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蜜妹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230篇原创
新车未量产,争议已经四起。近日,一封网传的律师函把知名车企吉利推上风口浪尖,而站在律师函另一方的是另一家知名车企长安汽车(000625)。01事情原委如下:
2月23日,吉利汽车对外发布“银河之光”原型车,期间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陈政介绍了该车的设计理念;
根据网传的截图,2月28日长安汽车所委托的律所就向吉利汽车发出了律师函,其中提到“银河之光”原型车存在大量与长安汽车概念车、量产车雷同之处,涉嫌侵犯长安汽车知识产权。
紧接着当日,吉利汽车方面公开回应:该指责毫无根据、误导公众,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截至目前,双方均没有进一步动作,但网上对此的讨论已经火热。如下面两张图所示——第1张图为银河之光、第2张为长安旗下的深蓝SL03。
就图片观感而言,似乎是有点相似,但涉及到侵权的问题就远不是相似那么简单了,需要举证。从长安汽车的发函和吉利汽车目前的声明来看,到底是不是侵权,尚未可知。
还有一个有趣细节是,此次银河之光的主导设计师陈政,此前曾在长安汽车任职,从2002年开始到2022年离职,期间担任长安汽车全球设计中心全球设计总监、长安汽车造型设计院常务副院长等多个职务。2022年加入吉利后出任吉利汽车集团设计副总裁。
随后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先生在社交平台发的一句话蜜妹深以为然,他说:要良性竞争、不要内讧;要转型发展、不要同室乱战;要团结一致,不要分裂抹黑。
撇开这句话站在吉利角度的“分裂抹黑”等主观立场,新能源汽车竞争日趋白热化,内卷升级,似乎已成不争的事实。
就以此次事件的主角:吉利、长安为例,两位大佬目前都面临一些瓶颈。
02
先说吉利。在蜜妹看来,新能源汽车领域,吉利汽车可以说是起大早赶晚集。
早在2015年,那会儿市场上还没“蔚小理”什么事儿,特斯拉的锋芒也尚未完全展现。吉利就发布“蓝色吉利行动”五年发展战略,目标是“2020年之前新能源车销量占比达到90%”。
结果雷声大、雨点小。8年左右时间过去了,根据此前吉利控股官宣的消息,其2022年汽车总销量超230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超64万辆,新能源车渗透率27.9%。2020年渗透率更低为5.2%左右。
吉利汽车董事会将集团2023年的销量目标定为165万辆,同比增长约15%。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增加100%以上。
不过,2023年1月,吉利汽车的销量似乎有点“开门黑”。当月,其总销量103452部,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9%。具体各品牌来看,除睿蓝逆势增长20%,其他品牌均有不同程度的同比下滑。当然这多少与1月春节因素有关,整体新能源汽车行情都不太好。
2月份旗下极氪汽车交付量增长还行,同比增87%,为5455部,但离翻倍还有些距离。
此次推出银河,有媒体解读其承担着吉利全面转型新能源方面的重任,蜜妹深以为然,再不抓紧就真的晚了!
从时间线来看,吉利银河L7今年第二季度交付,另外吉利银河系列将在2年内推出7款全新车型,这比极氪的速度要快很多。如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林杰所言,“我们要通过吉利银河,强化吉利汽车在新能源市场的新标签。”
但事情真的会按计划发展吗?可以预料的是,吉利“银河”这一战,将是苦战。因为在15-30万这个范围,可选择的车型太多了,竞争尤其激烈。
此次长安汽车首先发难,侧面也印证了这点。
03
实际上,发律师函的长安汽车方面今年动作也很多,也是在混动汽车的布局方面,和吉利有重合之处。
比如长安汽车上个月刚推出不久的UNI-K智电iDD系列,价格区间在18.79万-21.59万元,也是前面蜜妹提到的红海市场。
另外此次吉利新车被质疑抄袭长安深蓝SL03,长安汽车的这款车型销量似乎也并不好。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2月,SL03交付4103辆,环比下跌33.1%,这也是该车型自2022年12月起连续两个月销量下滑。
图表来源|信达证券(特此感谢!)
整体来看,在新能源汽车领域,2022年长安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销量27.12万辆,连吉利都比不过,比亚迪(002594)就更别提了。
2023年刚开局,长安汽车的销量也在承压。2023年1月,其总销量17.18万辆,同比下减少38.03%。
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2月长安的主要车型均下滑明显,其中长安CS75销量同比下滑32.7%为21620辆;长安CS55同比下滑56.4%为13020辆;逸动PLUS同比下滑51.93%为10519辆。
曾经,长安汽车的自主品牌深蓝SL03、高端车型阿维塔让该司股价猛涨,但泡沫褪去后,深蓝和阿维塔稍显平庸,长安汽车股价也一路走跌。这背后可以看到长安汽车转型路上的乏力。
犹记得2017年10月,长安汽车发布“香格里拉计划”,主要目标为2020年建三大新能源车专用平台、2025年全部停售传统燃油车。
2018年8月,长安汽车发布智能化战略——北斗天枢计划,“旨在从传统汽车制造企业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型”。
如今来看,现实要骨感很多。不过新能源汽车群雄混战尚未落幕,无论长安还是吉利,底盘相对都硬,仍有机会。面对愈加残酷的竞争,能否顺势向上,对于二者都是考验。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闺蜜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