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王帅国 “所谓的盈利难是站在某些角度,尤其一些行业头部的公司,可能真的不太容易(盈利)。”6月8日,在2023第九届中国国际电动汽车充换电产业大会上,能链智电副总裁于翔在接受包括经济观察网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它们在行业刚开始的时候摸着石头过河,进行了几十亿、几百亿的投资,但很多资产已经不适合今天车辆的充电需求。”
这一说法与此前外界对于充换电市场整体盈利难的认识不同。“如果真的盈利难,那为什么每天还会有这么多的新能源资产的投资者和从业者快速地流入市场。是因为政策吗?不是,就是因为市场已经进入到了良性发展、快循环的通道。”于翔称。
头部公司盈利更难,这是能链智电作为一家为充换电市场提供一站式服务的企业看到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小微级别的中小运营商,只有一两个站或者十几个站,其实大家的盈利条件现在还是非常不错的。”于翔指出,“但是对于头部企业来说,最早建了很多7kw的公共慢充桩,今天谁会把车扔在那儿十几、二十个小时充电,他们最早建了很多15kw、30kw的直流快充桩,但今天整个行业普遍的快充单枪已经超过了30kw。但是改造这些东西,又需要极大成本的二次投资。”
另一方面,市场原有的集中度正在发生分散,这对于头部企业来说也是一个不利的趋势。“我们可以看到充电联盟的数据,排名前五的企业大概四五年前占到了整个行业的绝对统治地位,加在一块儿可能有98%左右的份额,最低的时候也有93%左右,但是现在仅50%左右。包括像排名第一第二的这些企业,市场份额占比从70%下降到了现在的百分之十几。难道是它们不做了吗?并不是,它们也在快速地增加服务的体量,但是它无法抗衡整个行业的趋势。”基于此,在于翔看来,充换电行业并不会形成寡头市场,而会是一个极度分散的市场。
这就对行业的标准制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大家用的都是中电联2015的国标,它快速地推动了整个中国乃至全球的新能源汽车的产业的发展。它更多地是规定了软件层和协议层的标准,规定了硬件充电枪的插口统一性。但是对于内部的一些物理元器件的要求,对于软件协议当中一些更加细致的要求,包括检验、检测的等级评定,我们是希望能够把它做的更好。”于翔称。
标准的缺乏同时也造成了市场与金融支撑难以挂钩的困境。“比如说国常会连续两次都提出要大力发展充电桩,尤其是两次都着重提到了要利用好金融工具来支持市场的发展。但是现在金融机构都没有把充电站和充电桩看成一个标准化的抵押物或者是金融产品。”针对这一问题,能链智电表示,正在与中国充电联盟、中汽研共同搭建中国电动汽车充电站的星级评定的团体标准。
“如果有了星级评定,就能够拓宽金融市场和充换电基础设施之间的链接桥梁。金融机构就能够认定未来你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资产。”于翔认为,这是目前解决行业资产短缺的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
中国的充换电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行业方兴未艾、前景广阔,但与所有新兴市场一样面临着大量棘手问题。在于翔看来,在万里长征中,这个行业今天只走了500米,后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