪初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已进入了新阶段。
“在高渗透率之外,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驱动因素已经从过去的政策驱动、法规驱动转变为消费动能的转换,另外在用车环节,也已经从‘把车造出来,把车卖出去’进入到让用户能够很好地用车的阶段。”徐沪初说。
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稳定增长态势下,汽车出口量不断创历史新高。1~10月,我国汽车出口量为245.6万辆,同比增长54.1%,超今年8月中汽协全年汽车出口240万辆的预期。有观点认为,我国自主品牌出口已经进入到一个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不过,在徐沪初看来,新能源车企“走出去”还需要克服亏损问题,围绕着用户全生命周期还需要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作努力。此外,扭转欧美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偏见也需要时间。
智能汽车时代面临业务重构
当前,电动化改变了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电动化与智能化正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如果把新能源汽车比作上半场,智能网联汽车比作下半场,那么中国汽车产业在上半场的发展竞争中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决定胜负还在下半场。
“与过去相比,智能汽车时代面临着整个业务的重构,以及围绕着业务的能力重构,还有盈利模式重构,游戏规则的重构,其中包括整个直销渠道的变革、用户体验的重视、数据资产等。”徐沪初认为,汽车企业需要重新思考自己在整个汽车产业链和生态圈当中,应该如何打造核心能力。
在本届中国猎车榜上,普华永道在中国首发的《着眼未来:汽车行业趋势报告》中文版(以下简称《报告》)认为,车企、供应商在4C——即布局、能力、云和文化领域的转型至关重要。
比如,就云领域的转型而言,当前伴随智能网联汽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云技术企业也在涌入汽车价值链,引领CASE(即智能互联、自动驾驶、共享出行及电动化)技术的持续发展。上游供应商变得日益重要并不断壮大,同时也参与下游市场。这些科技企业的加入,为汽车主机厂带来越来越多的潜在收益。通过这层关系,主机厂可以继续发展多云战略(营销云、工业云、汽车云和后台云),从而打造新的数字服务,开发新的收入来源,提升运营效率,加快价值交付。
“新能源车和过去不一样,说的就是数据变得非常重要,因为它(数据)和云本身是紧密联系的,怎么能够拿到数据,用好数据,然后把数据价值很好地变现等都很重要。”徐沪初说。
(刘海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