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飞昌 胡耀丹/文 作为“卡脖子大户”,“缺芯”的阴霾已经笼罩汽车行业长达两年之久。在2022年汽车芯片短缺有所缓解后,2023年,车用芯片又再度迎来了“拐点论”。
汽车苦缺芯久矣。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utoForecastSolutions发布的数据显示,芯片短缺已造成2022年全球汽车减产超440万辆。在2022年,丰田、本田都曾官宣因半导体等部件短缺而削减产量。
正处于迅猛发展中的中国汽车市场受影响较大。去年11月,长安汽车(000625)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华荣凭借“‘缺芯、贵电’已导致长安汽车在今年损失60.6万辆产能”的惊人之语引发业内关注。广汽资本总经理袁锋表示,汽车产业不仅仅在2022年下半年“缺芯”,这一难题甚至会延宕至2023年;博世中国执行副总裁徐大全也公开表示,针对芯片短缺的问题,对明年的预测不太乐观。
但与之相悖的是,不少“芯片产能饱和”的信息也在传出,“多款芯片价格雪崩”的话题曾登上社交平台热搜。有消息称,摩根士丹利证券在最新出具的亚太车用半导体报告中指出,部分车用半导体如MCU与CIS供应商正在削减一部分芯片测试订单,这显示车用芯片不再缺货。
一方是持续“卡脖子”的悲观预测,一方是不再短缺的乐观论调,两种观点“打架”的局面戏剧性地上演了。此前经济观察报记者实地调查走访发现,不同的观点都只是呈现了“缺芯”的某个侧面,部分低端芯片供给的确已能满足需求,但还有更多芯片尤其是高端芯片由于技术等原因,产能上升缓慢,依旧“一颗难求”。
实际上,长周期的产能建设始终是汽车芯片短缺的主要原因。汽车芯片短缺“拐点论”在过去两年内被数次提及,但每一次“拐点”都只是缓解而非解决,这主要是由长周期的产能建设决定的——同时,这也是芯片供应问题举全球之力仍无法彻底解决的内因。
芯片公司从投资建厂房、进设备,到晶圆的工艺,再到封装、测试,要达到预定产能的爬坡时间非常长,周期需要2-4年的时间。长周期的产能爬坡时间,导致芯片公司需要在做出预测的情况下制定产能建设规模,而在诸多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下,其很难对中国汽车市场这一正在深度演变的市场做出准确预判。
博世提出的方法是与主机厂进行绑定,和所有的主机厂讨论三年内的车型规划,按照车型规划产量导出到博世的产品,然后再与各家芯片供应商协调产能问题。
但是显而易见,这一策略并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AutoForecastSo-lutions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月15日,由于芯片短缺,2023年全球汽车市场已累计减产约 21.91万辆汽车,其中亚洲其他地区的减产量为17.01万辆,约占全球减产量的 78%。
更值得关注的是,博世提出的解决措施也只是解决了成熟制程芯片的问题,更大的卡脖子危险在智能芯片上。去年8月,为符合美国要求,英伟达和AMD高端GPU在中国暂停销售。这无疑对国内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
受制于长周期的产能建设,车用芯片供应短缺问题在2023年或许不会完全解决,但是,国产芯片的替代式崛起已势在必行,除了华为等巨头企业,国内智能芯片初创公司也渐入佳境。
(责任编辑:刘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